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笑薇读书”,每天带你一起学习和成长。
它的作者是史蒂芬·柯维,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他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
这本书将帮助我们养成七个重要的习惯,从而成为一个成熟的、独立的、能为自己负责、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
我们将用7天的时间来阅读这本书,让我们开启第4天的共读吧。
今天,我们主要共读第211-253页,本书的第六章到第七章,习惯四:双赢思维。
人类成长有三个阶段,分别为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依赖期的人靠别人来实现愿望;
独立期的人单枪匹马打天下;
互赖期的人,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
前三个习惯教我们从依赖期走向独立期,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接下来的三个习惯将帮助我们从独立期走向互赖期,它指导我们通过与别人的合作,实现更大、更高的人生成就。
前一段时间,我的一个同事小静职称评上去了,因为要递送相关证明材料且时间比较紧急,她请我帮忙准备。我答应了,并且加班帮她完成。
办公室另外一位同事知道这件事之后,她对我说:“你是不是傻?”
我觉得我不傻。
这件事我是这样看的:我不仅是帮他,其实也在帮助我自己。
因为准备这些材料,我提前知道了评职称需要做哪些准备。
另外,假如有一天,我向这位同事咨询职称问题,我相信她会真心地指点我,因为我曾真心地帮助过她。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竞争这一种,到底还有什么其它的模式呢?哪一种模式更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生存呢?
一、人际交往的六种模式
1. 利人利己(双赢)
这种模式会促使人不断地在所有的人际交往中寻求双边利益,就是双方有福同享,皆大欢喜。
2. 损人利己(赢/输)
这种模式经常存在于竞争性的环境当中,就是我赢意味着你输。在学校里面,有人考第一,就意味着别人拿不到第一。在运动当中,也存在同样的竞争。
在竞争激烈和信任薄弱的环境里,我们需要赢/输模式。
3.舍己为人(输/赢)
习惯用输赢模式的人通常喜欢取悦他人,满足他人的愿望,牺牲自己的意志。
因为别人的认同和接受能给他们力量,他们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信念,总是服从于别人的意志。这种人没有标准,没有要求,没有期望,也没有将来。
然而,一直牺牲自己成全他人会让人很压抑,被压抑的情感不会消失,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甚至会造成精神疾病。
4.两败俱伤(输/输)
两个损人利己的人交往,由于双方都各执己见,以自我为中心,最后一定是两败俱伤,因为他们都不服输、想报复、扳回局面。
有一对夫妻,他们离婚时,法官要求丈夫将出售资产所得的一半分给妻子。丈夫为了报复妻子,把一辆价值1万美元的汽车以50美元出售,然后分给妻子25美元。结果是他本人和妻子都亏了。
为了报复,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却不问值得不值得,只有不够成熟、掌握不了人生方向的人才会这样。
5.独善其身(赢)
这种模式下的人就是别人输不输无所谓,重要的是自己要赢。当竞争和对抗意义不大的时候,独善其身是多数人的处事方式,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至于别人的利益就让别人自己去保护吧。
6.好聚好散(无交易)
如果实在无法达成共识、实现双赢,就不如好聚好散,放弃交易。
有一家小型电脑公司,他们受聘为一家银行设计新软件,合约一签就是5年。
没想到签约一个月之后,银行行长换了,新行长对他们的产品提出新要求,电脑公司的员工感到很难设计出符合银行要求的软件。此时,银行提出解除合约。
当时,电脑公司的财务状况不是很好,为了生存,他们可以坚持要求对方履约,但是既然产品不能令顾客满意,他们同意取消合约,退回定金。
同时告诉对方:日后若有软件方面的需要,欢迎再光顾。电脑公司付出的代价是放弃了一笔48,000美金的生意。
不过,幸运的是,三个月后,那位行长给了这个公司另一个总价为24万美元的生意。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双赢,勉强维持合约,就会走向赢/输模式,使一方面感觉痛苦,最终会伤到双方的关系,与其这样,无交易反而更好。
在家庭里,也可以实行这种不能双赢就放弃的原则。比如,父子想看战争片,妈妈想看文艺片,双方争执不下,与其让一方服从一方,不如放弃求同,一家人可以不看电影,选择其他娱乐方式。
二、为什么双赢模式更好
到底选用哪一种模式更好?其实要依据情况而定,关键是认清形势,不要教条地把某一种模式应用于每一种情况。
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需要相互依赖才能生存得更好,因此双赢模式使用的场景更多。
比如说在家庭当中,如果父母事事都要赢过孩子,让孩子放弃自己的意愿,遵从父母的意志,必然会伤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双赢模式也有助于滋养夫妻感情。
遇到事情,如果双方能把自己的想法与诉求说出来,尽量选择大家都满意的方式解决问题,对夫妻关系有好处。
比如,我不太喜欢去公婆家,因为每次回家,老公都会喝酒,然后返程由我来开车。
而每次返程都是午饭后,正是平日里我午休的时间,因此每到一个红灯,我都要闭会眼睛来缓解疲劳。
后来,我们协商出一个办法,就是回家后,当天不返程,这样他可以喝酒,我也不必打起精神开车。
其实,下属与上司也是双赢关系。
