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画派创始人刘阳:容融的风采

2014年文章

 

容融的风采

——刘阳先生印象

钟鸿(原北京市委宣传部)

  在80年代末,我那时正在初创中国电视戏曲协会,与出版会刊《中国电视戏曲》,同时拍摄京剧电视连续剧《曹雪芹》。在物色有思想、有能力的美术专业人士,加入到协会工作及会刊和电视剧的制作之中。一个冬天的下午。身为北京新知综合教育学校校长的我的二子建一,领了一位很年轻、儒雅的朋友来访。经建一介绍,我认识了刘阳。出乎我意料的是,北京荣宝斋已经给这位才24岁的年轻人出版了《刘阳画集》。我们都很赞赏刘阳在各方面的专业的探索。那段时间,刘阳与建一常到家里与剧组默默地忙前忙后。会刊如期付印,电视剧《曹雪芹》也得到邓小平夫人卓琳等领导的关心支持,并获得国家广电部1991年度第十二届优秀电视剧飞天奖,这些成绩中也有刘阳与建一的努力。那段时间,建一与刘阳几乎每天见面,建一的新知学校忙不过来时,刘阳常去帮忙,甚至两个人在冬天的大半夜忙后,穿了军大衣,打车去冰吧吃冰激凌。建一长刘阳几岁,有较高的鉴赏力,他非常推崇刘阳与刘阳的作品。建一还让《CHINA DAIY》的记者朋友,为刘阳做专题报道。我母亲贺澹江,是齐白石的徒弟,建一因此有机会常请刘阳观摩大师的真迹,刘阳从中受益颇多,特别是白石老人几易变法的开拓精神,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刘阳是改革开放时期85艺术思潮中的弄潮儿(“85艺术思潮”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出现的一种美术思潮,试图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从而引发出全国范围内的艺术新潮)。刘阳的精力极为旺盛,当时频频应邀搞书画展(87年个人画展、88年作品入选中国美术馆的“中国当代艺术大展”)及出版作品,许多报刊给他开设了专栏谈当代艺术。他还忙里抽闲深入沂蒙地区,吸收大自然的营养,创立了沂蒙画派。那一时期他的作品,更多的是初创性与实验的,他在深研古今中外艺术史,与艺术大师们的思想、作品、技巧的同时,会出乎意料地在旧报纸上,结合印刷的肌理效果,创作书法作品(不是练字),用大块泥巴雕刻印章并烧制,还用泥、木、金属、绳、布等综合材料,制作雕塑、壁挂,用手工雕版与纸板、木板、石板、丝网结合制作版画,在熟宣纸上将传统人物、花鸟、动物画,层层堆积与清洗,达到质感极强的肌理效果,同时将山水与人物结合,创造出人体山水画,他将油画超写实与变形相结合,并尝试让装裱师用旧报纸与其他材料装裱作品……那时香港油画兼版画大家、视觉艺术协会会长陈余生等先生,解析了刘阳的艺术思想与作品,并将刘阳的艺术思想与技巧归纳为“浪漫的敏感、现实的哲理、象征的朦胧、荒诞的解构”。那时期刘阳的山水画作品,更多的注重线条的使用、夸张的结构变形、如版画般的硬朗的刻蚀效果,黑白的对比与反差,或是浓烈的大色彩。给人感觉非常大气、很有视觉冲击力、摄人魂魄。有很多人向我问起刘阳时,我笑说:“那是位学识丰富,有创造性的风流才子。”进入九十年代,刘阳越发忙了,与建一见面及到家里来的时候也少了,但常听说刘阳又在哪里举办画展,或是出版了许多著作。如(93年《中国动物画技法大全》、《中国现代书印学史》、94年《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系列卡通漫画》、《刘阳诗集》、97年《大学美术》、《刘阳艺术论》、98年《美术技法丛书》、《刘阳书法篆刻集》、《刘阳山水画集》、《刘阳人物、动物花鸟画集》、2000年《世纪沂蒙画集》、02年《漫话个人家庭成功经营策略》<上下>、《名人百家相》、05年《品牌之道》、08年《江南发现、刘阳画集》、10年《中国画名家名作精品集、刘阳》、11年《大美院、大美术、中国当代艺术大家:贾又福、陈平、刘阳、龙瑞》……

98

年建一因患脑胶质瘤,不幸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彼时刘阳在外进行艺术活动,不知此情。直到几年以后的一个夏天,刘阳回北京后,才从一位警察的朋友王林那里,知道建一已去世。他和王林同来看我,看得出刘阳很伤感也很谨慎。他环顾四周,眼中隐含着一丝哀痛与怀念,但他们都没有提起建一,我知道他怕勾起我的丧子之痛。他关心地问候我的生活与状况,并嘱我多多保重身体。我们聊得更多的是“文革”前后,我在北京市委宣传部与廖沫沙、杨述、韦君宜等前辈的共事及他们的教导,以及历次“运动”的经历,自然也谈到北师大教授、中科院学部委员黎锦熙(毛泽东的老师、我的继父)及齐白石先生。刘阳也介绍了他这些年的艺术活动,我们都为已成就斐然的开派(在艺术上以开创为主)艺术大家刘阳欣喜。之后刘阳回北京时,也来看我,他送给我他的新作,我也送给他我新出版的自传体文集《风雨半枝莲》,他捧在手里,仿佛有千斤之重。虽然刘阳广为游历,探索了多种艺术文化,已是一位饱含学识的艺术家与学者了,但刘阳没有变,还是那样年青、那样重情义、那样翩翩,却更多了些沉稳的、容融的风采……

          于北京


你可能感兴趣的:(沂蒙画派创始人刘阳:容融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