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公平,在于心

我们都知道“世间没有绝对公平”这个道理,可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每每遇到一点点不公平的事就会心生怨气、满腹牢骚、怨天尤人……

学年初为绩效考核、评优选模、职务晋升等制度的规范而全校教师“闹得”不可开交。比如统考科目与非统考科目各执其词地争对自己有利的公平;地区弱势科目和其他科目之间的所谓的自己出发点的公平权争夺;法定假、未任课和正式任课教师之间的争夺战;任一个班和多个班之间的公平性辩解;有的学校还分多种平台班,更是“争得好看”……

每每这个时候,因为各自的利于不难看到许多真面目。不过,还别说都挺有理的,比如美术不考试或者考试的分值、方式和其他考试科目不一样怎么评比,就高平均值统考科目“不接受”、就低平均值美术科目“不接受”、就中间值也还在有争执;又如你上一个班语文和我上两个班怎么可以比,何来公平……

这个时候,产生的任何参数都是不可靠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学校和教师本身,而是因为世间没有绝对的公平,这个时候人的“心”就很重要了。

什么心?齐心协力的“心”!海纳百川的“心”!相互理解的“心”!或者说少些私心的“心”。

脸红脖子粗!结果呢?“绩效”变成了“急笑”——有人“急”来,有人“笑”,几家欢喜几家愁。甚至于有人把绩效分配形容成“狗咬狗的战争”(显得有些夸张)。

其实,“绩效”本身没有错,而且更能激励人的奉献精神、体现多劳多得。错就错在人的那颗不起眼的“小心”。

好吧,少数服从多数,勉强定下这一年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转眼,正式核算开始了。n多棘手问题,产生n多核算方案。比如,甲班缺考4人,乙班没有缺考怎么算?缺考可不可以人为发生?不加以理解又对真正的生病等原因缺考不人道,加以理解那万一“人为的缺考呢”?

嗯,确实头疼。各说各有理的争论又开始了,不过因为有前面的先拟定的相关制度,这次的争论只能是“牢骚式”而已。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争论得不到所谓的较为公平的解决,那么它们就会成为老师所要去钻的空子。

还是简单举个例子吧,我上两个班语文,他上一个班语文(或许他比我有些特殊比如年龄稍长),当我的成绩“输给他”的时候我就会争,我就会下一年要求只上一个班或者大家都上成一样。也对哦,凭什么有人就只上一个班呢?抽签决定公平不?照顾某些人,甚至于很多学校出现专门照顾“家属、亲戚、好关系”的现象更多。为什么?很多任课班级分工不公开、透明?

对吧,不管怎么,都有得争的!

其实,不争可不可以?我认为,不是可不可以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有必要去争。大局意识,奉献精神,一切优秀传统美德就体现在这里了。

争吵时,有这么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你要的是对错,还是幸福?

好好想明白,想好了,我们就会发现:争对了,你就失去了对方会带给你的幸福。这个道理很实际。

所以,我更想说“公平不是一种状态,甚至于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一种人的乐于奉献的心态”!

当一个人拥有了理解、包容、大局为重的心态时,再大的不公平也会显得公平。

如果实在还在想不通、理不顺,我们不凡放平心感受一下——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否公平,在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