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SMART原则提高学习成绩

管理学上有个非常著名的方法就是SMART法则,经常会将这个原则运用到工作当中,但是其实用来管理学习也是非常好用的。

本质上就是目标管理,在高中之前我们都太过依赖于老师的规划,教学进程和学习内容都是被动的等待老师的安排,而实际上所有的学习时间都是自己的,我们应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明确最终的目标是要参加高考,在规定的时间内既考虑到学校的教学规划,也要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在总体上统筹学习进度。

下面来详细介绍SMART在学习上的具体应用。

01 S(Specific)——明确具体的

目标必须是明确具体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是很多时候会被忽略。

这里的明确具体是要用数量的方式来衡量,而不能用一些模糊不清的词来代替。像多考一些分数,再努力一些,这些目标定了又好像没有定~

既不能指导实际的行动也不会让你有动力去改变,是无用滴。

而正确的打开方式要用量词来表达。

比如再努力一些。要具体到努力的程度,可以用学习时间和专注程度来衡量。从两个方面同时着手,或者提高一个方面。高中时期学习时间方面一般已经达到最大程度了,就要从专注度上面下功夫。

这里要避免陷入到一个误区:将所有的时间都利用上才是努力。

努力对的,也是好的品质。但是不能陷入到“自我感动式”的努力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怎么这么努力了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一个原因是客观条件的因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努力的方式出现了偏差。

把手段当成是目标之后,这就不是一个好的手段了。也就是说将努力本身当成是目标,那样的努力就变味了~

每个人的专注程度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不是去寻求“怎样才能持续两小时专注学习”的妙方,而是要接受我们只能保持短期专注的事实。

其实当规划一次学习一上午、一下午或者一晚上的时候,反而会效率变低,容易拖沓,潜意识会认为还有很多的学习时间,并不会立刻去完成需要做的任务,这搞搞那玩玩,时间就这样唰的没有了~

但是当我们缩短每次的专注时间情况就不一样了,按照西红柿的方法,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就很nice。时间不长,专注25分钟也不是一件难事。

大脑就会产生:呦呵,小瞧我,我一天能吃六七个西红柿(bushi)


So盆友们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式才是重要的~

02 M(Measurable)——可衡量的

总成绩要提高多少,要具体到每个学科的每类题目。已经掌握很好的类型题可以少花些时间巩固,对于不熟练的题目就要加大练习的力度,这些题目往往是失分的重灾区,但也是提分最快的地方。

根据帕累托法则,也就是经常听说的“二八原则”,用20%的精力去完成80%的事情。要合理的分配自己的精力,难啃的骨头要先吃掉。

想要多考一些分数。就要具体到每一科在下次考试的时候要提高多少分,而提高的这些分数可以通过练习哪类题目实现。

再具体一点,想要在上次数学考试成绩的基础上提高二十分(已经考到131及以上的同学请自动跳转),哪类题目是要在下个学习期间增加练习拿到分数的,像三角函数部分错误率较高,就可以重点攻破此类题目,去补基础,弄懂题目的底层原理。

有的时候是学习中有一个点没有弄懂就会使得一类题目都不会回答,重要的是找到知识上的盲点,彻底解决,这样的效果就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功力跃升几个level~

当解决一个又一个盲点的时候,以前困难的题目就变得简单了。有的时候会给自己判定不擅长某一学科,但是问道具体是哪类题目不擅长,哪个知识点不擅长的时候就难以回答上来。然后想当然的认为所有知识点都不会,而实际上就算再难的学科也总有可以掌握的点,错题很多的原因是某个点卡壳了,而不是整块知识一点都不会。

要想让目标可衡量就是要找到知识上的盲区,去理解掌握这个知识点,而不是笼统的认为这类题目全部都不会做。

敲黑板:看到这里来自五湖四海的盆友,可以花1s点个赞啦~

03 A(Acceptable)——可接受的

这就涉及到主动性的问题,分为内在主动(自己想要去做)和外在主动(被逼滴)。

要想在学习上进入正向循环,就一定要找到内在动力。说起来轻松,但是找起来可不容易。大学之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考试和学习,怎样可以发自内心的想要自己学是问题的关键。

