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覆灭的真正诱因是靖康之变吗?

大家好,欢迎来到五哥读书。今天我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叫《靖康之变》。

本书作者游彪,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是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目前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对宋辽时期的历史有非常深入的研究。


“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大事件,是汉族历史上最大的悲剧,也经常被称为靖康之耻,“靖康之变”也标志着北宋王朝的灭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靖康之变”的发生和北宋的灭亡归结于奸臣当道和帝王昏庸。但是,但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每一个大的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责任,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因果关系,而是有着深层的历史原因和历史的必然性。针对“靖康之变”,宋徽宗等人的确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他们也许有着各种各样的苦衷,也许受着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深层次的揭开了“靖康之变”的发生以及北宋王朝覆灭的客观原因。


下面,我们将通过三个方面来解读《靖康之变》这本书。


第一,北宋军事力量羸弱的原因有哪些?


第二,“燕云十六州”的割让对北宋王朝有什么影响?


第三,“靖康之变”发生的历史真相是什么?

先讲第一部分:北宋军事力量羸弱的原因有哪些?


对于北宋军事力量的羸弱,有史学家也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分析的数据是,北宋的对外战争胜率高达70%,而唐朝的胜率只有55%,因此就认为北宋的军事力量一点也不弱。但是,在本书中,作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作者认为:北宋的战争率不能把开国皇帝赵匡胤发动的南方战争也算在内,用这种方式提高胜率是不准确的,因为北宋军事的衰落,是从第二任皇帝赵光义时期开始的。另外,把军事进行跨时代对比,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意义。比如说,现在的菲律宾越南等国,军事力量可以算是非常薄弱的,但就算鼎盛时期的成吉思汗也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因此,军事的强弱,只能在同一时期去讨论。况且,在“靖康之变”中,北宋军队表现的不堪一击,这就直接证明了北宋军事的羸弱。

但根据常识和一般的历史规律,经常发生战争的时代,不论是战争的主动方还是被动方,军事力量都会不同程度的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也会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北宋正是一个战事连年的时代,目前也有很多以北宋时期为时间背景的小说和影视剧,它们都很好地反应出那一时期的状况,可为什么北宋王朝的军事会那么羸弱呢?主要问题还出在制度上。


我们先来看一个具体的事例。在宋太宗赵匡义时期,将军在率军出征前,皇帝会给他拟定一副布阵图,而将军在战争中,必须严格按照皇帝的布阵图,去布置自己的军队,如果他擅做主张,不按照皇帝的指示做,这就相当于是抗旨,就算打了胜仗也会被加以追究。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具体的作战过程中,战争形势瞬息万变,战争的胜败往往就发生在一瞬之间,在具体的战斗中,如果每次军事行动都要等待君命,或是严格按照提前规划好的战略决策,势必会贻误战机,甚至导致整场战争的失败。反观宋太宗,他高坐庙堂之上,并不能亲临战场,更不可能知道战争中具体的状况,但他却把战争的指挥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就连冲锋陷阵的将军,也成了他手里的提线木偶。

有史学家认为,这是北宋时期重文轻武的表现,但从上面的内容看,这就不是轻武那么简单了,而是强力的压制。在本书中,作者称之为抑武,也就是抑制武将。在北宋期间,抑武是当时的政治常态,武将的权利受到严格的限制,武将的地位也非常低。在当时,甚至还专门设立了监军这一职位来压制武将。


