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拂夜奔》有感

前一阵子,在知乎上看怎么提高文笔的回答,有一个人是这样回答的,

民国大作家林语堂教人怎么写作,有个建议大致是这样的:“与其见书就看,那不如只看三四个自己喜欢的作家,通读他们所有你能找到的作品,你基本上也是一个不错的作家了。”

例如,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文笔更幽默的话,我的建议是这样的:把你能找到的钱钟书,梁秋实,王小波的数都看完,你一定是一个挺有幽默感的人了。

我还挺想成为一个文笔幽默的人儿的,而且特别凑巧,离宿舍楼不远处的玻璃书架里面有一本王小波的书《红拂夜奔》,于是我便拿来品读了。其实之前也看过王小波的书,《拯救无双》,但是,说实话,我没咋看懂。这次看完了《红拂夜奔》,我依旧有这种感觉。

《红拂夜奔》主要是以李靖、红拂、虬髯公为主人公(这三人世称风尘三侠),讲述的红拂跟随李靖逃出洛阳城,虬髯公在扶桑国当上国主的故事,故事中也穿插着数学家王二证明出费尔马定理的故事。就像书皮上的评论一样

作者借用隋末大将军李靖和杨素家妓红拂私奔的风流逸事为蓝本,融合现代元素,把古今人物事件融为一炉,讲述了一个有关逃离的故事。作者在古今语境里不断穿越往还,不受史料与既有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束缚,以自成一体的小说语言,创造了一种极其开放性和诱惑力的小说模式。

王小波在本书里受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的影响,以文史相参的写法,用虚拟的故事来反思历史,以当代人的眼光关照历史,又以历史文化原型来构建现代小说。正如王小波在序言中所言“我写的是内心而不是外形,是神似而不是形似。”

《红拂夜奔》所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我确实是没能体会到的,王小波说过“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难道说,这本书,是为了有趣吗?

书中有很多描述,我也认为很是怪诞夸张,比如洛阳城的泥土地导致人们必须借助一种叫拐的东西(带有歪杈的树棍),不然就是坐牛车,或Taxi(一些黑人拿着一条帆布大口袋,问好了去处,就张开口袋把你盛进去);再比如,李卫公的各种有些稀奇古怪的发明物,例如开平方的机器,救火的唧筒,木头女人等(这些发明都被唐朝皇帝买去杀人了。。。);再比如李卫公证明出费尔马定理后,煞费苦心地把费尔马定理的证明编成隐语,写进春宫的解说词里;再比如监视李卫公的公差,每次追丢李卫公后都会被砍头,而且还会继续安排两倍的公差监视李卫公,追丢后继续杀公差,继续安排两倍的公差监视李卫公;红拂当歌妓时三丈长的头发;虬髯公用嘴制作麻鞋;李卫公死后,红拂请求死掉后的一系列手续流程等。

我看到这些描述的时候,脑中总是在想,还有这种描述?怎么看着这么夸张怪诞,作者天天脑子里在想什么?这看起来似乎还挺不正经的。

也许就正如这本书的封皮所说,“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红拂夜奔》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