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与立之间走出新天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7—12篇导读

        人的思维方式是无形的,但是由思维方式主导的行为是可视、可感的。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高度、境界的正是这无形的因素。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我们能够看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人的影响。面对纷繁的世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局限,但如果能够在破与立中不断超越自我,就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迈好眼前的一小步》从“高原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解析,借助高原期练习曲线说明这是学习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当练习成绩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时,旧的技能结构限制了人们按照新的方式组织动作。”想要突破,就需要改变现有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式方法,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在个人意志上也要保持强劲的动力系统,遇困境不退缩,扎扎实实迈好眼前的一小步,用“方法+意志”闯过“极点”,创造学习中的“第二次呼吸”。

      《柳暗花明又一村》用生活中的案例提示人们“思维定势”带来的影响。人总是习惯沿着既定思维去考虑问题,但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思维定势很多时候会让人陷入固化模式,在教育教学中尤其值得警醒。“教师应当创设能够提供自由思维空间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打破定势的影响”,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得更新观念,懂得我们的教学不是为了得到一个答案,而是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真正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思维的空间。

      《文章不如我,造化不如他》侧重从“归隐偏差现象”来审视人们的思维特点。“在归因时,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防御倾向。”这句话道出了归因偏差的主要原因。当这种思维用在教育中,大致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容易把问题归结于学生因素,忽视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改进;二是对优秀生和学困生的归因不同,造成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影响学生发展。认知上的局限、偏见是阻碍生命成长的重要因素,惟有爱与尊重,能让人愿意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一想,以平和、公正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要一个,还是两个?》从人们对不同提问方式的反应,引出“沉锚效应”,也是我们常提到的“先入为主”对思维的影响。“第一印象或数据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在了某一处。”如果人们陷入思维陷阱,那些执念、偏见等非理性因素就会左右决策,把结果引向错误方向。在教学中“沉锚效应”可用于解决类似问题,但也容易限制学生的思路,譬如老师讲习作时所举的例子,很有可能造成学生下笔时千篇一律。这把双刃剑该如何使用,需要从教育理念这个根源上去探讨。

      《小步子,大目标》中提到的“连锁塑造”从一只斯金纳箱说起,提示人们要把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在完成过程中不断强化,以期最终达成大目标。这种从小的行为中不断强化内在动机的方法,对培养人的习惯十分有益。人总是在与自身的惰性对抗,“拔掉杂草最好的办法是种庄稼”,有计划地培植、强化有益的习惯、思维方式等,才能让学生真正改变。

        《小考挺好的,大考就砸锅》中提到的“詹森效应”,是指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屡见不鲜。看起来反常的现象背后,是心理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当心理压力过大无法释放的时候,人很容易发挥失常。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需要矫正心理问题、保持平常心,还要加强自身的训练,提高应对策略和调控能力。

        几乎每个与学生共处的日子,教师都在教他们该怎样学习,这既是一门功课,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但成长从来没有捷径,正如生命的破茧成蝶,惟有经历过奋力的突破、不懈的努力,才能走出新境界。面对挑战,也许思维方式能帮我们打开另一扇大门,但更重要的是,突破自我勇敢地前行。

        连小小的蝴蝶都懂的道理,何况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破与立之间走出新天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7—12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