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来定制度,改变命运须读书

        士族形成于“九品中正制”创设之前。自汉武帝以后,当时定制,太学毕业考试甲等者为“郎”,入皇宫任侍卫,得机会派出来做官;乙等者为“吏”,回原藉由郡县政府试用;一年一举的郡国孝廉,也就是地方人才(大部分的“吏”)又入郎署,如此,皇帝的侍卫集团,未来的“官吏”,逐渐由太学毕业的“知识分子”所充任。那些“举贤良”,“策问”,以及“出使绝域”的特殊任用,逐渐成为补充,直至消失。

图片发自App


        入仕从政的正途必须经历:太学求学,毕业分配,地方举荐,中央考试,才能正式入仕。郎官中也有贵族子弟,但毕竟是少数。昭宣以后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而读书求学,当时书的印刷全由竹帛,没有世袭的爵位,学问和书本成了一种资本。一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做官之后掌握“察举”之权,相互交易,便把持了官路,之后便形成了“世族门第”。但在汉朝,察举考试制度产生的士族尚未掌握“世族门第”般的权力。

图片发自App


        九品中正制由陈群创设,有当时的现实考量。第一,天下大乱,朝廷用人没有了标准。割据战争中,一是全国的察举考试无法实施;二是乱世用人“急就章”,滥用,冒用等弊端丛生,尤其在武人征战中。第二,维持中央权威,发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一是由各地在中央任职德名俱高者任本地大中正,负责品评本地做官或白身上报吏部。即使疆域三分天下,却在政府组织上是完整的,对其他割据势力,也明确了接纳渠道,把“士族”“郡望”的“统战”优势发挥了出来;二是无论在职或未入仕者,均由大宗正考评,有利于缓解矛盾,尤其是对不称职官员,交由大宗正品评,朝廷更从容一些。

        九品中正制本意不在于限制士族,是在特殊情况下,原有制度因为形势人事变化无法运行,而针对这一特殊情况特别的“创造”。给士族入仕指明了道路,制定了规范。事实证明,这一制度在当时是有效的,先进的。

图片发自App


      之后的两晋“刻舟求剑”,形势变化制度不能同步调整。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显现出来。第一,国家用人之权由大中正把持,在职官吏不必再向上官,朝廷负责,因为官帽在大中正手里;寒门不入“圈子”,无人举荐,也无从入仕。如此就形成了“世族门第”,连皇权也不得伸张,这也正常,后世不常说嘛,领导“一要管人二要管钱”,不管人不管钱,算什么呢?;第二,大中正仍由中央高官兼任,是侵夺地方“察举”之权,中央与地方,猜忌不睦关系紧张,以身居中央清谈为荣,以身处地方操持俗务为耻,都成了“说的说,干的干,说的还给干的提意见”,“空谈误国”啊;第三,大中正集中在中央,使地方人才也向中央集中,那么长久这样下去,地方空虚,又怎样支撑中央?

      我之蜜糖,彼之砒霜。世上哪有跨越时间不分种族的“好”制度。制度原本就应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陈群老先生估计也料想不到,他的一个“济时”创举,竟孽生出“世族门第”这么个怪胎,要把这制度维护到底,直到唐朝。

        说明:以上内容参考钱穆先生著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理解或有罣误,表达未必确切,恳请批评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2000年来定制度,改变命运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