那么,北宋的当朝者为什么要这么强力压制武将呢?这里面有着深层的历史原因。


我们都知道,北宋之前是五代,按时间顺序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这是五个不同的朝代,但总共加起来,前后也不过53年,分摊至每个朝代,平均也就存活十年左右。所以,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最为频繁的时期。究其根源,是因为中央集权体系的崩盘,在那个时期,军权代表着一切,谁掌握了军权谁就能稳坐江山。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靠这种手段夺取天下的。公元960年,赵匡胤在出兵途中散布谣言,后来就发动了陈桥兵变,接着就将军队调回开封,与禁军将领里应外合,一举拿下了后周的天下。赵匡胤靠武力取得了天下,再加上有前车之鉴,因此他就对军权产生了担忧。为了防止武将篡位的发生,他就在酒宴上解除了武将的兵权,这就是后来,被传为佳话的“杯酒释兵权”。当然,这中间肯定不仅仅是吃顿宴席,这么简单的事情,赵匡胤也开出了高官厚禄的条件。总之,赵匡胤最终解除了武将的兵权,也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从这里我们能看到,事实上在北宋开国时,当朝者抑武的思想就形成了。在前期,武将们只是被解除了兵权,但到了后期,皇帝又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抑制武将的措施,对武将的权利进行最大限度的压制。与此同时,他们的政治地位自然也就被贬低了。在当时,朝中但凡有点军事天分的人,都会受到皇帝的猜忌,也会受到文官的排挤。


在这期间,狄青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是一个从普通士兵做起来的军事将领,曾经平定西夏和侬智高,为北宋的统一与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官至枢密使。枢密使在当时是最高的军事官员,士兵们每次见到他都会指着他夸奖,这就不免引起别人的猜忌,在文官集团看来,狄青是靠军功而当上的枢密使,在军队有很高的威望,因此就有谋反的实力,因此文官集团纷纷上书,要求皇帝罢免了他的枢密使职务。狄青虽然清者自清,但也难敌众口一词,朝廷最终罢免了他枢密使职务,并派他前往陈州当了一个地方小官。尽管如此,朝廷仍旧放心不下,还派人对狄青进行监视,后来,狄青也在忧愤中抑郁而终。

除了狄青,北宋历任枢密使,只要是武将出身,为人处世都时刻小心提防,人前人后唯唯诺诺,生怕一不小心就招来杀身之祸。到后来,就没有武将愿意担任枢密使,以至于北宋军事的核心层没有一个真正懂得军事的人。


在北宋年间,除了对武将的压制外,军队在募兵时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北宋时期军队的最大特点就是,规模很庞大,但战斗力却很低。在宋辽战争期间,宋朝军队的人数超过100万,而辽国的军队只有25万左右,但在实际的战争中,北宋军队往往处在弱势的位置上,并且以防守居多。到了北宋的中后期,宋军的战斗力就更加低下,在灵州之战中,北宋30万大军竟被西夏数万人打得落花流水。那么,北宋军队的战斗力为什么会如此低下呢?其主要原因出在兵源上。

北宋实际上是收拾了唐末及五代的烂摊子,社会状况非常不稳定,当年为了躲避战乱,很多人背井离乡,沿路乞讨,造成了大批的流民。按理说,流民问题也很好解决,只要重新分配土地就可以,比如汉朝和唐朝就做得很好。但是,到了北宋却遇上了难题,因为北宋的国土面积非常小,人口又特别多,这就使得没有那么多土地可以被分配,流民自然就无法安置。但是,流民是个大问题,也是封建社会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这是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于是,朝廷就心生一计,将他们招募到军队里。对于流民来说,有没有土地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活下去。因此,他们参军的热情也非常高。当时的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做“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


我们都知道,军队的主要职能是保家卫国,抵抗外敌的入侵,在以往的军队中,自愿参军的人大多都是怀着满腔的热情,为的是建功立业,施展平生的抱负,但在北宋却完全不一样,那些参军的流民一方面厌恶战争,另一方面,在饥寒交迫的状态下,根本没有心思去谈什么家国天下,他们唯一的诉求就是吃饱饭,不饿死。因此,这样一群人组成的军队将会是什么样,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北宋的当朝者做出这样的决策,虽然解决了流民的问题,但又造成了新的问题,导致了严重的财政负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量的流民导致了军队规模极速扩大,但军队规模一旦扩大,相应的军需也会大幅度增加。另外,由于当时参军门槛比较低,除了流民之外,也让很大一批社会闲散人员和地痞流氓混入军队,甚至连一些曾经的强盗土匪也被招募进军队,士兵素质的参差不齐也直接导致了军队战斗力的低下。在当时,很多士兵连最基本的骑马和射箭都不会。不过,从历史背景来看,由于参军的门槛低,士兵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地位低下的象征。这与我们的现代社会,可是完全相反的待遇。


