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我每天都要走这步行街,今天又走一趟,忽然想起这条街是有故事的,不能遗忘儿时在这里的乐趣。
在我小时候曾有个记忆,就是母亲曾带我到现在的百货大楼北侧,一个大屋里买布。这是因为当时的二商店楼扒了,这里临时卖些百货。
后来,读了有关资料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大屋子曾经是赵老翰盖的中央大饭店。这就是说赵老翰留下的百货商店大楼,小时曾经是进去过的,只是没有了记忆。后来,二商店楼盖好了,就如下图的样子。
所以,小时候这里是最热闹的街,都是围着二商店左右。
往北过了公园北街,(公园北街解放以前叫过北大路、北大街;伪满时期叫北町,国民党占领时叫式辉路。解放后改叫南二纬路。)除了少量民宅,多数是机关单位。所以,热闹市场北起公园北街,南到青年街,这一段路在我小时候就是最热闹的大街。
仁兴路也是我上学必经之路。因为,我上学的学校叫仁兴一小和仁兴二小。如今这两个学校都没了。一个在原址建了住宅,一个变成了中学。也就是说这条路本来应该有的两所小学校,一所都没了,留下的只能是在这两校学习的人的记忆。
离题了,言归正传。
这条马路是继前三条马路后才发展起来的,最初来这里开办的应该是开窑子的平康里。位置就是在道里电影院附近,这里是道里开窑子集中的地方。而后,三十年代初,四平首富赵老翰在道里电影院北边盖上了大楼,开了商店起名叫:合名会社义和厚百货商店。商店有营业室50余间,两层楼约900平方米。这就是二商店所在地前身。二商店对过里有缝纫厂应该是义和厚的加工厂。
再往南走过了英雄大路,就是照片上的两层楼。
对了,英雄大路在日据时期曾经叫中央大路。从中央大路往南就是照片上标注的叫仁寿街,往北叫日进街。邮局楼南侧紧挨着的楼就是赵老翰的义和顺,赵老翰发财后在这里盖的大本营。
再往南走就是三角花园、和三角花园商店。这段路上,也是步行街的一部分。最早,三角花园一带也是热闹非凡。记得小时候在这里买“‘’(口扁pia)唧“玩,当然也有卖鞭炮、二踢脚什么的。小孩注意的都是这些,花生瓜子也有卖的,钱有限买的时候极少。至于卖其它的东西,没注意过。
当年,汽车少,在这段路上是最热闹的,一直到三角花园商店。后来,小商小贩增多,延续到青年街两头上。
所以,这条街可以说从它产生起就跟商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道里可以说这条路是贯通南北的路,这是可以从此路去道东的第三条通道。
正因为此街发展成如此程度,因为此街算是道里最繁华的街道。当年为了解放四平人民的烈士马仁兴牺牲后,就命名此街为仁兴街。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这个街步行了,就遗忘英雄,遗忘为我们能过上好日子而牺牲的烈士!
总之,这条街道的出现是因为铁路通过这里设了火车站,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可我在路过步行街时,看到一尊雕塑,怎么看也看不出他是在干什么,也没有文字的说明。直到我写尹寿松建《四平街新市场》创举时,在网上搜索有关尹公的资料,没想到发现这张照片,照片上说明是尹寿松。当时很欣喜,因有图片可用,我就在文章中用了。过后,怎么寻思怎么觉得这么不对味呢?
四平仁兴步行街让人疑惑的雕塑。好久了,路过这里却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这雕塑会是的历史很有名的人物。即使是四平人,谁能看出这个雕塑是什么人?我想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笔者肯定是不知道当中之一。最开始看到这个雕塑,认为一定是民国时期的学生在街头讲演:反帝、反封建,或抗日演说。后来,看到别的雕塑后,现仔细观察一番,简直像一个秀才端着看似盘子——。如此严肃的雕塑,受《四平街新市场》商民爱戴的人物雕塑摆在曾经是南满铁道附属地之内,心里肯定不对味。但是,不对味的不是我以前没有知道他是谁,而是,为什么会把尹公的雕塑堂而皇之地立在这里,让他孤单单立在这里,还好在没有指明他是谁。
当年,与日寇进行经济斗争的尹寿松,从来没有踏上这块土地。即使来过,也仅此一次,那是为了建《四平街新市场》与日本人进行的土地之争论,尹公运用法律条文充分驳斥日本人无赖之举。从而使《四平街新市场》得以顺利建成。这是有功德碑见证的,好在大家都知道功德碑在什么地方出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