当下属把份内的事情做得很漂亮,其实上司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上司的业绩靠下属来支撑。
同时,下属的贡献在得到上司认可后,有可能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
合作真的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实生活需要相互依赖,而不是单枪匹马,我们的很多梦想都要通过和他人的合作才能实现。
三、如何获得双赢
双赢模式适于生活的多个场景,那么如何能实现双赢呢?它需要五个要领:
1. 双赢品德
双赢品德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是诚信,基于双方的利益商量好的事情,要信守承诺去兑现它,否则没有合作的基础。
第二是成熟,成熟是敢做敢为与善解人意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成熟的人往往既敢于表达自己,同时也能理解对方的诉求。
第三是知足,知识是双赢的前提。如果我们认为资源是有限的,势必会去争夺,那么就形成了竞争。如果我们认为资源是无限的,我与你可以分别拥有我们想要的东西,那么合作和双赢就有了基础。
2.双赢关系
以双赢品德为基础,我们才能与他人建立和维护双赢关系。双赢的精髓就是信用及情感账户。
有人说:有关系,就一切都没关系;没关系,就一切都有关系。
双方关系不错,建立了信任,彼此合作就很顺畅。如果双方没有完全建立信任,意味着情感账户余额不足,双方就容易产生怀疑或消耗。
比如父母与子女亲子有关系不好,父母提一个建议,哪怕孩子知道那是为他好,他也不愿意照父母的意思做。因此,良好的关系是实现双赢的前提。
3.双赢协议
关系确立后,就需要有协议来说明双赢的定义和方向。因为协议是经过双方商定后确定的,协议的内容将会成为双方自我监督的标准。
一般情况下,协议应该有以下5要素:
预期结果:确认目标和时限。
指导方针:确认实现目标的原则、方针和行为限度。
可用资源:包括人力、财力、技术或者组织资源。
任务考核:建立业绩评估标准和时间。
奖惩制度:根据任务考核确定奖惩。
柯维女儿在16岁的时候,家里就汽车的使用问题签订了一个双赢绩效协议。
根据协议,女儿可以在父母的允许下将车做正当用途,在使用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与此同时,她负责清洁和保养汽车,自觉完成份内的事情,不需要别人提醒,必要时还要担任父母的司机。
柯维和妻子桑德拉负责提供资源,比如汽车、汽油和保险。他们的收益是不必再操心汽车的清洁与保养。
柯维夫妇每周将会在星期日下午评估女儿一周的表现。根据奖惩规定,只要女儿能够完成协议规定的任务,她就可以使用汽车;如果她没有完成,就会失去使用权。
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有充足的情感储蓄,父母信任女儿,女儿能进行自我管理,不需要父母监督他的一举一动,协议让一家三人都得到了解放。
4.双赢体系
双赢只能存在于体系健全的组织结构中,如果提倡双赢,却奖励竞争,结果注定失败。
某公司的员工做事很不主动,顾客来了,他们只会问一句答一句,没有销售技巧,不知道如何吸引顾客,不知道怎么把产品卖到需求者手里。
柯维观察到公司现有的职责分配和薪资体系鼓励竞争,顾客在谁的手中结账,业绩就归谁。因此,店长总是忙着在收银机后面收钱,把所有业绩都归自己,却把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交给店员去做,比如库存备货和清扫等。这样一来,店员根本没有工作的动力。
为此,柯维建议公司调整薪资体系,新的薪资体系的核心是:只有店员赚到钱,店长才可能有钱赚,将店长的需求和目标同店员的结合起来,建立了真正双赢的奖励体制。结果,员工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5.双赢过程
双赢过程要注重利益而不是立场,要创造出能够让双方都获利的方法,但不违背双方认同的一些原则和标准。
作者建议个人或机构采用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双赢过程:
首先,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有时甚至比对方理解得更透彻;
其次,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
再次,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最后,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性途径。
外交家曾纪泽正是采用这四个步骤在《中俄新约》谈判中为大清争取利益的。
在曾纪泽之前,崇厚已经与俄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他把靠近俄国附近的好几个地方都割让给了俄国。
曾纪泽接手外交事务后,他发现沙俄的底线和中国刚好相反,俄国人更看中商业利益,而清朝廷更看重地界的所属权。
基于这些认知,他慢慢地与俄方置换利益,最后除了伊犁西边没有争取回来之外,其他的全部条款都让曾纪泽谈下来了。
总结一下,在人际关系中,双赢模式适用于大多数生活与工作场景。
要想实现双赢,需要注意五个要领:双赢品德、双赢关系、双赢协议、双赢体系、双赢过程。
今日提问思考:
人际交往的六种模式,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今后打算怎样运用?
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答案。
今天的共读到这里就结束了,更多精彩都在书里,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的共读,让阅读点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