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日更:辞职(49)放手一博
马可
1
精进180的活动启动仪式,就是在文正老总的厂里举行的。
先听文正老总介绍了他的创业历史。
他站在讲台上,两手撑着桌面,身子向前倾斜,讲得格外投入。
咱不会说虚的,实打实,我是咱么干的,我就怎么给你们说。文正老总,用这样质朴的开场白说道。
有热情,有想法,敢行动。这是文正的特色。
想到了就做,做就百分百投入。
文正为了把自己的企业办好,下过大的功夫的。
当时学了传统文化,文正希望书院能够把传统文化落到他们的企业当中,曾经在自如院长的办公室,下过跪,磕过头的。
敢于放下自己的自尊,撕破自己的面子,只要有结果,只要能够利益到企业,都做。
在马可在书院的这几年当中,文正老总的企业做得并不是很大,但是那种认真劲儿,是值得称道的。
2
讲完发展史,还要进车间看。
这是一个机械制造车间。每一个零件的摆放,仓库里的物资归整,甚至连生产废料的处理,都那么严丝合缝。
一个精致的企业,是一定有精致的细节的。
一行人,一路走,一路赞叹。
文正领着大家,一路谦虚,一路低调。
总共32名企业家进入了精进180的团队。
有青岛的,有威海的,不有淄博的。当然,也有F城本市的。
组团成功,要办正事。
参观完厂区,再次回到会议室,进入了正题,选班委。
推荐与自荐相结合。
学习委员,组织委员各不组组长,一一产生了。最后难产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角色——班长。
班长是很重要的一个带动,在书院的课程中,总结出这样一条经验,凡是选出了一个好班长的班级,学习效果都出人的好,反之,如果班长缺位,整个团队走起来就会磕磕绊绊。
班长选择无果。这时候,站起来一位女老师,她说,我们有一个班长人选。
言者非别,正是来自威海的法能大姐。
法能早年是位体育生,体质好,干干瘦瘦,却很有力量。
马可与她,认识已久,前年上威海上课,初次接触。
她细心,顺和。身上不失光芒,总能照亮别人。
她为了学习传统文化,放下了家庭,放下了孩子,放下了自己的事业与梦想,去参加了传统文化的“明师工程”学习,成绩优异,也有担当。
她的人,别人是略有所知的,当一个人因努力与付出被别人接受的时候,他的话就有了说服力。
法能姐说:“我们威海有一个陈大歌,他人好心正事业大,还是咱们上期《总裁悟道》的助教,但是今天他因在外地,没能赶回来参加,我从威海来的时候,陈大哥告诉我,若需要他担当,他愿意为这个班做一切事情。”
法能姐看到大家不作声了,接着补充到:“如果大家觉得陈大哥能够胜任,我也相信,他能够带领好大家。”
3
一个没有到现场的人,却要竞选这个班的班长。
这符不符合规则,先要征求大家的意见。
挨组举手,居然通过。
法能很高兴,马可看出这个坚强女人背后的欣慰。
在以后的交往中,马可与法能的接触机会日渐增多,而她的那种为了做成事不加任何私心的形象也越来越清晰。
一个人,只会推荐与自己价值观相同的人。
法能推荐了陈大哥,那是一位真正的实干家。
陈大哥有着传奇的经历。
关于他,马可先是听法能讲,后来在交往中,才一步步印证了一个男人的担当,当然,在他的身上,还有一个民营企业家的勤奋和担当。
4
认识法能所说的陈大哥,源于一次春节后。
节后上班第一天,陈大哥通过法能,找了书院,书院安排了马可,到企业去讲《职业宝典》。
满满一会议室,坐满了陈大哥的员工。
做建筑工程,人员的素质跨度还是蛮大的。
陈大哥作为企业的老总,从头到位,一丝不苟地听完了所有的内容。
课程总共讲了两天。陈大哥拿着本子拿着笔,听了两天,记了两天。
在饭间不长的时间当中,马可知道,陈大哥为了企业,每年都会请人来企业做培训。
作为一家成立近三十年的企业,学习一直是陈大哥没的停止的事业。
当然,陈大哥的学习,是从向命运感恩开始的。
即使那个起点很低,他仍没有选择报怨,只是向着一片阳光,出发。
陈大哥家不是威海本地人。来到威海也是误打误撞的事。
那年轻,一身力气。
没有文化,来到举目无亲的威海。陈大哥上了建筑队,当小工。
大工与小工,收入差别大。不在于劳动时长,而在是自己的专业技能。
从一名小工,陈大哥对马可说,别的人都吃饭休息去了,他会在工地上仔细看。当开工之后,他又会仔细观察别人怎样砌墙,之后一点点模仿。
