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闹的城市里感受一段诗意的田园漫步

如今的我们,耳边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我最近好忙啊,睡觉的时间都快没了。”

“这么忙,你到底在忙些什么呀?”

“唉,我也说不清,但真的好忙啊,我都快忙疯了。”

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的我们,总是在争分压秒地追赶,赶着上班,赶着上学,赶着赚钱,赶着升迁......但可悲的是,我们只是低头在走在跑,却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被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永无目境的欲念驱赶不止的步伐中,我们什么时候才会学会驻足,学会欣赏,学会满足?生活从来不缺乏风景,不妨让我们跟着法国作家阿尔封斯.都德的《磨坊信札》 将脚步慢慢放轻松,一起在喧闹的城市里感受一段诗意的田园漫步。

《磨坊信札》是都德26岁时发表的以书信体为格式的短篇小说集,这部小说集奠定了都德在法国文坛的地位,其中丰厚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他25岁时在法国南部地区疗养的生活。他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后,读者反响热烈,被誉为“法国的狄更斯”。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是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磨坊是一个磨小麦粉的作坊,在书中《安家》和《科尔尼耶老板的秘密》里,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大工业革命给传统手工业带来的冲击,以致磨坊最后的衰败不得不出售。书中以书信的格式叙述的故事带有一股淡淡的法式田园风,文中集中表现了他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有着“含泪的微笑”风格,让人读来有如清风徐来又回味无穷。

“不带恶意的讽刺”在《凯尔的公共马车》里就表现得十分明显,他将一个磨刀匠和一个揉面包的在马车上的对话描写得入木三分。揉面包的满嘴似乎都只是讲述事实,但字字句句却像刀子一样直刺磨刀匠的心里。而对磨刀匠的反应,作者这样写到“这是一张木讷而忧郁的脸,一双小眼睛,黯淡无光。双眼里含着泪水,话语里含着仇恨,仇恨是弱者的愤怒。”磨刀匠的隐忍沉默,受到羞辱后的愤怒与揉面包的咄咄逼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人物形象的刻画有着明显的不带批判的讽刺。

《科尔尼耶老板的秘密》则是“含蓄的感伤”表现十分明显的一篇。科尔尼耶老板原本是磨坊的老主人。当巴黎的法国人在磨坊的附近建立了一座蒸汽机面粉厂以后,人们就开始养成了把麦子送到面粉厂去的习惯。科尔尼耶老板一辈子在面粉堆里活着,不愿意接受无人来磨面粉的事实。他为了维护磨妨的荣誉,开始封锁磨坊,每天傍晚拖着石灰渣和白土假装为出口加工。现代工业却传统手工业的矛盾和冲击,村里人知道真相后纷纷主动送麦子去磨坊磨粉的人情与温暖,正是“含泪的微笑”最真实的写照。

书中都德的笔触也并非全都这么细腻而温柔,也有作者的批判与思考。比如《塞甘先生的山羊》里,他说“塞甘先生养山羊从来没有得到过幸福”是塞甘先生不幸福呢还是山羊不幸福?那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无畏的山羊,为了追求自由,为了追求心中向往,最后不得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到底值不值得呢?正如,在如此繁忙的现代社会里,许许多多的人前赴后继的逐名逐利,有的失去了健康,有的失去了家庭、朋友,又是否值得呢?

还有一封《致巴黎的抒情诗人皮埃尔.格兰古瓦尔先生》的信,信中痛击了诗人放弃名气不小的报纸专栏编辑,而去迷恋无拘无束优美的诗韵,以致生活穷苦困顿。文中正话反说,字字珠玑,无不处处透着讽刺。

《磨坊信札》不止让人感受到了都德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他对田园生活里悠然自得的惬意也是我们长期生活在喧闹的城市里最向往的。书中封面的浪漫紫仿佛透着普罗旺斯薰衣草的幽香,内页里还有多幅与图文结合的插画,色调清新淡雅。都德用简单、纯净、细腻的笔触,将鸟语、花香、云的翻腾、风的吹拂、星星的闪耀、海涛的呼啸、悠扬的铃声和薰衣草的味道,一起奇迹般地变成24篇治愈人心的书笺,给无数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滋养。

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磨坊信札》,和都德一起在喧闹的城市里感受一段诗意的田园漫步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喧闹的城市里感受一段诗意的田园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