最常见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很多家长会对学生说考上大学就好了,自由了,不会压力这么大了。但是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学生时代是最纯粹的,上了大学步入社会有多累,有多焦虑大家应该都有体会,我也建议跟学生这样说的家长不要再说这样的话。

你可能只是想要孩子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但是人生并不是考上一所好大学之后什么都不用管了,考大学重要,但是作为家长更应该考虑到孩子未来的长期发展。

被灌输考上大学就自由的学生,到了大学之后没有了目标,每天在宿舍刷剧打游戏,大学并不能让他变成优秀的人,只有热爱学习,能够保持不断学习的人才会更好的适应社会。

而考大学与热爱学习本身不是对立的,是可以协调起来的。在喜欢学习的基础上考上了更好的大学,岂不美哉~


当看到一件事的意义之后会更加有动力去做,家长要帮助学生看到考大学这件事对于她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可以去过什么样的生活,可以遇见哪些人,做哪些有趣的事情。

新高考改革也是将选择专业这件事提前了,就更要尽早的发现兴趣点,确定专业方向。当明确了考大学的意义,以及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才能发自内心的想要去学习。

也会明确学习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做准备,是为了自己,变成更好的人,遇见更美的风景。

04 R(Realistic)——现实可行的

这一条就涉及到执行力的问题。任何完美的目标和计划,不去执行都是瞎扯淡~

所以目标要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让一个平时考401分的学生一个学期内提高298分,本路人看了都知道没可能。

如果是这种不切实际的目标,有了跟没有是一样的,丝毫霉得作用。

最优秀的目标就是跳一跳蹦一蹦就能够得着的目标,这样才会有信心耐心去实现它。

这里就又出现一个关键问题:怎样提高执行力?

毕竟光说不做是我们的保护色~

先是需要给自己一个学习的环境。这个基本上初高中都能实现,当自制力不高的时候就要从环境开刀,保持安静可以有助于思考,学习的过程中断绝电子产品,放到其他房间,眼不见心不烦。

如果要借助设备学习,最好可以用电脑而不是手机,用手机查看资料就总会经不住各类APP的诱惑,两小时过去了,不知道自己又去哪片海域冲浪了~

再有就是将需要完成的科目相关书籍放在书桌上。可以很容易看得见的地方,眼看得见心就有点烦,会产生抓紧完成的冲动(也可能产生不了)

再来就是科目的学习要穿插着来,保持新鲜感。学一会喜欢的科目,学一会不擅长的科目,学一会文字类科目,学一会数字类科目。但是这个时间还是要自己掌握的,五分钟换一科,指碇不行~

再有在开始之前先要明确需要完成的任务,做完之后就去happy进而relax。不要看还有时间又去多做几页书,多看几道题,这样就会产生拖延的心理,提早完成也不能玩耍,那就要掐点完成,时间不够了就糊弄过去。

所以在已经完成今日任务之后就去安心的玩放松吃好吃的~

05 T(Timetable)——有时间限制的

可以以学期或者期中期末考试为界限,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就是中考和高考。也就是三年目标,我个人非常建议大家要以三年为限制定出长期目标的。这种长线思维就不会产生是为了应付本学期考试的想法,期末考试并不是最终目的,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所以为了在高三的时候复习不那么吃力,就不能学完一本忘一本,要真正将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而不是考完一周之后就马什么梅?马东什么?什么冬梅?

这样等到高三的时候学习量剧增,要在高一高二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形成长期记忆,才有利于高三的时候整合式学习,打通知识间的相关关系。

还要设定短期目标,毕竟三年实在有些遥远。建议设立月目标,时间既不是很长,在实操的过程中还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应对突发事件。日目标过于死板,如果长期无法完成就会打击信心。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设定的目标一定要有时间限制哦~

以上就是SMART具体的操作方法了,可操作性极强,效果也很好,剩下就看你的啦~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点赞加关注呦~

将会持续更新学习方法、备考建议、认知提升方面的内容,唔,一起进步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用SMART原则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