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第十二集 春秋五霸二 宋襄公

中国通史  第十二集  春秋五霸二  宋襄公


      春秋时期宋国第20位国君。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人马打到齐国,拥立齐孝公,声名鹊起。

     1、从小就是仁义的孩子

     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2年 ),父亲宋桓公病重。嫡长子襄公继承,可他在父亲面前恳求,要把太子之位让贤于庶兄目夷,还说:"目夷年龄比我大,而且忠义仁义,请立目夷为国君。"为了躲避弟弟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襄公的太子之位没让出去。

     2、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办。

      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1年)春,即位,在葵丘结盟时受了齐桓公委托他顾齐国太子昭的嘱托,答应将来对太子昭予以照应。

     齐桓公重病,齐国五公子争位,齐国太子昭逃到宋国,向宋襄公求救。尽管当时宋国十分弱小,但一诺千金,联合各诸侯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多数诸侯不理不睬,只有三个小国派了一些人马来。宋襄公率领四国军队向齐国进发,公子昭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是为齐孝公。

      3、讲诚信反被扣押

      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在鹿地首次会合诸侯,齐国,楚国国君相聚在一起,约定当年的秋天再次在盂地会合诸侯。

      在到盂地前,别劝他要带上军队,以防有变,楚国人是不讲信用的。

     宋襄公说:"是我自己提出来不带军队的,与楚人已约好,怎能不守信用呢?"于是,宋襄公不带军队赴会。

到了约定之日,宋襄公和楚成王因为争当诸侯霸主而发生争议,楚成王突然命人抓住了宋襄公,把他带回楚国囚禁起来,后来才被释放。

      4、仁义之师,自己丧命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与楚国作战,双方的军队在泓水(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北)相遇。

     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向宋军冲杀过来。目夷说:"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 宋襄公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说:可以进攻了。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的。等楚军布好军阵,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

    宋军吃了败仗,损失惨重,都埋怨宋襄公不听公子目夷的意见,宋襄公却教训道:"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打仗是以胜利为目的,还说什么君子之道!真的按襄公说的做,就去当奴隶服侍算了,何必还打仗呢?

      一年后,宋襄公伤痛发作,不治而死。


     5、充满争议  悲剧人物

    宋襄公是历史上颇富争议的一个人物,赞美者认为他仁义有信,具有贵族精神;批评者认为他虚伪,是假道学的典型。

     泓水惨败让后人对宋襄公贻笑千年,但是他的仁义,道德还是值得赞颂的。

      司马迁:"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曪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同时司马迁认为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毛主席曾说:"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通史 第十二集 春秋五霸二 宋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