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慧早起共读Day29——读《父母的语言》

很少有人会把艺术跟孩子联系在一起。是啊,孩子们可以用蜡笔画画,玩玩胶棒,但这些玩意难登大雅之堂,只不过是让孩子顺利进入医学院的加分项罢了,或是为了学习工程设计、编写代码而做的摆设而已。

即使在科学领域,创造力也是人们发现新大陆、新工具以及新思想所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被鼓励进行创造性的思考,那么他长大入学后,学习基础会比一般的孩子好。请注意,创造力既不是天赋也不是技能,它是探索未知领域的强烈渴望;是想象世界里的天马行空。问题来了,该如何鼓励孩子们尽情地去探索、发现和想象呢?


3T原则与音乐

音乐能够在诸多层次上启迪孩子们的头脑。它不仅可以教授语言和沟通的技巧,还能增强人的韵律感,从而强化身体的动觉系统。此外,音乐还能强化大脑中枢系统,尤其能够刺激那些跟抽象思维、情感、数学有关的大脑板块。音乐不仅为思想和情感提供了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出口,它还鼓励我们放飞自己的想象力。所有醉心于音乐的孩子,都能从它的身上吸纳璀璨的华章。

下面是3T原则在音乐中的表现。

共情关注:自然的歌唱使得嗓音更富有魅力,能持久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充分交流:选一首喜欢的歌,不停地、反复地唱。

轮流谈话:每一个舞蹈动作、每一次拍手、每一句歌词就是一次轮流的机会。

有一些歌词,比如《玫瑰花环》(Ring Around the Rosie)、《唱一首六便士的歌》(Sing a Song of Sixpence)、《我是一只小茶壶》(I'm a Little Teapot),可以让孩子们接触到日常生活中不常看到的词汇。像《五只小猴子》(Five Little Monkeys)《一、二,扣紧我的鞋》(One, Two, Buckle My Shoe)《这位老先生》(This Old Man)等都是数字歌,孩子们可以从中学到数字和计数的方法。还有一些歌,比如《张开手拍拍手》(Open Shut Them)《约克公爵》(The Noble Duke of York),等等,涉及一些空间的概念。而《宾果》(Bingo)等歌曲又能让孩子们了解模式的概念。你看看,谁能想得到开发儿童大脑的过程竟然如此有趣!

孩子们也喜欢创作音乐。你看他们一个个用木勺轻轻地敲击大锅,漫不经心地弹奏着玩具吉他,拍打着钢琴的琴键。用音乐表达自我,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孩子们在创造音乐的过程中,恰恰也流露出自信的魅力。


3T原则与视觉艺术

视觉艺术的范畴广泛,包括油画、绘画、雕塑等。这些艺术形式能极大地促进儿童的个人发展,比如可以促进儿童动作神经的发育。同时,孩子也可以借助艺术来表达心中无法言喻的思想和情感,这对于平时不敢表露心声的小朋友来说尤其重要。同样,视觉艺术也没有对错之分。重要的是艺术家自身的愉悦感受,他们唯一需要的就是一张白纸、一盒蜡笔和自己的想象力。据研究表明,长期受到艺术熏陶的孩子在阅读和自我管理方面比一般的孩子更优秀。孩子们对于艺术表现的不断探索,也给家长提供了运用3T原则的无穷机会。

共情关注:不要去管活动、媒介、想法这些东西,完全跟着孩子走就行了。也许宝石色的画作中会有一处无聊的棕色败笔,也许只是在纸上画了一团交横错杂的线条,也许只是用指套沾染颜色,在调色盘上肆意地发挥,这些都不重要,跟着孩子的艺术感觉就可以了。

充分交流:称赞孩子的劳动,抓住时机谈一谈孩子在艺术方面所下的苦功。家长可以借机引入日常生活中不常用的形容词和动词。

轮流谈话:对孩子抛出开放式的问题,作品所使用的材料、选取的色彩、成型的过程、创造的初衷,等等,都可以拿来提问。

家长没有必要和孩子评价作品,重要的是把交流的重点放在创作的过程中去。因为最后还是要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作品。这样一来,孩子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度都会有显著的提高。


3T原则与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儿童成长的稳固基石。一个被鼓励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小朋友在游戏中找到了他探索世界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方式多多少少加上了个人的标签。假装游戏是一扇安全的大门,通过这扇大门,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孩子们还能在这里学到沟通的技巧,他们的拼写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此外,假装游戏还能强化孩子们的社交技能,开拓他们的思维。

假装游戏以孩子们现有的词汇水平为基础,同时还给他们机会去使用一些之前可能听过,但并不完全理解的词汇。父母接收到了假装游戏的邀请函,这使得他们有机会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如何在游戏世界中“称霸一方”的。游戏中,孩子可以继续跟父母互动,学习新的东西。

共情关注:作为一个替补演员,不重要的角色。让孩子作为引导角色。孩子还有比主宰自己创造的世界更棒的选择吗?

充分交流:不需要改变已经展开的故事情节,多想想办法,把对话拉长。

轮流谈话:抛出一些开放式问题使表演得以持续进行。例如,“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应该对她说什么?”“城堡看上去是什么样子啊?”“我现在该做什么呢?”

既然这是孩子的想象游戏,自然也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发生变化。对于才开始学走路的孩子来说,假装游戏往往是一出单人游戏,比如假装在玩具茶杯里喝想象出来的茶水,或者把积木放在耳边,装出一副打电话的样子。学前儿童的假装游戏一般以互动的形式开展,其中包括角色扮演和梳妆打扮,等等。假装游戏不仅有利于儿童的大脑发育、社交技能的培养、创造力的提升,还带来了一个额外的好处:参加游戏的孩子们都乐在其中。


鼓励创造性思维

小宝宝努力地挤压玩具,使之发出尖锐的吱吱声,别误会,这正是小宝宝创造性思维的体现。还在学步的孩子,不停摆弄着堆砌的杯子,想要捣腾出一列火车,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稍大一点儿的孩子,身上披上了超人的披风,还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当孩子被允许表现创造力的时候,脑袋里一下涌现出大量的主意。而最宝贵的却是,孩子可以因此进行独立的思考了。数学和阅读完全依赖于既定的规则。而艺术却正好相反,不受规则的束缚。随着孩子艺术细胞的不断增长,艺术帮助孩子认识了这个世界,并从中找到了一丝自我。许多年之后,世界将因此发生美好的改变。所以艺术应该受到世人的鼓励,得到更大的关注和支持。

世界上所有的儿科医师、医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孩子出生后头三年的语言环境是多么的重要,但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一切都等于零。

我必须得强调,我并不是说要改变说话习惯,也没讨论文化语言学。早期语言干涉不需要改变个人用语,也不需要改变个人常用表达。大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父母和孩子的互动上,这一种互动能够提升入学准备量,包括轮流谈话和回应性语言,因而鼓励父母多对孩子使用尽可能自然的语言、语言模式,以及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王慧早起共读Day29——读《父母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