总结来看,北宋当朝者重文抑武的政治思想,导致了军事人才的流失,再加上由于历史的原因,北宋军队在招募士兵时又存在重大的过失,导致了军队战斗力的低下,这两方面原因造成了北宋军事力量的羸弱。


了解了宋朝的军事力量,接下来我们来看本期的第二部分:“燕云十六州”的割让对北宋王朝有什么影响?


我们先来看看“燕云十六州”以及关于它的一些历史。“燕云十六州”所处的位置大概包括现在北京、天津北部,河北北部地区以及山西北部地区。从地理位置上,我们能看到“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自古以来,燕云地区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有“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的说法。总之,“燕云十六州”是我国古代北边的一道重要屏障,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而这块地历来也都归属于我国的中原王朝。但是,到了后晋时期,为了获取辽国的帮助,后晋皇帝石敬瑭竟然把“燕云十六州”割让了出去。

下面我们来看看“燕云十六州”的割让对北宋王朝的影响。


“燕云十六州”的出让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只是正好被北宋赶上了。赵匡胤起事后定都于汴梁,经过五代十国的一番折腾后,到了他这里,国土面积就变得非常小,而且唯一可以凭借的就只有黄河这一道天险,如果北方的敌军一旦渡过黄河后,北宋王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因此,北宋急需收复燕云地区这一道大屏障,在建国初期,赵匡胤就设置了“封桩库”,何为封桩库?用现在话来说就是“燕云收复基金”。当时的赵匡胤也做了两手准备,他当时想的是,等这个基金攒够了,他就从辽国手里赎回“燕云十六州”,如果到那时辽国不愿意,那么他就把这笔银子当做战争经费,通过武力去收复“燕云十六州”。反正不管怎么说,北宋王朝是决心要收复燕云地区的。因此,北宋几乎所有的外交政策,都是围绕着收复“燕云十六州”而拟定。

在这个前提下,北宋和辽国难免就树立起敌对的关系。赵匡胤最理想的结果,是通过和平方式,来解决燕云地区的归属权,尽管做法有点丢面子,但总归还算是比较高明的做法。当然了,他也知道收复燕云地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谈判也得有资本,于是他就打算先统一南方的十国,稳定自己的后方,再去跟辽国进行博弈。他在南方的进展倒是很顺利,仅仅用了十几年,南方十国政权就全部归顺了。但在这个时候,赵匡胤却突然去世了,他的暴毙也成了历史疑案。


赵匡胤离世并没有影响收复燕云地区的计划,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后,继续做着收复的工作。但是,赵匡义并没有按照赵匡胤制定的方针去执行,他一上任就发动了对辽国的战争。他先后三次征伐辽国,但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他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军事才能上不如哥哥赵匡胤,比如说战争准备的不充足。总之,不管怎么说,赵匡义的北伐挑起了战端,也开启了宋辽两国持续25年之久的战争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北宋的唯一诉求就是收复“燕云十六州”,但由于军事的羸弱,这个目标并没有实现。


不仅如此,北宋的国力也在连年的战争中不断被消耗,而在战争的结尾,在面对辽军大兵压境时,宋真宗差点就做了“逃兵”。直到缔结了澶渊之盟,这场战争才得到彻底的平息。在澶渊之盟缔结后,“燕云十六州”的收复计划就彻底搁浅了,尽管北宋王朝仍旧不死心,但那时已经是无能为力了。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发现,宋朝的基本国策就围绕着收复“燕云十六州”,那些战争也是因为此事而发动起来的,但到了最后,不仅没能实现最初的目标,反而遭受了更大的损失,而这个损失正是澶渊之盟带来的。


