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操心

如今网络发达了,做什么都方便,只是监管做得还不到位,不能看的东西也容易被看见。钱钟书就说过一句话,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我想表达,对于“丑”的作文(达不到文章的水平),细看是一种精神强奸。但我没办法,我是专门给这类型的文章找毛病的,那只好委屈我自己了。

在不久前,有篇作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少年娘,则中国娘》。我看过了,这是一篇批判作文,像这种类型的作文,内容从来不会让人失望,该有的毛病,一样也不会少。幸好,我也是只是负责挑毛病而已,要是让我帮忙纠正,可就太难为我了。

我认为,作者是在对一档综艺节目的一群男性评头论足,说他们模仿韩风,过于女性化。由此得出少年娘,则中国娘的结论。有人发现我用错了成语,一般人都知道,评头论足是指对女性的穿着打扮指指点点。我就是觉得作者就像三姑六婆,老爱对别人指指点点。他要是能够把自己不理解的事情,当做与自己无关的就好了。况且,他得出的结论,经不起推敲。

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就电视节目而言,有教育类、科普类、美食类、文化类、娱乐类。。。。。。这取决于节目策划安排,取决节目本身想要传达的东西。打个比方,拿教育类的标准来评价其它类型的节目,就不大妥当。这将使得任何节目都必须具备教育意义,要是不这么做,可能就会被扣上反教育的帽子。我不是说有教育意义不好,而是强调各类节目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并且有各自的评价标准。当然,有人非要这么做,我也阻止不了。这世界上,总有些特立独行的人,只是他们评价得对不对,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反正我认为是错的,而且错得离谱。

我们现在就来推敲作者的结论。首先,从少年的定义出发,我在网上查了,少年是指十一岁左右至十七八岁这一时期的孩子。也就是说,有年龄限制,这要说那群人是少年,年龄将是硬性指标。我看了作文中的插图,有些人的年纪比我还大,说他们是少年,就言过其实了。如果要说他们是少年,也是有办法的。一是把定义改了,把少年的年龄向上提。二是执意这么说,对与错就没那么重要了。

这其二,众所周知,这个结论,是由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的一句话化用而来----少年强,则中国强。梁启超先生的话是有深思熟虑过的,这篇作文的作者有没有我就不知道了。这很好懂,国家的富强,需要年轻一代的力量,年轻一代强大了,国家日后自然会强大起来。这年轻一代,就包含了男性和女性。但是,少年娘,则中国娘,就不妥了。少年一词,它不单包含了少男,也包含了少女。少女保留有自身的标识,符合她们本身的性质,也没什么错,非得强迫女子有男子气概,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要是你认为少年只有少男的意思,那你的结论就没毛病。这样的话,梁启超先生的原话,少年强,则中国强的解释就变了样,中国富强的希望只是寄托在男性身上,也只是男性的责任,就带有歧视女性的意思,这显然也不行。倒不如痛快点,对自己不理解的事情,保持沉默就好啦。

话说到这,我倒还有些其它看法。第一,部分不能代表整体。就目前来说,中国大部分的少年都在学校里面接受教育,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呢。即使节目里的那群人是少年,也不能代表全部。危机意识不能过度,过度就是杞人忧天了。第二,对待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就拿这档节目来说,有人喜欢看,有人不喜欢看。不喜欢看的人呢,可以做其它的事情,也没必要呼吁封杀,多为其他的观众想想。第三,既然这是一档综艺节目,我们就应该拿综艺节目的标准来评判,这样方显得合情合理。剩下的我就不全部列出来了,免得长篇大论。直接跳到最后,别老是想着自己是救世主,要把所有的人都扶上正路,这不现实。当然,也只有一类人会这么做,具有“博爱情怀”的人,而且认同这个想法: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瞎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