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比刘邦处处略胜一畴却最终惨败,只因身边有这样一个小人

西楚霸王出身于将门之后,力能举鼎,在与刘邦的较量当中,处处占据上风,却最终兵败乌江,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死后仍被对手所敬畏的历史英雄人物。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项羽之所以失败,就是在他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总有一个小人会准时地出现在他的身边左右他的决策,而当他身陷困境之时,却难觅其踪影,这个小人就是项羽的亲叔叔项伯。

就是这么一个被项羽信任却吃里扒外的亲叔叔项伯,导致了项羽的失败。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假如历史上没有项伯这个人,而且项梁没有死的话,那么,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

自从项羽于“巨鹿之战”大败章邯,秦朝政权名存实亡。义帝楚怀王熊心与刘邦、项羽约定,谁先入关中,谁就称王。结果刘邦先入关中,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占据函谷关。项羽听到消息后强烈不满,于是暗杀义帝,进兵攻打函谷关。

此时刘邦与项羽的实力相差悬殊,如果两军开战,刘邦必定全军覆灭。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一个改变历史走向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项羽的亲叔叔项伯。

项伯在参加完项羽的军事会议之后,马上连夜赶到霸上,将军事机密透露给了张良。

人们不禁要问,这项伯是不是疯了啊?他可是项羽的亲叔叔,为什么在关键的时候却把军事机密直接泄露出去给敌方的军师?那还了得?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件旧事,原来项伯在跟随项羽起事之前,就曾经杀了人,四处逃亡无家可归,最终被张良所收留,救了他一命。因此当这次项羽召开攻打霸上的秘密军事会议之后,项伯认为此役必将危及到张良的性命,为了报答张良曾经的救命之恩,便连夜前往霸上告诉张良,劝他赶紧逃跑。

然而张良哪里是贪生怕死之人,坚决不想逃跑,一心一意要留下来帮助刘邦脱险,并且赶紧把这个秘密报告给了刘邦。

刘邦一听这消息也是吓得面如土色,不知如何是好。

张良是何许人也?秘密被他知道了的事肯定是成不了啦。经过张良的一番谋划,劝说刘邦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项伯。

于是,两国的高层在大战前夜居然结起亲家来了,这事也是荒唐到了极点。

结果可想而知,项伯非但没有把张良劝得逃跑,反而被刘邦和张良说服了,自告奋勇地成为刘邦与项羽之间的矛盾调解人,决定第二天大设宴席,两人一起吃顿饭,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啦。

项伯作为项羽极为信任的亲叔叔,项伯将刘邦和张良跟他说的那番话在项羽面前说了一遍,结果把项羽的心也说动了,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鸿门宴”。

这消息传到了项羽的谋臣范亚父的耳朵里,就差点没有直接被项羽这荒唐的举动所气死,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想办法补救了。于是范亚父便与项羽约定在宴席上以摔玉为号,适时击杀刘邦。

结果到了第二天,范亚父见时机已到,摔玉之后,项羽却置若罔闻。范亚父急了,令项庄以舞剑为名刺杀刘邦。

然而正在范庄拿剑起舞,准备刺杀刘邦的最为关键的时候,项伯又准时出现了,他与项庄持剑对舞,处处护着刘邦,使得项庄无法下手,最终让刘邦以上厕所之名而逃跑了,使得改变历史轨迹的机会再一次从项羽的眼皮底下溜走。

刘邦从“鸿门宴”上逃走之后,吓得屁滚尿流,只想保命,回到霸上之后,赶紧将十万大军的兵权交给项羽接管,被项羽封为汉王,流放至巴蜀之地,烧毁栈道,以示永不复出与项羽争霸天下。

后来刘邦在萧何的引荐之下,拜韩信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在巴蜀之地仅仅呆了四个月,便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偷偷地杀出巴蜀,还定“三秦”。

刘邦在韩信的帮助之下,再也没有人能阻挡刘邦统一天下的步伐了。

纵观项伯在刘邦与项羽的争霸过程中,一直干着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的事情,明里暗里帮助刘邦。

比如项羽将刘邦流放到巴蜀之地之后,项伯却劝说项羽将汉中之地也封给刘邦,使得刘邦有了重出蜀中的机会。比如在英布正犹豫要不要反叛项羽之时,项伯直接击杀了英布的妻儿家人,使得英布彻底死心而反楚降汉。比如项羽以烹杀刘邦父亲妻子以要挟其投降时,而项伯从中劝说项羽释放掉刘邦的家眷,从而让项羽丢掉了手中的筹码。

他对敌人是这样的讲“义气”,对自己的亲人项羽却从来没有讲过亲情。当项羽领着八千江东子弟兵在乌江边浴血奋战的时候,项伯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项羽死后,项伯更是厚颜无耻地投奔刘邦改为刘姓,被刘邦封为射阳侯。

项伯看起来是因“义”而救张良,实际上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而这样一个小人以亲人的身份潜伏在项羽身边,其危险性可想而知了。如果历史可以假设,假如辅佐项羽的不是项伯而是项梁的话,恐怕历史就会是另外一种可能了。

小伙伴们,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史料来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项羽比刘邦处处略胜一畴却最终惨败,只因身边有这样一个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