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1

随笔短文

(随笔)我才知晓许多人倡议的“谈死亡教育”,实则是“论生”!           

    周小东(2021年10月10日)             

        由于职业的缘故,接触到了一些“非致死性自伤行为”临床案例。需要究其缘由的探索,不免看到一些专家建议开展有关死亡的教育,并且赞赏部分西方国家早已开展的类似活动。比如美国,有人发现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展了“死亡教育”,而且相关内容还渗透到了健康课、社会课、文学课、自然学课等等。2016年发生在该国的一例,实在是令人,特别是国人难以接受和理解的事,也引起了社会的广为关注,议论纷纷。讲的是一位女士的丈夫因吸毒过量死亡后,她和孩子满脸笑容地围在丈夫遗体边合影留念,旁人看不出他们一丝的悲伤。文化上差异,导致世界上不同人群对死亡的看法形成巨大的反差,这不会令我们感到惊讶。不过就我所知,信奉儒教传统的国人是不会赞同这种做法的,或许还会认为是“有逆不道”、甚或是不吉利的事。儒教传统理念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后来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居中国特点的“宿命论”:厚养薄葬!死亡观点的天平就此发生了倾斜。

        上面两种文化的碰撞,要么过于看重死亡的教育,视“生命不过儿戏”的轻率,忽略了生的价值;要么过于“视而不见”,实则害怕和恐惧死亡的类哲学观点;孰优孰劣?死亡既然是不可避免,那么活着是否就应该健康、积极、自由自在、珍惜、看重他人和自己生命的人生观呢?

        我同意山东大学的王云岭老师的观点:生死两安!

        害怕死亡?还是不畏惧死亡呢?未知死,焉知生?我们平时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在针对婴幼儿、学龄期、青春期、中青年、老年的生长历程,然后一闪而过的临终和死亡。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与死亡相接触。只是在周围的亲戚、朋友死亡或名人讣告时有所感触。

        只要不发生在自己的生活圈,接触死亡的话题就是“大忌”。这里面所关联的“忌”,其实是人们害怕由此引发内心世界负面情绪的爆发。担心“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现实世界未必是这样的。谈论死亡能否引起旁人的负面情绪,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死者与自己的感情关系、利益关系、当事人的人格(尤其是性格特点),当然比较重要的是文化内涵方面的不同,如个人成长经历、社会阅历和家庭氛围,等等这些因素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加载时限和量方面的差异,就会形成这些不同人在面临同一个人死亡后所显露出的悲痛、沮丧反应的程度上有所不同,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当中的不少人肯定会有所体会这种场景的存在:看似至亲的人们,有时还不如旁人所流露出的伤心反应。

        畏惧死亡,是导致人们拒谈“死”的主要心理原因之一。就如同我们与生俱来的害怕黑暗和孤独是一样的。黑暗与孤独的内在意义是与死亡紧密相关的,因为死亡就意味着永久的“黑暗”和永久的“孤独”。我认为人类生来的害怕黑暗和孤独感受,其实质就是害怕死亡。道家无法解释这一点,也就干脆置之不理了。只去研究如何活,如何长久地活:深研和炼长生不老的仙丹,开发修行术,希望最终成仙!有人发现中国各地最注重养生的就是道家。这不就是与其说害怕死,不如好好研究生的典型吗?

        人只要永生,没有死的烦恼,也就没有“原生”焦虑了!不谈“死”,实质在“论生”!佛教难道不是这样吗?不怕死吗?佛陀认为:人永远不会死亡。感觉人的每一次“死亡”都是一次轮回。藏传佛教中的活佛转世,认为佛已超脱生死,无生无死了。活佛圆寂,还可以再化身投胎。这与道家致“死”不做话题谈论难道不一样吗?不也是回避真实的死亡事实吗?为求不死,我们生前都存在一些善恶的业力,需要早点修炼,以期脱离“苦海”。佛教的核心是如何教育信徒如何活着,怎样活着。我们要做的就是活久点,多善点,少恶点。也许这样下辈子才能享受荣华富贵。仅就这一点,似乎让活着的人们看到了活着的目的和人生的信仰!这就是佛教换个话题谈“死”,实则还是“论生”的实质所在!

        天为父,地为母!活着要“为天地立心”!死亦为天地(父母)所安排,用安详的态度回归自然的大地。这也就是“天理”之道!朱熹是这样看待生死的!活着还有“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死是天理之道,再自然不过的客观事物的演变了。           

        古今中外,许多自然和人文学者都在苦闷中问自己的内心:生死问题是自己的私事吗?如果是该如何看待?如何解决呢?我认为这是个不好回答的问题。难怪有学者最后皈依了佛教,道教,当然也有皈依了其他教派的。李叔同为何在38岁时抛妻别子,选择出家呢?必有其因,或许当中有对生死的独特看法有关!林语堂说:“(李叔同)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如果把俗僧两界分别比作生死两地,李叔同出家的原因不就在此吗?与其谈死,不如论生!                            2021年10月10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