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有感

      近日,央视大型连续剧《人世间》火爆播出,而且观众反响强烈。我个人倾向于这部电视剧表达了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这个观点。

      读书,是个古老的话题,从“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可以看出自古以来,读书都是改变命运的最佳路径,更是走向成功,改写人生的必由之路。

        奴隶社会和封建王朝,读书基本上都是富家子弟才能去想去做的事,而处于社会底层的贫民子弟读书就成了奢望,这也直接导致新中国成立之初文盲率高达80%,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就把扫盲工作提上议程,一直持续到1965年。期间,新中国开展了前后四次扫盲大运动,并将义务教育写入宪法,最终在毛主席掌舵下,教育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百般呵护,全国教育事业也取得长足发展,至今都堪称世界奇迹。正因为全国办教育,全民学读书,这为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储备了人才,培养了工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牢了坚实基础。最令人感动的事情,毛主席亲自制定了“每人必须认识1500到2000个字”的扫盲标准。

        《在人间》剧中,唐向阳,吕川都是通过读书逆袭人生,也较为真实的反映了那个时代读书人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写人生的真实写照。记得我上学时,学过一篇课文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劝学》,开篇就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当时不明白什么意思,只知道老师让背诵。由于我贪玩未能背记下来,而被罚站。老师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忘了一切都不要忘记“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现在,想想,真的后悔没有听进老师的话。这也应了“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半百人。”

        那人为什么要读书,读书为了什么。就为了改变命运,为了改变生活吗。在如今多元化社会发展中,读书不完全是为了改变命运,但绝对是成本最低的投资,现在不是流行一种说法叫“教育投资”,这也进一步表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同时读书更是高贵的品质,是进步的阶梯。读书也绝不仅仅能够了改变命运,更是为了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曾经有个作家写道: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在于,当你看到了夕阳下的飞鸟时,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说“我天,好多鸟”当你看到瑰丽的戈壁滩时,你会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哎呀妈呀,太多沙子了,快回去吧”,更不会看到大海时只会说“啊,大海,你有好多水。”而今,这个社会已经因为某些杂质变得太浮躁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静下来去思考一个问题,人们的脚步只是匆匆去追寻那些物质的变化,而忘却了最主要的——精神上的满足,人们往往太急功近利,而忘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所以通向幸福的路有很多种,而读书就是最有效的一种,在读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净化和升华。

      读书可以使人的生活更加充实、丰富,使思想训练,境界提升,改变气质,曾有句名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读书也可以开阔视野,书本中的知识、思想可谓是包罗万象,通过读书,可以拓宽视野,读书的过程中,就是与不同思想的人进行交流,进行思想的碰撞,可以提高你的认知,帮助我们纠错修正。

  读书更可以陶冶情操。在当前,人民生活节奏加快,人的精神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抽出时间读书,安安静静地品味书中的滋味,能够使我们的内心得到充实,使压力得到释放。读书还能够扩大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拥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信心;读书能够使人更加理性,不为喧嚣繁杂的世事所干扰,不为一时一事的得失而喜忧。透过在笔墨书香中体验共鸣和感动,解脱自我内心的焦虑、恐惧、寂寞、悲哀,使胸中的积郁释然超脱,到达淡泊宁静、自信从容的心理和谐状态。

 

      2022年4月6日于洛,随笔。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世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