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听公开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议论文的读品结合

        今天听镇中吕玲玲老师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基于之前自己讲过这节课,因此印象深刻,并且想再次听课,寻找自己讲课以及学生课堂表现的不足。本节课教学设计如下:

  一、直接导入

  二、明确背景(投影)

  三、解读标题

  1.不带“吗”,请同学们朗读。朗读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生答“愤懑”“不自信”。肯定这是错误观点。

三、找错误观点依据

1.读1.2段

2.找哪一个关键词提示这是错误观点的依据?明确“事实”一词。

3.品位“我们”指谁?(投影补充材料三则)。

    明确“我们”仅仅指国民党反动政客。

4.品味语言“总”“只”“一味”。

  学生品味语言之后,并读出这种情感。读出“讽刺、嘲弄”的口气。重度强调。

5.挑三个学生读。并用换词或者删词语的形式练习品味语言。

  五、怎样批驳(投影课文的句子)

  1.学生读课文。强调问:关键词“他信力”“自信力”,与“自信力”有没有关系?(此处驳论证没讲明白)

  六、树立观点

    1.品“在这笼罩之下”中的“这”指“国民党反动派阴暗统治”。

    2.而在这背景下,作者观点句应该咋读?生读,明确“自信,有希望”。

  3.证明观点(投影段落)

  学生抑扬顿挫的读这一自然段,读出昂扬振奋的语气。

  明确论证的方法:举例论证。

  5.理解“这一类”含义。

  补充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这一类人。

  6.品为味“这一类人”被称为“中国的脊梁”含义。

  举例21世纪“中国的脊梁”代表人物:杨利伟、邓稼先?袁隆平。    七、回到题目

  再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加上“吗”,重新再读题目来品味:“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

八、课堂小结:鼓励同学们。做一个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教学反思

    驳论文开始觉得较难,讲课的时候往往偏重于让学生理解驳论方式。而在这个梳理驳论证后过程中会浪费时间。但是驳论文还可以品读结合的形式学,是本节课老师做的新颖之处。因此值得总结学习。

    品读结合上好驳论文

    一、把握内容读

    如品味“我们”“中国人”“这一类人”“中国脊梁”这些关键词所指的深刻含义就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品味能让学生在解读关键词中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批判思想和昂扬、振奋、自信的人生观。

二、品味语言读

如品味“总”“只”“一味”这些限制性的词语。还有“我们有中国人并不失利自身力的人在”中的“并不”“在”和去“吗”读题目等等。运用删掉或换掉法,让学生品味语语言,达到深层次的解读感情。

三、投影原文朗读

  尽量给学生多一次机会去朗读课文,投影文本,让学生站起来声情并茂的朗读。这是一个很好的法子。语文学习万变不离其宗的学习方法就是“朗读”“默读”“品读”,千万不能认为读课文是浪费时间的,一定要扎进课文的各种形式的读中,学生才能有真正的体会。

  例如有位老师教学生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就从预习读中用小标题概括事件,然后从第二事件中学生的“欢”概括入手,找更合适的字“笑”,接下去,学生开始读各事件中关于“笑”的句子。品味鲁迅的人物形象。在这个过程中:有直接读句子,品味;有在句子后,让学生加心理描写,去体会人物形象;有在句子中限制词,体会人物形象。使朗读形式丰富多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设计首尾呼应

    本节课在讲课的梳理过程中很形象的体现了语文课文常见的“首尾呼应”“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从标题入手解读品位去掉“吗”,带着“愤懑““不自信”去思考课文一、二段,品味愤懑的原因。进而理出直接驳论证的过程。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的观点过程进行间接批驳的过程进行分析,最后又回到标题。加上“吗”来品读。最后总体把握作者这种昂扬振奋的情感,鼓励孩子们做一个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每一次听课,每一个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要么一两句话,要么一两处教学设计。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反思】听公开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议论文的读品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