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书分享文稿

文稿内容:

大家好,很开心也很荣幸能在2022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和大家分享。新年新气象,首先祝各位同学新年快乐,新年交好运。

之前听过几次其他同学的分享,获益很多。在准备分享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应该和大家分享一些什么内容。大家应该都关注到了,最近各种app都发布了个人的年度总结报告,网易云音乐有一年的听歌记录,制作成了专属个人的年度报告;钉钉有一年的工作记录和报告;支付宝有一年的消费记录和消费分析;keep有一年的运动记录,微信读书有一年的阅读记录,喜马拉雅有一年的听课的记录。如果没有这些应用,可能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一年密密麻麻的很忙碌,但是并不知道一些很有意义的、很具象的事物,所以这些智能化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在查看我的读书记录时,发现今年读的书类型很多很杂,有些书是有目的性的在读,有些书是随手拿起来便读了,我不知道大家的选择书的方式或者习惯是什么,但是我今天分享的这本书是2021年靠缘分选中的一本书,之所以今天要分享,是因为这本书对于辞旧迎新的我们可能多少会有些启发,对于看着发布的一份份年度报告的我们,会有些启发,书名为《自洽:在不确定的日子里向内看》,每个人对书名的解读可能都不一样,不论是听歌、看书、运动、消费或者其他,其实归结起来,都是自己和自己相处的过程。可能我们日常聚焦的都是如何与朋友、同事相处,但是很少把与自己相处的课题拿出来讨论。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分享和讨论一些有关自洽的话题。

我从四个方面进行分享,包括书和作者、我分享这本书的原因、这本书是不是鸡汤、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

《自洽:在不确定的日子里向内看》,这本书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过,既不属于名著、也不属于市面上的畅销书、更不算是那种火的投资类的或者工具类的书籍,而且这本书字里行间多少传递着一些“土”味,但读起来却有强烈的代入感,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案例都很生活化、本土化。

当我阅读这本书时,联想到了我们做产品时的一些思路,这本书其实就是一个产品,因为它的受众是不特定的C端,所以决定了它不能有太生涩的辞藻,需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尽可能的降低用户的理解成本和pd的解释成本。

所以,这本书讲的内容概括言之其实就是两方面:思想意识、科学规律。既有一些很接地气的例子讲述情感意识层面的内容,比方说作者出国留学,但是最终选择回国的原因,因为依恋和思念,说白了就是离不开家,用常人都能理解和认同的思想和感情来描述这件事情,给了读者更多的留白,特别是对于当下的各地漂的人,可能感触会很深;但同时,有会将一些规律性的内容,关于说“不”的能力的介绍:在说话时能有感受到对方的预判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的能力,同时对心理学上“取悦型”人格和“迎合型”人格的分析。关于其他的内容,我就不在这里继续赘述了,给大家留一些探索和想象的空间。

接下来讲一下作者,作者史欣悦。可能大部分人是没有听过这位作者的。他的社会角色是一名律师—在君合律师事务所执业,对于普通公众而言,日常生活中和法律产生连接或交互其实是低频事件。所以大家通过律师这个身份结识作者的可能性很小。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心动的offer》,作者在这档综艺节目中任带教律师,看过的同学可能多少会有点印象,但是我没有看过,所以我结识作者实属巧合。书没有很火,可能和作者并没有特别火也有一定的关系。

不过是否热销并不影响我们选择并阅读它。

书和我。刚才我们也提过,不知道大家选择阅读一本书的原因或者动机是什么,我选择这边本书的原因:缘分。在快节奏的今天,每天都会接收大量的信息,选择成指数级的增长,随之而来的就是选择的成本的增加:很多书都很想看,很多书都很好,但是时间对每个人而言都很公平,一天24小时,一秒不多,一分不差。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微信的朋友圈,有一位平时喜欢码字的朋友发了一篇关于自洽的书评,很简单的点评和大量的留白,让我对这本书有点小心动,看了一下作者,是君和的一名律师,因为我也是学的法学专业,所以亲近感瞬间增加,而且作者与我同姓,因为自从上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姓是很小众化的:史,历史的史。于是这本书顺利的进入到我的书架。

其实看这本书,有点在看诉状的感觉,文笔很朴实易懂,一点都没有文学的那种“唯美”和优雅的感觉和色彩,一点都不端着;而且书里的内容很接地气,有很强的代入感,仿佛在借别人的文字,描述自己的故事;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东北人讲的唠嗑的过程,在和一位年长的朋友在唠嗑;每读完一段,心里都会升起一个问题:你真的了解这个和自己朝夕相处的自己吗?

读起来很舒服,更像是一位兄长在给自己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着看似简单的道理。作为pd,可能脑子里始终在关注“用户体验”,可能这本书吸引我的点也在用户体验。没有很难懂的句子,每一句话都很接地气,都想是在和自己对话,很放松,与其说是读书,不如说是在给自己放松。

而且比较神奇的一点是,读完之后,可能具体的一些内容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留下的那种感觉,停留在大脑中的潜意识,却在时时提醒自己,想起了小时候看哆啦A梦,记忆面包,形成了一种心流。

读书是一种放松和享受,读书是自己和自己的一场对话,经常性的自我对话,有利于身心健康,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其实乍一看题目,像极了各种各样的鸡汤,去看目录以及具体的内容,才发现其实是满满的干粮。