就是凭着这块细心,没有多长时间,陈大哥就打破了小工与大工之间很难突然的技术壁垒,成为了一名泥瓦匠。
这是对他学习的最好奖赏。
尝到甜头之后,陈大哥更加乐此不疲。
5
任何一位企业家,但凡做出了一些成就,必然有着他的内在努力。
这种努力程度越深,对他的印象也就越深。
很多时间,企业家都会对自己的成功进行误判。他们会把努力与吃苦,与后来的成就加以挂钩。但实际上,使他们成功的,不仅仅是他们吃了苦,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吃苦,愿意为了成功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事情的决心。
在马可的眼里,陈大哥是有这种决心的。
由于聪明能干,从来也不耍滑头。陈大哥很快在建筑队里崭露头角。他被送到了市里的建筑学校学习。
在那里,他学了工程预算。
回来之后,从在绑在脚手架上的大工,陈大哥成了一名预算员。
工作轻松了,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方向,努力与勤奋,日事日清,是他一直的习惯。
这一习惯,吸引了一位姑娘的芳心。
他,一个外地人,在威海这个人间仙境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白雪公主。
他没想到命运会对他如此的好。
后来的陈大哥越来越成功,事业也越做越有影响力。
一个几个产值数亿的企业,作为这个企业的领头人。在公众谈话的时候,他时常感谢自己的夫人。
他的夫人没有多少文化。
在威海期间,每次陪着吃饭的,除了陈大哥,还有他的夫人。
他的夫人眼很大,神很空,像是有心事。
那是第一次,后来才知道,陈大哥的夫人,心病不在丈夫,倒是对儿子有一些的小不安。
陈大哥说,当他在事业做得有些起色,将要走偏的时候,是他的夫人,让他走上了学习传统文化的道路,开始了一条通向长久成功的大路。
他感谢他的夫人。
每次听到这里,作为陈大哥的夫人,那位低眉顺眼的女人,都会脸露一丝腮红,心生诸多感慨。
6
陈大哥婚后的日子,过得并不顺畅。
结了婚,需要另立门户。盖新房就成了头等大事。
但是房子盖好了,却四处买不上瓦。
屋无片瓦,难以为家。陈大哥很为难。
但是,人在为难和困境中的时候,创造力会异常发达。
陈大哥饶有兴趣地给马可讲过他的这段创造。
陈大哥买不到瓦,却发现集上有不少卖烟囱的。黑粗陶,半米高,油亮亮,光秃秃。
心里想的是瓦,眼里看的是烟囱。两者一结合,陈大哥高兴得蹦了高儿。
他立即将一车车的烟囱拉回家。然后发挥自己的工匠精神。
他用一把凿子,沿着一条纵线,一下一下地凿。
凿出一条暗痕之后,把烟囱翻转一百八十度,从另一侧再凿。
凿着凿着,啪的一声响,两半儿烟囱两块瓦。
一屋顶的瓦,陈大哥就是这样一凿一凿造出来的。
每次讲这一段的时候,陈大哥都眼睛发亮。左手做出捏凿子,右手做出拿锤子的动作,逼真而形象。
事已多年,记忆清晰。
能够在时光的河流中,留在自己记忆中的东西,都是比金钱要宝贵得多的东西。
陈大哥,一直保留着这段记忆,一直珍藏着那份感动。
那份记忆,时时告诉他,自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自己又要走向什么地方。
这,也许就是那句大家常 说的“不忘初心”吧。
7
陈大哥的奋斗史,是一个令人眼前的亮的惊叹号。
他正是用那种拼搏和乐观的精神,从一名小工,到一名建筑公司的企业家的。
不忘初心,不忘来时路。陈大哥的脚步,走出的是一个民营企业家的奋斗历程。
不忘初心,陈大哥现在虽然不在场,他的另一个新角色,不容他推辞,他要担负起另一个重要的角色——精进180班的班长。
一群有志于成长的企业家。
一群因为梦想而聚到一起的拼搏者。
一个以传统文化的发心为前进方向的群体。
陈大哥将怎样继续引领,将怎样带领大家共同进步?
过去的已经过去。
未来的正在走近。考验,是对陈大哥的,也是对马可的。
都是责无旁贷。
都是面向未来。
出发吧,既然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