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九芬1446:真爱与“溺爱”

真爱与“溺爱”的区别

“溺爱”的家长看不到孩子真实的需要,而把自己内在缺爱的小孩投射给孩子,“溺爱”行为,其实是在满足自己。

最极端的案例:有个孩子,他一吃茄子就呕吐,而这个妈妈呢,每逢孩子“滚”回家,就特意要做营养美味的茄子给孩子,而且指责孩子说“你怎么这么不领情啊,我特意为你做的,我做的茄子花了好长时间呢。”

这种“溺爱”其实是父母自编自演自我感动的一场戏,孩子只是在其中扮演一个接受“爱”的道具。而真实的孩子他需要什么,可能一直都是不被看见和不被满足的。所以,这样的孩子他感受不到被爱,在他心中也很难生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还有一种“溺爱”的家长,是因为怕麻烦怕失控,干脆控制包办一切,孩子无法通过独立探索和完成事情获得成长与成就感。

两个人格较完整的人之间会自然形成界限。如果妈妈的自我价值感特别低,就容易把孩子当成“自我”,很难拒绝孩子,常常过度地“牺牲”自己,甚至要包办孩子的所有决定。

然而,孩子有自我的需求,自然不会总是领情,妈妈就会有怨气积累起来,忍不住抱怨孩子没良心不会体谅妈妈。这样会使得孩子将来也很难感受到他人的界限,得罪人而不自知。

“溺爱”是父母自己没得到过的爱。没得到过爱就容易有两种心理:

一是,我都没得到过,凭什么给你?比如,自己在童年时渴求妈妈的怀抱而常被拒绝,现在就合理化成“经常抱孩子会惯坏的”。

二是,我没得到过,所以要加倍给孩子。可是,在冷漠中长大的人,往往会误以为控制就是爱,加倍补偿的经常是无界限的控制。

总的来说:“溺爱”和爱其实没有半毛关系!它跟对方的需要毫无相干,只是内心痛苦的自编自导自演。“溺爱”是家长自己的需求而非孩子的需要。

亲们好!一天愉快!

你可能感兴趣的:(苑九芬1446:真爱与“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