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翻看日记,稚嫩的笔触记录着小时候在门前水沟上的木槽。虽然当时记录的字迹潦草,几乎难以分辨,但依稀间流露了对那个儿时存在的小木槽的怀念。
当年我家门前就有一条小沟,从西到东缓缓流淌着。小沟的南岸就是农村常见的水稻田,而北面除了自留地之外,也有一块巴掌大的水田。那是村里老队长家的水稻田。
水稻,顾名思义需要很多水,可自留地里哪来那么多的水呢?平时自留地上种植各类蔬菜的灌溉,直接就取用荷花沟的水。可稻田里水靠农民一桶一桶灌溉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一座木槽横跨在小沟上,连接着南北岸的水稻田。木槽底部就是一个槽子,高度约50厘米,宽约40厘米。木槽上方左右两边都是一排扶手,人也可以通过木槽穿越南北。
接上南岸龙沟的水,沿着木槽进入北岸的水稻田,这么简易的水槽!每逢放水灌溉时,那白亮亮的水汩汩地流进稻田。每当此时,当年的我总喜欢光着小脚丫站在这水槽中,冰凉凉的水流过自己的脚丫,多么惬意啊!
那缓缓的流水从我的小脚丫缝隙中流过,不禁有点痒。经过多年使用的水槽,底部长满青苔,脚踩在上面有种滑腻腻的感觉。如果不扶着水槽两边的扶手,一不小心就会摔到。从南到北,小手抓着扶手颤颤巍巍地走过。在水槽的下面就是那小沟,曾经还是比较宽阔,称之为大平沟。如今早就被填平。
每当灌水的日子,天总是那么瓦蓝瓦蓝,蓝天下,一个小屁孩,走在这样的水槽中,两旁是满眼的绿,那是刚插下的秧苗。微风下,送来阵阵鸟语花香,多么美丽的农村田野风光。
雨天,我是不出去的。但是雨后却不然,我往往会手拿着专门抓泥蛙的袋子,提着小竹竿,在杆头绑着一根长线,线头上绑着诱饵,出去钓泥蛙。每当走过这里,不禁好奇心驱使,总想到这水槽上去走走。头戴着草帽,俯身靠在木扶手上,放下钓线,在水槽下的草丛中引诱着。也许这里是个好地方,田鸡、泥蛙还真不少,往往会有不错的收获。
当然也有不幸,特别是雨天。此时如果还想逞强在水槽上钓田鸡,底部的青苔可不是好对付的,一不留神就会摔跤,屁股沾湿。手里的战利品估计也会逃之夭夭。
如今,这些都成了回忆,水槽早就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堵小小的堤坝,下面有水泥管子贯通了来往的流水。原先的水稻田也不种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绿油油的充满生机的蔬菜地。
水槽不在了,可它的痕迹在何处?每逢上海台风暴雨季节,这儿又忙碌开了。特别着水泥管下,通常是鱼儿的藏身之地。我和父亲就曾经在这里捕获过不少鲫鱼,这也许就是水槽带来的福气?
如今每回到老家,总是习惯性往西看,寻找水槽曾经的影子,那长长的,木制的水槽。可我好像依稀又看见了带着草帽钓田鸡的小孩,走在那水槽上无忧无虑的身影。
2019.3.19 匆匆
2019.3.24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