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更有效?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要分心。于是,学习的环境要安静,不受干扰,这似乎是种最理想的环境。一学就是好几小时,勤恳用功,从不贪玩,这似乎就是好学生的标准。一个智商正常的人读不好书,学习成绩糟糕,大家基本就会论定这个人不肯在学习上花时间,意志力不够坚定,吃不了学习的苦云云,很少有人会去分析,是不是学习方法有问题。这大概就是我们从小对学习这回事最初的固有认识。

最近读了本书《如何学习》(How We Learn), 还真是改变了我对学习固有的一些认识。你可能会有点不屑,人过中年,竟然还去看这类书。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带着猎奇的心态选了这本书:难道还有更好的学习方法?

从目录结构看,第一部分先从大脑的学习机制讲起,接着第二部分告诉你怎么把新学的东西记得更牢,第三第四部分告诉你怎么来应用这些方法解决难题,从而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基于脑科学研究的学习方法论。

在这本书里,还真的有理有据地质疑了我们那些传统观念中的学习方法,连10000小时定律都显得有点不稳重了。举两个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理论。

一、孵化——沉淀思维离不开分心

上个星期天早上,我在朋友圈里发了道题:请用6支一样长的铅笔拼出4个等边三角形,就是来自这本书里。这还真是一道会让人“顿悟”的“啊哈”题,我收到了很多回复,从刚发布时大家集中在一个时间的回复,到隔了几小时、半天、甚至一天一夜后,还陆续有朋友发回复,当然,正确答案越往后越多,并且几乎都带着“啊哈”的顿悟感。

顿悟的那一刻,大脑做了什么?美国心理学家格雷厄姆·沃拉斯(Graham Walls)在他的著作《思想的艺术》(The Art of Thought)一书中总结:关键性的顿悟往往会在人们放手之后、在人们并非专心思考的时候,忽然意外地出现。一般会经历四个步骤,分别是准备期、孵化期、顿悟期和验证期。他举了很多名人的自述,有数学家、物理学家、心理学家等,“若要钻研某个难题,第一次往往会一无所得,或长或短地休息一下,再钻研,半小时过去了仍会一无所得……可是突然间,一个成形的想法就蓦地出现在了脑子里。”“在脑子已经累了的时候,或是坐在办公桌前正儿八经工作的时候,灵感从来不肯跑出来……可要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沿着缓坡走上山林,却是它最喜欢跑出来的时候。”我相信,那些隔了几小时、半天、甚至更长时间的朋友最后得出了正确答案,应该验证了这样的一个过程。

那么成功的孵化与哪些因素相关呢?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认为孵化常常是在潜意识里发生的,在孵化期中,大脑对周围任何可能与解决问题相关联的信息都很敏感,并得出两种有助于孵化的大脑活动:一是从周围环境中找提示,二是打破限制思路的预设。比如,我们在做铅笔题的时候,可能一开始就把自己限制在平面的思路预设里,苦思冥想却依然找不到答案。怎么来打破这种限制预设呢?答案是停下来休息。那么,怎么休息?什么样的休息最有效呢?有三个类别,一是放松,比如躺在沙发上听音乐;二是轻度用脑,比如在网络上漫游;三是高度用脑,比如写一篇短文或琢磨另一项课题的作业。对于数学或空间类难题,以上三种休息方式都不错,对于语言类的难题,轻度用脑的休息效果最好。心理学家还发现,时间稍长一些的休息效果比短暂休息要更好一些。这里的“长”一般指20分钟,“短”一般指5分钟。不过,心理学家也着重强调:如果你并没有真正思考到技穷的地步就跑去休息,也不会有效。

二、渗滤——创造性飞跃离不开打断

当然,所有的学习方法都不可能是“一招鲜”,上面介绍的“孵化”也不是万能的。面对一些棘手的难题,而不是一两道数学题或迷题,孵化的时间就不再是5-20分钟,可能是以小时、天、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计算,近似于中断或打断,书中把这种阶段叫做“渗滤”。

打断的重要意义在哪里?俄国心于学家蔡加尼克发现: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起已经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这就是著名的蔡加尼克效应。蔡加尼克揭示了这么一个现象:当我们有了某个目标时,大脑里会自动生出两种本能的预设。第一种预设是,一旦着手某项工作之后,你就在心理上给那项工作添加了一个“要完成它”的砝码,哪怕根本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第二种预设是,在你全神贯注于工作时,他人对你的打扰不但会延长这项工作在你记忆中的驻留时间,而且还会让你在心理上把这项工作提高到“需要先去完成”的首要位置上。生活中,我们看电视剧就常常被导演使用这一招给深深地控制,通常是看到关键时刻,突然这一集就结束了,然后,接下来的一整天你都在惦记着故事将会怎么发展下去。现在这一招被用在了学习上,曾经被认为学习的敌人“打断”竟成了渗滤的第一要素。

被“打断”之后,我们的大脑又发生了什么?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采用掩人耳目的“欺骗”式方法,让两组被试楞没搞清楚测试的目的。他们给一组学生的任务是用一分钟的时间来品尝一种糖,这种糖食用了一会儿后会口渴。另一组没有给糖而是请他们描摹几幅简笔画,等他们做完后,研究员便每次带一名学生到一个办公室,让他们完成一张问卷,问卷的内容与实验目的毫不相关,相关的是那间办公室,除了常规的一些物品外,周围还随意摆放了一些跟饮水有关的东西,比如矿泉水、玻璃水杯、茶杯、空了的饮料罐等等。问卷完成后,研究员故意让学生多枯坐4分钟,然后带着这名学生回到另一个教室,请他写下刚才在办公室看到的东西,能记得多少写多少。你看到这里大概知道这个实验的真实目的了。实验结果是:吃了糖的那一组所记得的跟饮水有关的物品是另一组的两倍之多。

这个实验展示出社会心理学中一个相当明确的基本原理:人们一旦在脑海中有了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比如:在这个实验里就是一杯水),该目标就会调动起我们的感知,以求能实现它,而这一调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会看到什么、关注什么,人们会因此而提高对与其需求相关事物的敏感度。心理学家们通过更多的实验让我们看到,对感知力的调动不仅在有了口渴之类的基本需求时会出现,而且在心中持有任何首要目标时都会出现。这就是渗滤的第二要素。那么在学习中怎么激活你的目标从而用感知力调动起你的大脑呢?即用第一要素“打断”。因此,机会总是去找那些被感知力调动起来的头脑。

渗滤还有第三个要素,即有意识的反思。如此,渗滤就有了一个完整的过程,应用到学习上就是:在继续向前冲之前,先退下来,这种打断会让我们心里一直惦记着还没实现的目标。之后,我们为此总是会有意无意的调动感知来采集相关的数据与资料,然后反复的进行思考分析这些数据与资料,直到找到解决的方案。

以上,只是略举一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书来读一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学习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