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4反思集

我的学习方法是先找一个自己要专攻的领域,获取大量的行业内知识,然后经常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瓶颈,当自己遇到瓶颈的时候就要在专业之外去寻找答案了,不断扩大自己的底层边界.
有一种编故事的方式是这样的,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用yes或者no来回答,从而展开下去形成一个故事,在这个编故事的过程中,不断用yes和no框定边界,事情本身的轮廓才能描画出来,有针对性的"单点"搜集资料才更有意义,事倍功半.
我们接受信息的宽带是有限的,每天的时间更是固定,如此,每日能输入的信息,相对于信息总量,杯水车薪.这种输入方式,只是片面地缓解了我们的认知焦虑,并不是认知迭代的好路径.今天我们有了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有选择的输入,高质量的思考.
洞穴空间,是有意识地关闭部分信道,给认知与思考留一个空明宁静的心理空间,而非物理空间。
双向互动关系,系统起到杠杆作用,可以放大我们的学习能力,提高进步速度,但也可能成为牵绊,所以应该知道,凡是变革、成长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需要找到组织的特性,找到自我变革认知的舞伴,将自己嵌入到互动行为中,共同维护关系的提升,在互动中逐渐琴瑟和鸣,催化加速,形成化学反应。
现在常常讲用户思维,其实本质上是在训练我们跳出自身的惯性思维与固定圈子,从一个第三视角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与行为,避免陷入自嗨。认知中的噪音除了源于认知者本身,还源于认知环境。
认知者本身的自我证实倾向会带来认知偏差。
环境,是说除自己之外的一切对立面,包括各种事,各类人,环境的改变可能直接导致认知的改变。
洞穴空间,其实就是培养大脑的降噪机制,只要这个机制的雏形建立,就会在与万变的现象的连接中,不断让这个机制生长,最终长成大脑中的洞穴空间。
这个机制的生成逻辑,凡是都试图去找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或运行机理,这个机制就会慢慢生长,最终对噪音的辨别和过滤能力越来越强大。
化博弈为合作推导出的化被动为主动,最普遍的思路,几乎可以横扫一切的苦恼。
跨界不是目的,而是结果。能在头脑中保留两种以上截然相反的观点,还能泰然行事。
看懂了么,自己是否能讲明白,这个知识对我来说有用么,如果有用的话,可以用在哪里,是立马能用,还是以后用得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6-04反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