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不灭的光

灰烬里一点未灭的火光,不知是否还有重燃的希望?——题记

初次踏上教育道路的教育工作者,内心无不充满着教育理想、教育情怀,对每个学生都会抱有十足的信心,愿意付出足够的耐心和努力等待他们成长进步。

对于×班这个群体,之前我觉得也不坏,只是“顽劣”而已。但通过最近发生的事我发现,这有比“坏”更值得深思探讨之处。

我不由得想到上学期的风波。一节学生自主阅读课,被搅得天翻地覆。回来后得知是一个学生在阅读任务单上写了对某位老师不敬甚至羞辱的话,在班上引发骚动。我向课代表了解情况,问“他写的内容,为何别人知道?”显然,没有老师的课堂是不可控的场域,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得知是有好事者将之投影到黑板上给全班同学“鉴赏”。这个好事者十分可恨,公然违反课堂纪律,不顾是非对错,私自将事端危害性扩大化。平静之后,我当晚这样处理,“××,未经允许私自下位,违反课堂纪律,抄《藤野先生》×遍”,“××,扰乱课堂秩序,不明是非,将事态危害恶意扩大,抄《藤野先生》×遍。”“全班同学,身为这个集体的一员,都应有维护课堂秩序的义务,但你们没有,相反,围观者有之,起哄者有之,助长者有之。全班罚抄《托尔斯泰》一遍。”

我不知其他班级如何,仅仅就我所执教的两个班而言,×班所表现出的集体和个体之间的分裂性,梳理一下,确实令人惊讶。时常在×班,你可以看到,如果后门稍有一点动静,向后转头探看的同学不止三五个;早读课上,当提醒一个打盹的同学起立而该学生拒不承认时,你总会听到周边同学发出的哂笑声。那些投来的目光,发出的笑声,以及暗中倾听的耳朵,未被察觉的已发生变化的表情,都表明他们的学习专注度极低,他们不是害怕被打扰,而是满怀期待。有一个名字里面有“鹤”字的同学,对于“好事者”这个词的诠释更为形象和夸张,上学期他在班级最后一排,平时总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一旦课堂有些微动静,便会引长了脖子张望,眼睛里放射出异常的神采,还夹带着喝彩式的笑容,于是整个人瞬间活了过来,而且生机勃勃。我很好奇,也觉得很好笑,也曾当面询问训斥过他“别人的事就这么好看?”。确实很好看。学习很枯燥,如果能通过“看”获得一点乐趣,引发一阵嬉笑,调剂一下紧张的学习状态,又何尝不可?但是“看别人”一旦形成习惯,成为癖好,“看”就无异于是在肯定或强调他人存在的同时,消解了自己的存在。他们觉得“看别人”更重要也更有意思,而“学习”索然无味的时候,那么意义就发生了颠倒,那些本是无聊的与他们无关的琐事,被他们赋予了更大的意义。所以,“看别人”时他们会投入100%的注意力,而为本应专心致志学习这件事仅投入50%的注意力。于是,他们极容易,也极愿意被吸引。

“好奇”是人之本性,我们都对探知他人有不同程度的兴趣。通过“看”获得乐趣,这样的学生估计每个班都有,可怕的是“看”的学生比例一旦扩大化,继而形成一种风气,那就是应该警惕的事了。什么样的条件会助推形成这种风气呢?×班不爱学习的学生占据相当大的数量,于是就具有了形成这种风气的先天有利的条件。更可怕的是,这种风气具有渗透性,继而影响班级整体价值观。但是处在其中的个体,却无知无觉。

例如,阅读课上有学生扰乱秩序影响他人,一腔怒火的老师揪出来惩治,暂时脱离老师管理的其他学生应该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大概会出于忌惮,面面相觑,鸦雀无声,可以听见针掉了吧?可能更多的同学是这样的,翘首竖耳随时留意着动静,继而窃窃私语,于是从点到面逐渐扩大。考验班级纪律性组织性的时刻到了,如果班委不置可否,如果课代表坐视不管,如果每个同学都觉得这是正常的,那么班级秩序不会自动变得井然?他们自己都不觉得置身其中的课堂正常应该保持安静有序,都觉得乱糟糟的情况是可以容忍的。当没有“不正确不合理”的观念时,那谁还会对“不正确”的事实产生质疑?和上学期风波一样,他们身在其中的每一个都是破坏正常秩序的参与者。

马卡连柯提出平行教育理论,用集体的力量去教育个体。他强调了集体对学生个体的重要性。当集体的影响力是积极的,对个体会有正向的引导作用;当集体的影响力是消极的,个体的发展也会顺势而下。集体价值观和行事风格,对其中的每个人都有渗透性影响,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我们中间的大部分同学,大概急于剥离他们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尤其优秀的学生,他们不屑也无意去理会谁在破坏谁被惩罚,只要我能安心学习,一切与我无关。但事实是,集体与个体之间紧密相连,互相影响。

就在上周,在我眼皮子底下,第一排的某个男同学,在他同桌的衣服上写字,课后我叫他到办公室,声色俱厉,言辞激烈时气急败坏地说“你就是班里那颗老鼠屎,就是有一个个像你这样的学生,才把你们班搞得这么坏!”

我们学习《藤野先生》,中国留学生围观同胞被杀而喝彩的场面,深深刺痛了鲁迅先生,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以手中之笔改造国民性。有道德良知和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不只鲁迅先生一人,为什么那些人最终变得冷漠麻木,渐渐也变成了看客?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国民劣根性。但鲁迅文章里的“看客”并没有特定的时间界限,在现实社会中,鲁迅笔下“看客”的影子时常显现。看客多了,身边不曾是看客的人也都被裹挟着成了“看客”,就会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内心对道德秩序的坚守,不正常的现象也会被视为正常。在一个看客数量可观的群体中,秩序、纪律红线本就容易被践踏,集体的价值观念也极易被主导,在一个不分是非的集体呆久了,个体被集体所同化,最终大家都会漠视纪律,无视正义,这个集体就会混淆黑白,个人的坚持也会动摇。

我感觉,×班的每一个人都自行其是,爱学习的闷头学习,爱捣乱的暗中做贼,班集体对个人的约束微乎其微,对于违纪行为,他们之中乐见的或不见的,冷漠或热情的,难道不都是班集体建设潜在的参与者?班级呈现出的面貌,其实就藏在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里。

既然身在集体当中,每个人都应成为集体的积极建设者,对集体的正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不认为阅览室的同学们心中没有是非对错观念,但凡有一个同学站起来仗义执言,勇敢说出自己认为对的或大家应该做的,就会唤醒更多的同学,改变更多同学的言行。但他们没有。我无意于指责谁应该承担道义,谁更应该成为那个站起来大声疾呼的正义之士。但是长此以往,一个身心健康、有责任感道义感原则性的孩子,身处这样一个班级内,他原本如明镜的内心会不会变得一片混沌?整体丧失纪律性,个体缺乏自律性,这就是我对这个班级失望的原因。当然,对于尚处在发展变化的初中生来说,这种精神唤醒和精神建设或许要求太高、为时过早。但作为一名老师,仍要探究有效方法,在育人道路上继续发挥作用。

下面摘抄几则鲁迅先生语录,省人也自省。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人生有时难免会陷入困境,但人的高贵在于,困境中依然保持操守,决不能放纵自我,任错误的欲望泛滥。”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都要闷死了,然而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愿中国青年都摆脫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2022.3.13)

 

 

你可能感兴趣的:(黑暗中不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