从表面上看,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结下的友好和约,但实则是签下了一个不平等条约,和约规定:宋朝每年给辽国上贡岁币10万两,丝绢20万匹,宋辽两国以白河为界,从此为兄弟之国,互不侵犯。对于宋朝来说,虽然每年上贡这点银两和丝绢并不算什么,北宋花钱买来了和平,在此之后,宋辽两国是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事了,而且双方礼尚往来,甚为和睦。


但是,这个和约却给北宋带来了不少隐藏问题,北宋愿意每年上贡岁币来谋求和平,这就相当于把自己摆在一个弱者的位置,让外部势力认为,只要攻打北宋,北宋就愿意花钱买和平。因此,在与辽国的盟约之后,金国和西夏等国也开始纷纷效仿辽国,发动针对北宋的战争,他们都是为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逼迫北宋签订一系列缴贡岁币的条约,在条约签订后,他们又提出各种理由来提高岁币。而在澶渊之盟缔结的几十年之后,辽国又趁着北宋和西夏交战的机会,威胁北宋将岁币提高到了50万。总之,在澶渊之盟缔结后,北宋的金钱外交,让自己深深陷入到被剥削和压榨的泥潭中。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看出,燕云地区的割让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责任并不在北宋,但却让北宋敞开了北方的大门。北宋王朝竭尽全力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但由于自身的原因,不仅没有实现最初的目标,反而在后来的博弈中不断丢掉自己的筹码。


就算没有历史的参照,根据上面内容的分析,北宋军事羸弱,又深陷金钱外交的泥潭中,勉强支撑,疲于应付,这似乎已经注定了北宋王朝的覆灭。才会有后来的 “靖康之变”。


那么,“靖康之变”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北宋是如何灭亡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本期的第三部分: “靖康之变”发生的历史真相是什么?

说到北宋的灭亡,这要从金国的崛起开始。金国在辽东地区崛起后,最先发动的是与辽国的战争,并且在战场上表现的相当得意,打得辽国节节败退。在得到辽国败退的消息后,北宋王朝一片欢愉。前部分我们说过,北宋的基本国策就是收复“燕云十六州”,尽管澶渊之盟让他们的计划搁浅了,但他们并没有死心,如今看到辽国的败象,北宋皇帝自是异常高兴。宋徽宗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派人前往辽东,与金国结盟,他们商定的内容是,宋金两国联合进攻辽国,在辽国灭亡后,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而金国则会得到本来上贡给辽国的岁币。


这个借力打力的计谋看起来很高明,似乎可以用一点点岁币就能换回“燕云十六州”,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中,这却是一个重大的失误。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魏蜀吴三方在整个博弈中,并没有永远的朋友,他们的生存法则是,联合势力较弱的一方,去对抗势力强大的一方,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自己不被强势的一方侵吞掉。对于当时的宋辽金三方,宋辽两国处于弱势地位,此时北宋最佳的选择是联合辽国去对抗金国,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而宋辽两国虽然是弱国,但也不会轻易被灭掉。但是,由于北宋王朝的急功近利和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执念,他们并没有做出明智的抉择。

宋金结盟后,约定一起发兵攻辽,金军负责进攻辽国的主力,而宋朝则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进攻燕云地区的机会。从表面上看,北宋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还得靠自己打,但有金国牵制着辽国的主力,这就给他们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但是,结果呢,宋军还是把这场战争打得惨不忍睹。当时的枢密使,童贯,率军20万进攻辽国,而辽国守军只有区区三万人,而且还是被金国打剩下的残兵败将,但就在这种实力悬殊下,宋军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大家想想,在金国统治者的眼里,还需要像北宋这样的同盟吗?但金国并不急于撕毁和约,因为北宋还有利用的价值。


果不其然,北宋打不过辽国,就来找金国帮忙。金国当然很熟悉这个弱友惯用的伎俩,用金钱外交的方式寻求帮忙,对金国而言并没有不利,但条件也得增加。先前商定的是燕云地区北宋自己打下来,那什么也不说。但现在要帮忙,那就拿钱。于是,北宋就花了100万两银子从金国手中赎回了“燕云十六州”。结局倒是很完美,但北宋的弱点就在金国的面前完全暴露了。

金国在灭掉辽国后,就要对这个没用的盟友下手。事实上,金国早已对中原地区的富庶垂涎三尺,在他们刚刚灭掉辽国后,大军就挥师南下侵入北宋境地。对于北宋,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他们连金国的手下败将都打不过,还能抵挡住金国军队的铁蹄吗?

