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开十年

图片发自App

因婆婆脚痛不能多走路,上周末,爱人接婆婆来县城医院看脚。周六早上,送婆婆去医院打了针开了药后,我就让她在家看电视。婆婆不识字也不会放电视,爱人就选了潘长江演的《双喜临门》网络电视剧。我也坐在沙发上陪着看,感觉剧情很有喜剧性,很有看头,认为婆婆一定喜欢看,随后,我就离开家办事去了。

    我因早上五点多去二中操场晨跑早锻炼,中饭后,必须午睡休息。爱人也继续坐在电脑前码字。等我午睡起床后,爱人笑着说:“这么好看的电视,妈也还是看着看着就打瞌睡了。”

婆婆每次来县城,除了我陪着她上街短距离走走,婆婆就只能整天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婆婆每次看电视要不了几分钟就会睡着。我们都习惯地让电视一直放着,等婆婆醒时继续看,如果电视关了,怕老人多想,也怕我们不在家她不会放,她就更无聊了。“那就再换一个电视剧给妈看吧。”我说。

    我很少看电视,要看电视就喜欢搜看电影的,有空更是喜欢看手机中关注的一些公众号内容,最近更是迷上了在中写文字。一有空,我就拿出手机,在中记录些教学或生活感悟。自然,婆婆基本是一个人看电视,我们偶尔陪着看并聊聊天。

周日,我五点多起床去二中晨跑,七点多早锻炼回家。烧早饭洗好澡,吃过早饭忙点家务,我就上街接读一年级的小侄去看母亲和王叔。吃过中饭回家,一点十几分送小侄去二中学画画,三点接小侄来家,检查他作业并教他学习。随后就忙烧晚饭。吃饭后,送小侄去全托机构。回家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一天里没有陪陪婆婆。

    我一回家,发现婆婆正精神地看电视,全然没有睡意。爱人看到我回家,笑着对我说:“妈今天特别厉害,电视看一天了,都没有休息下,一点都没有睡着过!”

“什么好看电视?”我惊奇问道。

“《三妹》呀!”爱人喜滋滋地回我。《三妹》这部电视剧,我好像见母亲和王叔看过,我母亲生病十五年来,也只能困在家里,坐在床上对着电视。我每次去看母亲,母亲不是在看电视,就是躺在床上,脚放在床边火桶里睡觉。母亲也是边看电视边睡觉或是边睡觉边看电视。我一般也陪着看看电视,说说话,电视因不是从头看,自然大多看不懂,也不会继续回家在网络电视中寻找接着看。听爱人口气,见婆婆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好奇地站在电视机边看了几分钟电视,很少看电视剧的我却跟看了一集又一集。因怕周一上班起不了床,快十一点了才念念不舍地去洗脸,随后又催促同样还想接着看的婆婆洗洗睡觉。

    一周来,只要晚上没课,我就坐在沙发上看几集《三妹》,一直到今天晚上才看完第五十六集大结局。《三妹》让很少看电视的我着迷了,我成为了一名追剧人,追剧的过程中,我看到的是中国民办教师三妹的梅开十年。

    《三妹》这部电视剧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在揭西凤凰山下的凤凰小镇,民办老师何三妹为教育事业所付出的青春年华和与苦难不幸抗争的感人故事。何三妹面临着爱情的折磨、家庭的苦难,毅然坚持着辅导教育孩子们,培养了一批批国家有用人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记者采访到了何三妹,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山沟里真正飞出了金凤凰》的感人报到,轰动全国,一九八五年国家给予了民办教师何三妹最高的荣誉“人民的好教师”的称号。

    《三妹》以情感励志为题材,以生活的微观细节折射民办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和人物的生活与命运描绘,展现基层教育和底层民办教师们的日常生活,细致的刻画着灵魂工程师的心灵。本剧通过民办教师何三妹的善良、正直和坚韧的励志精神,传递正能量,让观众看到希望、获得力量。难怪婆婆如此喜欢,一看电视就打瞌睡的婆婆也被三妹的命运所吸引。

    我特别喜欢电视剧《三妹》片尾曲《春晓》:“风吹散稻香,洒一路金黄。天空,藏起了委屈。流年,写不尽伤感……辗转的柔情在天涯,梅开十年,只等离人归。雪飘十年,和泪盼春晓。”

    听着这优美的歌曲,我不禁想起往事。

一九八二年,我在老家灯塔乡樟源村读一年级时,自带桌凳上学校。教室是土墙建的,有一位老师是上海知青王老师。其他几位老师也是民办教师,他们一边教书一边忙着干农活。这几位民办教师就是我的启蒙老师。

我母亲常对我说起她当民办教师的故事。因身为民办教师的父亲考到县城上班,母亲高小毕业,是下放知青,她接过父亲工作,也成为了一名乡村的民办教师。母亲说,她当民办教师是算工分的,收入少得很。母亲活泼乐观,非常喜欢当教师,喜欢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可惜,一九七一年因生下姐姐,母亲就没有继续当民办教师了。母亲常念叨:如果一直干下去,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民办教师,还有可能转为公办教师。没想到,一九九六年的秋天,我走向教师岗位,成为公办教师,实现了父母夙愿。

《三妹》剧中,有一句台词印象很深:李大庆对病床的何三妹,说“你不是蜡烛,你是火柴,要烧完自己。”这些话对我触动很大。像三妹一样扎根于最偏远的学校的民办教师,历经时代变迁的风浪,始终没有改变的是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是我学习的榜样更是当今教育一笔无形的宝贵资产。现在,这一批仍然活跃在三尺讲台上,民师转正后的老教师,已然成为现在农村教育精神与灵魂的引领者,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认真负责,淡泊名利,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现在年轻一代教师应该学习和继承的最可贵的品质。想起他们,我也总会有一种感动,想起他们,我的心灵也就能得到一次净化。

    “梅开十年,只等离人归。雪飘十年,和泪盼春晓。”这优美的旋律还在耳际萦绕不绝。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梅开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