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证病机
〔学生C〕老师,为什么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患者没有咳喘呀?
〔老师〕《伤寒论》中有两条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的条文。一是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这条是说,素有哮喘病的人,因外感风寒之邪患了太阳中风证,外邪仍在而引动宿疾,体内素有的积痰浊气上逆,就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厚朴、杏仁。
二是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这是说,患了太阳中风证,当微汗解表,但误用了下法,下得不重,表证没解,津液轻度缺失,造成表邪轻度内陷阳明上焦,里不虚而气结,并向上向外冲逆,素有积滞的痰饮随浊气上逆,出现气喘、咳嗽或胸闷等证候。
这个实是上焦素积痰饮秽浊化热成实而气结、气逆,但不太实,可在桂枝汤解表而调和营卫的基础上,再加厚朴杏子去通气结、化痰饮、降逆气。
从这两条看,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里的厚朴苦温,能解表也能通气滞、降气逆、祛水饮,治疗气机逆乱而致的惊悸不安。
阳明气结和太阴虚寒水饮上逆都可以用,阳明病可以用这个药配伍寒凉药,如三个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七物汤。
杏仁甘温,可化虚寒痰饮夹气上逆。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方证病机为营卫不和,里微热气结,气夹水饮上逆。
这个患者发热有时间规律,又有营卫不和的一些症状如怕冷、发热、出汗、颈项部僵硬疼痛等症状所以选桂枝汤调和营卫。
患者虽无咳嗽,但有胸闷,胸骨食道处发胀疼痛,可以拓宽临证思路,视为阳明上焦气结气滞,所以加厚朴杏仁化痰降逆,通滞解结。
《伤寒论》54条说:“患者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脏无他病”,是说里没有什么病,就是一直定时发热汗出,而且经久不愈。
这实际上还是指患了太阳中风,迁延不愈,表证仍在,为什么会定时呢?
表邪已经祛除一部分,而另一部分虽然力度减小,但仍然不时地侵袭机体,而机体卫气津液也会应时趋表抗邪,一般在太阳病欲解时,正邪交争比较剧烈而引起发热自汗。
先其时,就是说要在定时发热自汗没有发作之前给予桂枝汤以截断病邪。
《本经》说厚朴:“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厚朴在该案中能够解表治疗中风、伤寒、寒热,也能破气滞气结,通气降逆。
只要是气机阻滞或逆乱而引起的惊悸不安或滞塞疼痛,无论寒热,它都可以对治。
气滞、水饮凝聚和血瘀这三者一般是狼狈为奸的。
气滞为主,只有气滞才会血瘀,只有气滞气机逆乱,才会夹水饮逆乱。
所以,治痰饮治血,都要注重治气。
《本经》说杏仁:“味甘温。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创,寒心,贲豚。”杏仁可治疗“欬逆上气”“贲豚”,说明它的通气降逆之力很强。
所以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不论是解表还是降逆,都能兼顾。
〔学生D〕老师,为什么要加黄芪和三七粉?
〔老师〕加黄芪在于加强扶正补虚祛风之力,
《本经》说黄芪:“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黄芪能够补虚,治大风。这种风既包括外感风邪,也包括内伤化风。
三七又叫“参三七”,为什么叫参三七呢?来自《本草纲目拾遗》:“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
我对三七的应用还是有一定体会的。
我在临床上观察发现,不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长期发热而不愈的患者,凡见有瘀血体征,加上三七粉冲服,都可以增强疗效。
这位患者长期发热并有舌暗红、舌下瘀紫体征,说明体内有瘀久而不去,会使气血不畅,营卫壅遏,也会造成长期发热难以治愈。
清代医家黄元御在《玉楸药解》中说三七:“味甘,微苦,入足厥阴肝经。和营止血,通脉行瘀。”
清代医家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记载:“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
三七既能止血,又能活血,还能养血。
而且张锡纯在《医学衷中西录》还说:“病愈后不至瘀血留于经络,证变虚劳。”在治疗该病加一味三七冲服,可以通利营卫。
所以三七适时适病机而用,用量并不大,但能起到很妙的辅助疗效作用。
并不仅用于止血活血化瘀之证。
按:患者是朋友介绍来看病的,半月后,朋友来电话说,患者疗效很好,已经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