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与中国海关问题研究
-192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
-接受罗兹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前往牛津大学深造
-学术生涯的引路人:马士(Hosea Ballou Morse)(1874年哈佛大学毕业生)
---1874-1908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工作
---1908年《中朝制度考》
---1910-1918年《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3卷)
---1926-1929年《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1-5卷)
-牛津大学完成关于中国海关的博士论文
-搜集中国海关资料的具体工作+中国对外关系与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研究
-1932年来华研究中国近代史并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兼课——1936年返回哈佛
-1942年来华在重庆美国驻华大使馆工作——1946年返回哈佛
-1953年完成《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
-“每一代学者必须完成他那一代人的创造性工作”
-2014年哈佛大学方德万(Hansvan de Ven)《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Breaking with the past:The Mar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the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ity in China)
·费正清与哈佛大学中国研究
-中国研究(历史系、政治科学系、经济系、社会学系、人类学系)
-东亚历史——本科通识课程(与同事赖肖尔Edwin O. Reischauer)
-清代文献学——研究生课程
-20世纪50年代东亚研究方向设立硕士学位→博士
-两个系列:东亚丛书(大众读者的研究著作)+东亚专题研究丛书
-东亚研究中心(Center for East Asian Sudies)
---中国研究+中华文化领域其他地区(日本、韩国、越南)
---日本问题——赖肖尔中心(Reischauer Center)
---韩国问题——韩国研究所(Korea Institute)
-1991年费正清去世更名为“费正清中心”
-费正清在他的时代将哈佛大学变成培养中国专家和推进中国研究的卓越中心
·费正清与中国近代史的“冲击-反应”模式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成书于朝鲜战争结束的1953年
-希望解释令多数美国人的困惑——“为何中国拒绝了‘西方’,选择了共产主义”
-意识形态的因素——世界秩序观念的完全不同
---西方:普世的道德政治秩序
---中国:民族国家体系
-1842年条约口岸的开埠——1854年海关税务总司的设立
---标志着“两个单边体系——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关系格局经历了变迁”
---1842-1854年:过渡时期原先稳固的政治秩序“崩溃”
-纠正西方学者对中国的根本误解——将中国设定为与其他民族国家并无差别而进行比较研究的社会科学家
-着重强调中国儒家君主制的独特性
-费正清在哈佛大学着手培养新一代的汉学家——理解中国社会的独特性
-20世纪80年代柯文(Paul Cohen)将费正清的视角概括为“冲击-反应”模式
---西方对中国的冲击,是推进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重要动力
---中国对西方的回应,是“无力”的
-中国与日本的近代化比较
-1860年之后“以英国为首的缔约国千方百计延续北京在国内的完整主权统治”,其目的在于保障他们通过条约所获得的特权
---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费正清研究与后世批评
-第一波对费正清的攻击(20世纪70年代)
---背景:越南战争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无力应对西方冲击的辛辣批评
---周锡瑞(Joseph Esherick)《哈佛的中国情结:帝国主义的大本营》(Harvard on China:The Apologetics of Imperialism):费正清回避了西方帝国主义削弱19世纪中国的事实
---费正清认为西方帝国主义为中国本土社会提供了潜在的刺激——中国的联合统治局面(并非西方帝国主义的独霸)——“满-汉-西方”的“共治”(海关总税务的“共治”制度化)
---费正清本人强调帝国主义弱化影响的不合理性
-第二波对费正清的修正(20世纪90年代)
---朝贡制度的问题——费正清强调中国与“内亚”互动经验的重要性——认为朝贡制度主要适用于中国的“内亚”邻邦——而面对东南沿海的英国侵略者时,阻碍了创造性回应新挑战的所有努力
---米华健(James A. Millward)《嘉峪关外:1759-1864年间清代新疆的经济、民族和帝国》(Beyond the Pass:Economy,Ethnicity,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1759-1864):“忽略了中国及其‘内亚’邻邦之间互动的方式,这些方式并未受到朝贡制度的制约”
---清朝继承的“内亚”遗产要多于汉族遗产——更关注一系列的意识形态、政策方针以及不能归为汉族中心主义或朝贡制度为基础的实践活动——《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条约》、清朝宫廷与藏传佛教、平准战争等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的旨趣
①关于帝国和帝国主义的比较研究更加细化了帝国主义的理论视角度
-伯班克(Jane Burbank)、库珀(Frederick Cooper)《世界历史上的帝国:权力与政治的差异性》(Empires in World History:Power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帝国中间人’在帝国的建构和维护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都市’里薄弱的帝国官员群体只能通过吸纳当地精英统治辖区人口”
-方德万(Hansvan de Ven)《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Breaking with the past:The Mar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the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ity in China):赞同费正清的说法“海关是清朝政府实践的基础,包括对强权局外人的为人,认为费正清分析的某系因素依然具有生命力”
-费正清:通商口岸的“共治”——海关税务总司与关于帝国主义如何运作
②两个截然对立世界的秩序冲突——文化的让步、协商与杂糅
-中英双方在语言、文化上的误解与创造性的适应
-“典型的上海人是真正的混血儿,既非东方亦非西方是他们的标准特征”(上海洋泾浜语)
-怀特(Richard White)《中间地带:1650-1815年间五大湖区的与印第安人、帝制与共和》(The Middle Ground:Indians,Empires and Republics in the Great Lakes Region,1650-1815):“中间地带”理论——描述了处于同一物理和时间空间内两种政治-文化实体在边界相遇,却没有任何一方有足够的力量去支配彼此的互动
③鸦片战争前中国贸易在东南亚的扩张是对朝贡体系的第一次打击——预言了日后的海外华人研究
--最近的研究开始关注1500年之后的海外中国商人以及他们在欧洲帝国主义时代的东南亚地区变得日益重要
④费正清的多元研究视角与历史写作模式
-突破了传统外交史的藩篱——试图从一方的角度解读另一方的文化语境
-对中国读者而言最大用处在于——揭示英国方面的情况
-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都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英国外交官:伦敦、印度
---清朝外交官:满洲亲王、广东商人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的地位
-树立了费正清作为晚清外交与制度史方面杰出历史学家的地位
-此书的完成“结束了我为培训他人而培训自己的历程”
-中国档案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