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七律脉络浅析一百零三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李商隐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注解】

1. 司勋: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主管功赏之事。北周因周制置司勋,掌六勋之事。隋置司勋侍郎,属吏部。唐宋改为郎中,明清称稽勋司,清末废。

2. 杜十三:即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之孙。大和二年(828),登进士第。曾任监察御史,黄、池、睦、湖诸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工诗,尤擅七言近体,清丽俊爽,自成一家,与李商隐齐名,亦称“李杜”。

3. 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晋殷仲文 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杜甫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4. 杜秋:即杜秋娘。《客座赘语》卷四〈秋娘〉:唐杜秋娘,金陵女子也,为浙西观察使李锜妾。尝为锜辞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君须折,莫待花残空折枝。”锜反,被籍入宫。后随皇子漳王。王有罪废,秋娘放归故里。杜牧之樊川集云: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五言长篇五十六韵。语多奇丽。

5. 江总: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梁时,官至太常卿。入陈,官至尚书令,虽居执政之位,而不理政务,专与陈后主游宴宫中,时人称为“狎客”。陈亡后一度仕隋,后回江南。诗长于七言,为宫体诗代表作家之一。

6. 心铁:坚硬如铁之心。

7. 干镆:古代名剑“干将”、“莫邪”的并称。亦泛指利剑。唐张九龄:“挥干镆之锋,截无不断。”宋王禹偁诗:“褒我尘埃韵,铅刀化干镆。” 

8. 汉江:本指杜预。杜预曾任襄阳太守,襄阳地处汉江之滨。又因杜预是杜牧远祖,所以这里“汉江又转指杜牧。

9. 西江:即江西,这里借指韦丹。他曾任江西观察使,很有政绩,死后杜牧奉诏撰韦丹碑。诗原注:“时杜奉诏撰韦碑。

10. 羊祜:晋人。荆州都督,得江汉民心,死后百姓为其立碑,杜预称之为“堕泪碑”。《晋书-羊祜列传》祜所著文章及为老子传并行于世。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11. 韦丹碑:韦丹,字文明,唐京兆万年人,为江西观察使,政事卓然,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元和时称治民第一。宣宗时,乃诏观察使纥干暨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见《新唐书·循吏传·韦丹》。后因以“韦丹碑”为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的典故。


简译:

李商隐和杜牧关系非同一般,一方面,杜牧是杜悰的堂兄,而同时杜悰还是李商隐的表兄。另一方面,小李杜的关系也很不错,杜牧长李商隐十岁,李商隐对杜牧既佩服又尊敬,在李商隐的心中,其前辈李白和老杜亦不及杜牧。所以二人私交关系很好。此诗作于大中三年(849年)春天,时杜牧任勋员外郎,李商隐为京兆府尹主管章奏(京兆府的临时幕僚),此时二人都在京城。


您杜司勋的字是牧之,一首《杜秋娘诗》,就像清秋一样高远清新。

你的前世应该是梁朝的著名诗人江总吧,你是以“牧之”为字,以“牧”为名。而江总也是以“总持”为字,以“总”为名。

您不但文才出众,而且武略也像干将莫邪剑一样厉害,所以就不要感叹鬓丝变成雪霜了。

您的先祖杜预曾远吊羊祜而成“堕泪碑”,您凭吊西江的韦丹而撰写了韦丹碑,肯定会和羊祜及韦丹一样青史留名呀。


脉络浅析:

这是一首赠给杜牧的诗,通过对杜牧文才和武略的描写,表达了对杜牧的无比敬佩之心。

首联以杜牧名字起笔,写杜牧的文才。用侧写之笔,把杜牧的《杜秋娘诗》比作“清秋”,赞颂其诗清新高远。

颔联继续写杜牧的文才,把杜牧说成是梁朝江总的再世之身。不但文才一样卓尔不凡,而且,江总,名“总”,字“总持”,而杜牧,名“牧”,字“牧之”,也惊人的相似,以表证杜牧是江总转世之意。虽然,直呼杜牧名姓,但不失诙谐意趣,也说明了李商隐和杜牧的关系亲密。

颈联上句转写杜牧的武略,“心铁”和“干镆利”,都是比喻之词,表达了杜牧武略非凡。杜牧是名将杜预的后人,军事才能也非常突出,杜牧曾为《孙子》十三篇作注,收入《十一家注孙子》中。另外,会昌年间,宰相李德裕主持抗击回纥侵扰,和平安泽潞藩镇叛乱的军事活动,杜牧为了实现其政治主张,上书陈述用兵方略,得到李德裕采纳,并取得“泽潞平,略如牧策”(《新唐书·杜牧传》)的成效。下句意思是杜牧青丝成双也不会后悔,赞颂了杜牧为国家不辞辛劳的品德,这句也有些诙谐之趣。

尾联赞颂杜牧,必将像羊祜和韦丹一样名垂青史。这里使用了借代和互文的修辞手法,上句的“汉江”和“西江”,与下句的“羊祜”、“韦丹”和“碑”互文。

整首诗使用了比喻、对比、借代和互文的修辞手法,字句之中有字句,内涵之外有内涵。而且遣词造句是敬重之中不失诙谐,表达了和杜牧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杜牧无比的敬重之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商隐七律脉络浅析一百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