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今日部分内容节选: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临界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深度思考的过程。前一段时间正好在朋友圈流行一篇文章,叫《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这篇文章提到一个观点:人们“不能深度思考的根本原因是见识少,知识积累量不够”。这个观点就有意思了。你的见识多了,知识积累量多了,就能够自动深度思考了吗?

在我看来,“见识的多少和知识量的积累”与能否深度思考,关系并没有那么大,至少谈不上是“根本原因”,因为深度思考根本不是“肤浅思考”的积累结果——它们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在肤浅思考的认知前提下,通过增长见识和扩大知识量,一个人不大可能变得思考深刻。

我们上学时,班里可能都有这样一位同学:每天班里看书最刻苦、放学回家最晚的是他,而考试成绩靠后的人里也总有他。

我们常常把学习当作一件很正式的事情:要端正地读书,最好是在课堂里面,有老师讲解。事实上,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因为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做出的。

这里有一个本书中会反复出现的重要概念:“假设”。我们的所有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个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

思考肤浅,也是在某个错误假设指导下行动的结果。而学习,就是不断调整改变我们的假设,让我们在正确的假设下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所以,学习临界知识其实也就是用更合理的假设来替代我们过去相对不合理的假设,从而让我们的决策质量更高。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会发现学习临界知识最方便的教材,其实是复盘我们每天的生活:复盘每一天的决策都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做出的,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要追问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自己事后解释为什么。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过去的假设是否正确,并考虑应该如何改进,以便在未来以更正确的假设指导自己的决策和行为。

向外求,不如向内求。在每天快结束的时候,静静地坐下来回顾一天:今天,有什么事情,让我开心?为什么?今天,我有什么事情没处理好?为什么?假如我没有这么做会怎样?我还能有其他的做法吗?

其实,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花时间反思。我们以为知道关于自己的一切,但是很可能我们最不了解的就是我们自己。

在我看来,我们过去的经历是一篇篇写满了我们的弱点和优势,写满了我们的错误假设和生活灵感的文章。只不过,只有通过精心的筛选和仔细的加工,这些经历才能变成我们生活的宝典,指引我们之后的道路,而这个加工的过程,就是我们加速改变旧假设、发现新假设的过程。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

那具体应该怎么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呢?我最常用的方法有三个: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反思: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

前面提到,要真正快速学习,不是一上来就求快,而是先放慢,练内功。内功的基础,便是反思。

反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可是我们的教育中对这一能力的训练却非常欠缺。我们知道,如果想要成为一个肌肉男,那么就要坚持不断地进行力量训练。与此类似,如果想训练思想的肌肉,让自己看问题深刻而准确,要坚持的基础训练之一便是反思。然而,由于我们的教育经历中缺少“反思”这一重要能力的训练,我们大多数人常常把总结当成了反思。

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非常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或者,换个说法: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从应用的角度看:

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我们经常会推测现象背后的假设,但我们总把我们的假设当作事实。没有能力区分假设与事实,我们也就无从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改进。比如,古人会把产生雷电的可能假设之一——有雷公电母主宰——当作事实,进一步产生祭祀和崇拜行为。现代人也一样。2015年有一则新闻是“夫妻幻想中500万元彩票大奖讨论中分配不均打架报警”,这算是把假设当成事实的经典案例了吧!

日常生活中,我们从对社会问题的讨论中,也可以看到不同人对问题产生后进行反思所达到的深度不同。北京大学经济学家汪丁丁教授在博客中讨论过“高铁新城建设为什么会失败”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年高铁建设快速发展,很多城市都新建了高铁站。经常外出乘坐火车的人就会发现,绝大多数高铁站点建在距离城区较远的郊区。为什么会这样?原来,规划高铁站的专家们认为:将高铁火车站布置在郊区,可能会带动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用一句更为专业的话来说就是:“高铁站点建设将加速城市产业升级和极化布局,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引发城市空间格局的转变。”(做出假设)然而,媒体调查的结果是“绝大多数想依靠高铁火车站的建设带来城区拓展的努力大都失败了”——从规划到现在,所有这些城市的高铁新城几乎都失败了。对于这一点,我这样一个在全国各地进行旅游项目考察的人感受深刻:高铁新城高楼林立,但是商业萧条,人们都是从高铁下来直接回城区。(产生结果)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当初认为将高铁站建在郊区能够带动新城发展,在投入巨资建设完成后,却没有实现新城的发展呢?

让我们慢下来,回顾一下这个过程。做事的顺序是:

1——做出假设:在郊区建设高铁站将带动新城发展

2——采取行动:投入巨资建设高铁新城

3——产生结果:高铁新城发展不利,多数新城萧条

为什么现在的结果和原先的假设相差这么大?关于这一问题,很多专家指出是因为规划缺陷所致:高铁站点没有和周围的土地开发相结合,而且存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问题。因此,他们开出的药方就是在新一轮的高铁建设中,必须做到高铁沿线土地综合开发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融合。这里,专家给出了自己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假设:相关规划不合理。(专家反思形成的假设1)

依据此假设,专家们提出了新的行动建议:将高铁的建设和相关规划进行更合理的结合。

而汪丁丁教授对于这种建议的观点是:“在我看来则是回避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据此开出药方,那还是避免不了高铁新城萧条的窘境。……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是人口流出地,而非人口流入地。人口流出这个现象意味着高铁的开通会方便这些城市的人口往外迁移,这也意味着对绝大多数城市而言,高铁新城注定是一座空城。”(汪教授反思形成的假设2:城市人口在流出)

现在对高铁新城失败的原因,有了两个不同的假设:

假设1:相关规划不合理(具体原因)

假设2:城市人口净流出(供求关系)

你认为哪个假设更值得参考呢?为什么?对我而言,汪教授的假设给我启发更大。我认为他的假设更深刻,为什么?因为汪教授的假设运用了更为基础的规律——供需关系,所以他的假设:(1)不仅能够解释这件事情;(2)而且能够解释更多相关的事情;(3)从而让我们在看似孤立的事情背后建立了可能的联系;(4)也让我们有可能用这个假设指导其他领域的行动。

在我看来,汪丁丁教授给出的假设是从“供需规律”这个根本因素出发:城市的发展来自人口需求的聚集,那么研究城市的发展,就要考虑人口的聚集需求变化的趋势。从城市吸引力角度看,作者发现人口迁徙的规律——中小城市的人口在快速向大城市流动。由于人们在小城市聚集的需求度这一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相对下降,高铁新城的失败就几乎是定局。新城没有留住人的根本原因不是高铁站本身,而是在城市竞争中,中小城市本身丧失了吸引力,缺乏新增的城市人口,高铁新城的发展又从何谈起呢?

这一假设不仅可以解释高铁新城这一现象,还可以解释其他相关事情,例如为什么中小城市的房价比大城市的房价更容易下跌。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假设得出很多有意义的跨领域行动启发,比如:

(1)如果想要增加高铁新城的成功率,可以利用供需规律的假设,强化高铁新城和周边农村的联系,吸引更小村镇的人口到相对大一点的城镇聚居。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一定是把各种相关规划都更改,也可能是新建通往农村的道路、建设配套公交系统以及实施农转非户籍政策。

(2)借助这一假设,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某一城市人口的聚集需求变化程度,判断这个城市所有和人口聚集度相关的商业经济发展趋势。

由此可得,我们对同一件事情得出假设的质量不同,意味着我们的认知深度差别很大。而要想让我们假设的质量得到提升,最核心的步骤,就是反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好学习》— 今日部分内容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