在金军南下来到山东时,山东的“常胜”和“义胜”两支守军不战而降。两支军队合起来十几万人,倒戈投敌也就罢了,最后还参与了进攻汴梁的战役。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如果联系到我们之前的分析就不难理解了,由于北宋征兵的制度,大部分士兵都是为了一口吃的,他们只是为了能活着,才选择参军。因此,当面对威武雄壮的金兵时,他们当然会为了保命而选择投降。等到进攻汴梁时,北宋已经是大势已去。


在黄河这边的战场上,黄河保卫军更是闹出了笑话。黄河南岸是汴梁最后的屏障,按理说,这里的保卫军应该是最为英勇的士兵,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支7000人的军队,却连金军的面都没见到,就已经四散而去。


在太原保卫战中,宋军终于主动了一次。太原是北宋的重镇,当得知太原被6万金军包围时,朝廷调集大军20万前去救援。正常来说,这场战役在人数上已经占了优势,加之也算得上是一次偷袭,但最终却还是以失败告终。不过,这次的失败也并非在意料之外,因为宋军在之前已有前车之鉴,就是那场在金军的帮助下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役。

李纲

我们分析失败的原因,主要还是归结在北宋的抑武思想上,由于军队里没有能征善战的将领,也没有统一的指挥,因此,宋军规模虽然很大,但实则是一盘散沙,更像是一群乌合之众。兵部侍郎李纲尽管名义上是总指挥,但由于长期以来北宋对武将的压制,李纲事实上并没有太多的实权,在这20万大军中,他能直接调动的也就只有区区2000人。

各个战场的失利,导致金军很快就攻到了汴梁。汴梁保卫战是北宋与金国之间的最后一战。一开始,宋军在李纲的带领下全力抵抗金军,并且还打了几次胜仗。但在大军围城的情况下,文官们极力主张向金军求和。由于皇帝的左右摇摆,整个军事方案就被打乱了,北宋这边更加慌乱。最后没办法,皇帝只能同意求和。在谈判求和的过程中,李纲等一干主战派又遭到了罢免。这时候,北宋丧失了最后的筹码。当时有武将提议放弃汴梁,迁都长安,但这又遭到文官们一直的反对。就这样,北宋王朝在摇摆不定中丧失了最后的机会,眼睁睁看着汴梁被攻破。

汴梁保卫战前后持续了一年,最终汴梁被金军攻破,宋徽宗和宋钦宗同时被俘,这就是历史有名的“靖康之变”,而在后来的岳飞眼中,这段历史被称为靖康之耻。总体来说,重文抑武的思想和收复燕云的失利,早就为北宋王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但宋军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也着实令汉族同胞感到汗颜。


以上就是我们本期要讲的核心内容,下面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由于历史的原因,北宋当朝者形成了重文抑武的思想,导致的结果是武将的权利受到严苛的压制,军事人才大量的流失,再加上征兵制度的不合理,导致了军队中士兵们素质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北宋军事的羸弱,才让北宋在收复燕云地区时屡屡受挫,并且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也因此虚耗了北宋的国力。到最后,还是由于军事的羸弱,再加上宋徽宗决策的失误,就导致了“靖康之变”的发生,北宋也从此走向了灭亡。

五哥读书,每天一本好书精读。和我一起,精进学习,自我迭代。

本文由董浩读书app创始人、《粉丝经济学》作者吴高远先生(网名五哥)原创撰稿。感谢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宋覆灭的真正诱因是靖康之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