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行合一,为什么要反思

当我们学习理论的时候,我们有个问题,就是因自身经历所限,不能立马与实际结合,导致我们学习理解不深。

当我们经历世事的时候,我们又受限于自身理论储备或归纳能力的限制,又不能立马总结归纳出方法论。故有,世事经历千般,徒增辛劳无长进,书读百车,依然纸上谈兵不禁炼。

      那么,我们不要读万卷书了吗?我们不要去在世事洪流中淬炼自己了吗?当然不是!

      假如我们把能知行合一当做最理想的效果,那把这个效果想象成一件物品的话,我愿意把它想象成锁链。读书可以让我们意识先行,就像王阳明说的心上学,等于制造了铁链中的一环,还是开口的,像一个钩子,等待与另一环勾在一起;世事中淬炼,就是王阳明说的事上练!它是具体的感受与实际,它也像张开的钩子状的一个开口的环,我们要做的,或者希望的就是这两个钩子勾起来,互锁,就变成了两个紧扣的铁环,也就是链条中的两节,也就是知行合一的结果。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才能让他们钩在一起呢?我们不可能读书的时候正好遇到书中道理对应的世事,在经理世事的时候我们也很少正好储备过甚至想起相应的认知。how?

      方法就是曾国藩使用的每日反思/日记,曾参讲的吾日三省吾身,罗胖讲的“缝一针”的方法!这种方法缩短了两者相隔的距离,增加了两个钩子见面的频次,以此,增加他们互相钩住的可能性,相反,如果不反思,不总结,就等于白白浪费了很多次可以让自己知行合一的机会。

    日记-反思-总结-知行合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知行合一,为什么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