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影像:李建力素描

人不知其乐,而其乐其乐也

            ——李建力素描

      《论语•雍也》中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语,《孟子•尽心上》中亦云:“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足见道理皆同,万物一理也。值得注意的是,圣人孔子也好,亚圣孟子也罢,言之乐者根本没有论及物质的层面,更没有论及权贵的层面,可见,快乐只是某种主观感觉,与功名利禄皆无瓜葛。或受二圣之启迪,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其名篇《醉翁亭记》亦写到:“人不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此言用于任何地方均有其妙。智者之乐或不为芸芸者所体察。若《庄子•秋水》之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一言以蔽之,快乐之因或十有八分源于主观,余则概属红尘。

        我之赘述如此,其根本则要说一个人:李建力。

        李建力,吾之宗弟,其幼时即有小慧,诸事皆有所思。或困于乡垒,学习环境不佳,故幼时存些许嚚气,学亦学也,习亦习之,然终极还是黯然,未及踏高等学府之阈,此乃憾事。

      《左传•僖公三十年》云:“不以一眚掩大德”。即云,不可因一个人的点滴之错即恶之所有。建力没有上大学并不意味其一生无所建树。高中毕业后他还是以区域内的娇娇者而为人师表。当其时,中国基层教师之缺乏给了他原本的聪慧以特有的释放空间。通过自己的努力他还是踏入承德师范学校的大门,幼时梦想由影而形。遂由民办教师蜕变为真正的中国教师之列。

        在其后的教师生涯中,建力藉其所好和努力,在教育这个特殊职位亦有小成,培养了一大批乡村后生,使得诸多贫家子弟通过学而优而择良机,此乃仁德之行,足慰其生。每言及此,建力的脸上往往流露出难隐的惬意。

      西方哲人说过,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即言天助自助者,或云命运要靠自己把握。此言说之易,行之难。然建力终归靠自己的实力毫无偏颇地掌控了自己的命运。他的文字底蕴有积累,写文章多获得人们的欣赏,由是在当了几年教师之后,他即被抽调到镇上做起了文秘。其后发展乃固化为线性之路:文秘——驻村书记——乡副书记——乡人大主席。这些都是人生无法左右的路径,有无成就自己不能做主,然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由此而论,建力的命运并未推及他人。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弢,堕其天帙。”眨眼之间,建力不惑之年已过,然则未必为天命所囮之。于是,其幼时之慧根乃从休眠状态而开启:狂习书法。十年功夫遍临历史诸帖,其始或如献之之临羲之,随着时间推移,则放胆而有创新,进而渐具大家之风。正如黄庭坚《论书》所云:“随人学人成旧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余之所忖,建力至此。

      建力所处基层,文化盲区多也,然以建力之性格并没有屈从于此,他努力着,若永不止蹄的骐骥,过去以建力之书法不以为然者亦屈而求之,而建力置之泰然。之所以如是,我差点忘了说,建力精习《周易》已有多年,之于芸芸众生之心理,他太透析不过了。街巷之言,岂足畏之?当风雨交加之时,仰视者必寡,而若晴空万里之时必是喝彩连连。

      既然是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就说明人生有限,而光阴绵长,世界不是为某个个体准备的,你只能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做一个默默耕耘的小人物,如果你耕耘得好,后人——不知道多少年以后的后人或许——也许是必然——知道他们之前的纪年里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李建力。若是到了那个时候就会是:无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龙树)《大智度论》}

      唐人有诗云: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黄檗、李忱)

      国学大师顾炎武亦云: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我深信不疑的是,以建力之性格再辅以一以贯之的精神,他会成的,真的会成的,他肯定会给未来的纪元或是后人留下点什么。

      Please believe me! (请相信我)

     

                李宝臣

     

                          2019年岁尾于孤窳斋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物影像:李建力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