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的使用错误2022-08-22

标点符号的来历

我国的古代汉语行文是没有标点的,古代典籍中的文章需要读者自己断句,做下标记,称为“句读(dou)”。现行的标点符号是近代从国外借鉴而来的。

第一个从国外介绍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洋务运动中同文馆第一批英文班的学生张德彝。1868年(同治七年)2月,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是随团成员。1868年至1869年期间,他把在国外的见闻和风土人情编成册子《再述奇》(现名《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段内容专门介绍西洋的标点符号。

1919年4月,胡适、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6名教授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提出《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1920年2月2日,北详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诞生了。

标点使用的错误

为了统一,标点符号有国家标准,现行的《标点符号用法》是1991年颁布,1992年6月正式实施的这一版。在行文中大家都应按国家标准或行标执行,否则,就属于错误。标点符号使用的错误非常普遍,这里仅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标点符号比较普遍的一个错误是序号后的标点。阿拉伯数字序号后的标点,应该是下脚小圆点,但很多人写的是顿号。中文数字序号后才用顿号,而有些文章却又错误地使用了小圆点。

错误示例: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一.详尽程度不同

1、善于对材料进行剪裁。

2、巧妙运用细节。

3、语言耐人寻味。

二.外在形式不同

三.主题结构不同

四.表现手法不同

正确示例: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一、详尽程度不同

1.善于对材料进行剪裁。

2.巧妙运用细节。

3.语言耐人寻味。

二、外在形式不同

三、主题结构不同

四、表现手法不同

看一篇文章,我会注意它的标点,如果行文中标点使用不规范,我就会对文章的质量产生质疑,至少这不是在正规刊物上发表过的文章。

还有就是标点要使用恰当,有些句子包含疑问词,或看似是疑问句,其实是陈述名,这时就不能使用问号,否则就是错标点。例如“我不知道他到底来不来。”这是陈述句,如果加了问号就错了。

标点的重要作用

有一个传播很广的故事,“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主人和客人通过不同标点和断句的位置不同,使原句产生了多种意思,相互调侃。

例如主人写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表示他不想留客。

客人则写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客人的意思是“留”。

还有一个故事,是古代一家人请了家教,在协议里,关于伙食方面,写道“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结果天天是素菜,老师就与主人理论。主人说我没错啊,念道“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而老师却念的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没有标点,按各自的意思断句,就会产生分歧。

据说在延安时间,国方想在物质上困住共方,限制卖粮到根ju地,不仅做,还要在宣传上下功夫。于是在墙上写了这样一条标语:“有粮食不卖给八lujun吃”,共方加了一个逗号,就成了“有粮食不卖,给八lujun吃”,意思就相反了。

唐代王之涣那首知名度很高的《凉州词》,原来是七言绝句,经人去掉了一个字又重新加了标点,就变成了另一首长短名新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别有风味。


学校食堂横幅


欢迎新老师生前来就餐”不止一所学校开学时在餐厅挂过这样内容的横幅。这句话有歧义,断句位置不同,就会产生不同意思。有人就调侃是“欢迎新老师”“生前来就餐”。原话如果加上标点,就不会有歧义了——“欢迎新老师生,前来就餐。”。

标点对语义表达起重要的辅助作用。该用的标点就要使用。比如有些人在网上聊天对话中不加句末标点,我有时还得猜这到底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句式不同,意思就完全不同。举个例子,文章标题为“北师大珠海分校从三本院校变成‘985工程’大学了?”如果不加问号,就是肯定的意思,而实际上不是这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只是同址办学,在办学时间上有重合。前者是三本院校,在2021年停止招生,2024年终止办学。后者从2019年开始招生,是按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建设,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是同一水平。〔文/罗名旨 作者为媒体编辑。〕

你可能感兴趣的:(标点的使用错误202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