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cs之旅——起点

在Windows平台工作惯了,老想尝试尝试新东西,比如:试着把笔记本迁移到Linux系统下。

话说,去年十一买了台Dell XPS13,机器小巧且性能不错,很是爱不释手。开始到处带着,没事就上上网,看看视频,敲敲试验性的代码。机器自带Win10,说到敲代码,肯定少不了微软公司的大工具Visual Studio。要用就用最新版,立刻就装上了Visual Studio 2017,刚开始感觉不错,一流程下来依然如故,工作台上没干完的活,没验证的想法,私下里就能带着小家伙找个地方开整,不亦乐乎。

但是,慢慢地发现了,Windows系统有时候莫名奇妙的出问题,出现一些让人不舒服的情况,比如合盖子后不立即进入睡眠节能状态,风扇依然呼呼直响,甚至在睡眠时会自动关机。Visual Studio有时候也启动太慢,重新打开需要等待好一会,来不及抓住一闪而现的想法。不爽就想寻求改变,大神们都说,Mac下写代码如何好各种好,可是手里没Mac(没钱),但是Mac的MacOS不是来自FreeBSD吗,FreeBSD不是Unix吗,而Linux不是Unix-like System吗?算撩!就在XPS13上装一个Linux吧,看看Linux下Coding体验如何。

大众流行一点的Linux就装Ubuntu吧,装完就从Reddit上听说,XPS13是最适合安装Ubuntu的笔电之一,看完一阵窃喜。还真的,全程无尿点,一气呵成,驱动啥的全部不用管,重启即进入了另外一番场景,看惯了Win还觉得一阵新鲜扑面而来。

进了Linux的天地,就开始搜寻一件趁手的工具,就像当年孙猴子到东海里找兵器一样。因为以前接触过一点Vim,自然而然就往这里蹭,Vim小巧灵活,皮实耐操,还为此编写了自己的配置文件,装上了YCM,某网上大神说过,配置是很私人的东西,最好自己打磨,打磨好就长久用下去了。瞬间有一种宝剑在手,天下我有的满足感。后来vim搭配了zsh和tmux,编辑个cpp文件秒开,直哪儿打哪儿,不含糊。只是需要长时间在终端里运行,进行一个系统性编辑时,需要反反复复的打开和关闭,用上vim的UI,即gvim,界面怎么调最下方都会存在一条白色的边。我不是处女座的,怎么老是喵那白边呢,无解。

对于接下来这个东西,当初比较忌惮,号称神用的编辑器,心想我也不是神干嘛用它呢,这么玄乎的东西还是不要碰的好。它,就是大名鼎鼎的Emacs。

刚开始纯粹是带着好奇心随便装了一个版本看,谁让Linux下安装软件那么方便呢,一看不得了,哎哟,哎哟,怎么界面这么难看,啧啧,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好吧,这标志到底是条龙啊,还是头牛啊。这界面怎么这么别扭。输入倒是比vim简单,直接键盘噼里啪啦就可以输入了,只是输入了后不知道如何保存和退出,一大堆操作不知道如何做,傻呆了好几分钟。算了,耐下心老老实实查查,看个究竟就赶紧撤吧。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哈哈!上了贼船了。


Emacs原始界面

话说一发不可收拾,简单讲就是爱上了,开始爱不释手了。随着不断的深入了解,Emacs原来和vim都有着自己一套系统性的操作逻辑和规范,大大有别于当前来自于IBM的C-c C-v,甚至比当前的主流编辑操作要早很多时间。虽然Emacs不太符合类Unix下工具只专注一点的哲学,但是它做到了将所有工具的无缝集成,有人说它不应该称之为一个编辑器,而应该称之为一个操作系统,Linux只是它调用的一个库,当然,这么说是有点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了,然而在我看来,称它为一个编辑系统更为贴切。所有涉及到编辑的直接和间接工作,都可以由它联络完成,可大可小,可繁可简。记事写日记做笔记、做todo list,Emacs内置的Orgmode分分钟满足你,越看越赏心悦目。


Emacs写日记

使用Emacs内置的Org Capture保存网络书签,文本保存,小而精,方便跨平台多设备迅速同步。再也不用担心Chrome浏览器保存的书签FireFox无法同步了。


Emacs管理网络书签

担心启动速度慢?使用Emacs守护进程,秒开UI进行迅速编辑,实施验证你的新奇想法!高亮文本显示,想要什么,定制什么。


Emacs C++编辑

很懒,不想跳出来到处睃着眼睛找文件?各种搜索方式Swiper、Ido、Dired等等任你挑。随性切换,弄完就走。


Dire文件管理


Swiper搜索

灵机一动的想法,容易忘记的配置方式,想以代码的形式即可保存下来怎么办?orgmode可以。各种程序代码片段高亮保存。


orgmode代码笔记

总之,这是一个不错的工具,强大到不能想象,不能以貌取之。Gnu的Emacs奔跑在Gnu的Linux上,不经意间发现了这样一块世外桃园,值得耕种、值得耕耘,这是一个起点,希望今后Emacs在手,能有更大的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Emacs之旅——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