从照镜子说开去

有一个很有趣的小实验,规则很简单,在保持妆容、表情一致的基础上,使用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拍摄相仿的两组照片,再让自己和身边朋友们分别选出认为更好看的一张,投票可能会使你疑惑:自己认为自拍照片好看,朋友则觉得他拍照片明显更优。这涉及到脸的不对称性,脸部天然就是不对称的,两侧颧骨的高低,下颌骨的大小,嘴角的走势,多多少少会有出入,所以自拍和他拍是不同的。促使投票观点不同的,还有另一个原因:熟悉可以衍生出喜爱感。这是心理学上面的一个原理,也很好理解,熟悉感可以催成亲近感,进而发展为喜欢。由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端详的是镜子中的自己,而身边朝夕相伴的朋友看到的则是他人视角中的你,所以在比较自拍和他拍时,两派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分歧。

在重复次数足够多的情况下,看到的事物往往会偏离它的本质。比如人看镜子里的自己时自动加了滤镜,想要验证这一点,只需要尝试一个全新的造型,当一个新的你呈现在眼前时,由于新事物还没被赋予滤镜,所以你可能会不喜欢,尽管自己不满意,但很可能会被朋友们狠狠夸奖一番。殊不知,在这个滤镜失效的瞬间,恰恰是你与真实世界距离最近的一步。

迁移到其他层面,这个“滤镜原理”也同样适用。相信不少人都深有体会,父母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仔细一比较,这娃又未必有不俗的长处。我想,这里面也存在着现实情形与脑海形象的巨大偏差,缺点-100,优点*200。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即便是杀人犯的父母,也不觉得自己的子女穷凶极恶,只觉得孩子一定有他逼不得已的苦衷,坚信他/她的本性仍然是善良的。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现象我了解了,既然滤镜的形成无可避免,那知道这一点对于我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还真有,除了促进你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外,还可以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这又是什么道理呢?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存在于自身的缺点,甚至不太了解你的路人觉得显而易见,然而与自己几十年朝夕相处的你,可能会觉得这个点原地遁形。所以说,评价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合理,不能根据主观上的感情,要多多向他人咨询,或者以公认的正确的做法为准绳,杜绝或者减少对于自己的“包庇”行为,这对于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大有裨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照镜子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