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真实的学习——学习新课标解读讲座有感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对于我们教师,备每节课、写每篇教案也是有依据的,我们的依据是学科课程标准。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每十年修订一次,十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代人,改变一代人的教育观,改变一代人的成长。学习新课标,践行新课标,我们已深感任务之艰巨。

    2022版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已颁布半年有余,自颁布以来,啃读新课程标准、学习修订组专家解读新课程标准的讲座已成为我们教师的学习日常。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聆听王蔷、龚亚夫、梅德明、程晓堂教授解读新课程标准是我学习路上最期盼的事情。自己抱着《新课程标准》这本书读,时常只是读的文字,而听他们的解读,是真正读到了新课标的内涵,领悟到了课标精神。

    12月15日,在省级小学英语工作坊会议中再一次有幸学习到王蔷教授解读新课标的讲座《突破有“语言”无“文化”的英语教学窘境,开启基础英语教育新篇章》。聆听王蔷教授的报告,有一种身临课堂教学之境的感受,这是让我最入神、最着迷的。从分析英语教学有“语言”无“文化”之窘境的原因,到突破有“语言”无“文化”的思路,再到新课标凸显文化育人的价值追求,最后上升到新课标从英语教学走向英语教育的新高度,跟随王蔷教授的理论解读、课例分析,同时联想到自己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反馈,又一次看到了新课程标准的美好风景。

    曾经的我和王蔷教授描述的大多数老师是一个样子的:拿过来一节课,眼里只有单词、句子,教授给学生的也是这些,读会单词、知道意思、读懂句子,一节课反复练习的也莫过于此。至于这节课呈现的语言背后的文化语境、思维方式、蕴含的价值观念,没有涉及,也没有传授。到达学生那里的只是带有汉语意思的单词、句子,没有使用语言展开的真实交流,没有与他人深入地讨论问题、交流文化、表达观点。不要总是说学生没有达成语言学习目标,试问我们达成了吗?曾经学生时代的我们达成了吗?学习、领悟新课标,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的是我们——课堂的参与者、执行者、实践者。

    这段时间虽然是线上课,但我们学习新课标的脚步没有停留,反而挤出来了更多的时间学习、反思。虽然是线上课,尝试践行新课标的脚步也没有停歇。在尝试中,我欣喜地初尝到改变的果实。学习六单元《Meet my family》第一课时,我带领学生读图,Where are Chen Jie and Amy? 当我说“Maybe they’re at Amy’s home.”时,屏幕前,立刻有学生回应“老师,Amy的家里没有这样的墙”。“Amy的家在课本哪儿出现过?”“老师,第四单元里有!”当我翻动屏幕已然看到大家在翻看课本,查找前面学习过的第四单元的内容。原来,单元整体学习,甚至整本书的学习理念已经真实发生了,孩子们有了整体学习的意识。当课文的对话学习接近尾声时,又有质疑的声音从屏幕那端传来。“老师,Amy家不是喂养的cat吗,怎么变成puppy了?”“那只cat在冰箱上!”“Oh……”此时的我也在快速翻阅着课本寻找着“证据”,原来课本上第四单元的图片学生已牢记在心。曾经我很承认孩子们读图的能力比我强很多,此刻再次证明图他们读懂了,也记住了。既然学生提出了问题,就顺势去解答,在各种猜测和可能中,大家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这不正是学习吗?虽然这样的探究不算高深,但至少是学生在参与,在主动思考,至少已经开启主动学习、主动想象的模式。学生的学习状态给我很深的触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我明白,但此刻我体会到的是我们老师一定要有新课标意识,一定要“学一点用一点”。要达到专家、教授的高度和深度需要长久的路要走,但走在学习路上的实践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地真正去做,去尝试。

    王蔷教授讲到我们要从外语教学走向外语教育,构建中国中小学英语课程体系。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是一条很长远的教育路,需要我们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去践行,去努力。我们作为教师,是最直接的实践者,“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学习新课程标准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应用,把理论、观念落地到课堂教学中。“全面实施,执行贯彻”是我们的愿景和期盼,但当下,学一点实践一点是我们力所能及要去做的,要去试的。也许很难,也许很累,但使命在,我们终将坚守,坚守让改变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唯有读透、读深,才可以领略其中的深邃内涵。“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学习新课程标准、践行新课程理念的路上也需要你我携手,更需要专家的引领、解读。跟随团队,边读边学,边学边做,我们的学习真实发生了,学生的学习发生还远吗?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们和学生也将自觉组成学习共同体,同学习共成长的美好场景就在我们身边,期待看见,期待守候。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见真实的学习——学习新课标解读讲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