认识并接受自己。老生常谈的话题。对其中的一些内容的感受很深刻。比方说自律是自洽的行为模式。自律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自律是要在充分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才会产生的一种行为,试想一下,截止到目前,我们坚持的最久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可能大家会讲学习、工作或者诸如此类的内容,但是细想一下,其实我们坚持的最久的事情就是吃饭和睡觉,因为这两件事情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这种坚持,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舒适且美好。其实自律本身就是一种习惯,比如,我近期的坚持:码字。每天都会对生活对工作对学习做一些记录。记录的起因是因为新人landing的不适应,所以需要通过码字进行自我调节,不知不觉,landing ali已经161天了,码字这件事情已经坚持了快100天了,这件事情也从一开始的自律变成了习惯,一个很小的习惯却让我发现了很多生活中的细节,对工作、对产品有了新的思考。有一个很小的细节让我的印象很深刻:北京健康宝小程序的变化。之前在进行健康宝扫码的时候,都是本人健康宝自查在最上面一栏,第二栏是扫码,但是十月国庆节疫情第二次爆发之后,小程序中的功能设置进行了微调,将扫码调整到了第一栏,看似很小的一个调整,却在没有改变用户习惯的情况下,很好的实现了产品的功能和目标,获得了更多用户的行程轨迹,为疫情更有效的防控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书中讲到,一个人像他的时代,远胜于儿子像他的父亲。其实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直接关联到的是历史上的各种伟人,以及当下新时代的年轻人。来自父母的是原始的我们,经过时代打磨的是真实的我们。现在原生家庭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但是家庭给我们的和时代给我们的相比较,显然后者更多。

选择,从自己出发,从实际出发。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回到了定位的问题。我记得有一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不要让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限制阻碍自身的发展,要善用机缘。在接触法律科技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法律科技的领域深耕多年。一直以为,法律专业毕业之后的职业选择无非就是公检法司、法务、律所等等,从来没有想过会进入到法律科技的圈子里来。但是误打误撞的进去了,而且坚持了这么久。如果当时给自己设限,可能现在也不会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了。

在沟通中遇见自己,在关系中自我定位。生活中,我们会在不同的关系中,不同的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沟通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沟通会因为人的性格、知识背景、阅历的不同,而产品完全不同的效果。

看过一些文章教人一种话术,专门教别人如何优雅的说不。中国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叫“把No说得像Yes”,我自己觉得多少有点过头了。工作中的拒绝需要清晰明了的信息,例如拒活儿的时候直接说:“我现在做不了这件事,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果不着急,明天下午我会腾出时间做,你看行不行?”

在工作的情景下,我个人不太喜欢兜弯子、绕圈子,非得把一个No包装成Yes。

没人喜欢“不”字,所以在不需要明确拒绝别人的场合,别用“不”,更不要把“不”字当成口头禅。生活中有一些人,接别人话时,习惯了张嘴先说“不是”,然后再接着说后面的话。你仔细听,后面的话其实不是“不是”的意思,说“不是”只是他的一个习惯。这个“不是”二字在这里完全可以换成“对”“是的”。句句说“不是”的朋友,容易让人觉得此人是个“杠精”。如果不知道怎么接话接得让人舒服,你就去观察一下相声表演里捧哏演员是怎么说话的,可能会有点启发。

把“不”使用好了,是不是就站在了说话艺术的珠穆朗玛峰呢?

来到ali之后,有一种工作生活傻傻分不清楚的感觉。我一直在反思是能力的问题还是方法的问题,最终锁定是方向的问题,职业融入自我,而不是自我融入职业。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心流。冒昧的想请教下各位,大家来ali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入职ali的初衷是什么?其实我来这里的目的是拓宽眼界,增长见识,当然还要给企业创造价值。输入和输出是成正比的。我记得在前期入职的时候,有一个规矩:五年之内跳槽不超过两次。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看到很多人跳槽越来越频繁,间隔周期越来越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加速,个人意识越来越强烈,人越来越自由了,所以算不算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呢?这也是自洽这本书中传递比较强烈的一个观点,就是关于“我”的认识。

身体和灵魂都健康其实是一个可简可繁的话题,但是想要逐渐趋于健康,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进行主动输入或者通过接受教育的方式获得输入。谈到教育,我们常说到三个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一个未成年、还没有离开学校的孩子来说,这三方面都很重要,不能偏废。人一旦离开学校,从原来的家庭中独立出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大体上结束了,仅仅剩下一个社会教育。我们经常会把社会教育和“被社会毒打”相提并论,但这其实并不等同于教育。

人成年以后,教育不能停止,需要自己引导自己继续学习,我们可称之为“自我教育”。离开学校进入职场开始自我教育,是另一场时间跨度更长、内容更深、对人生影响更大的全面教育的开始。

无论是出于工作的要求还是自己的兴趣,人总想学点什么,至少我是这样的。喜欢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是人之本性。人被工作占去了许多时间精力,下了班还有交际和家务事,往往就把学习这件事放下了。我们看到许多退休后的老年人,去学书画,学乐器,学唱歌跳舞,上老年大学,这便是人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本性摆脱了时间不够的束缚,重新恢复了活力。

与学生时代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比,人在自我教育中更占据主动性。有的人想提高本职业务,开始学习更高、更难的知识和技能;有的人为了转换职业,开始学习新的专业领域;有的人出于健康和兴趣,开始学习哲学、外语,或者学习一项新的身体运动,比如瑜伽或滑冰。在这些学习中,没有老师和家长规定的课程,也没有外力的某种强制,纯粹是自己要求自己、自己检查自己,是十分主动的、从自己需要出发的学习,这应该也是十分快乐的学习。

最后归结为内化,是因为整个读完之后,其实留在我脑子里的内容其实都是很碎片化的,但是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就会感知到自己的做法和之前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把我把这种读书后的获得和感受称之为内化,就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能感知得到的一种输出方式。在新人landing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自己的定位、自己在新的环境中的尝试、工作模式的调整对自律的养成、以及对对不断探索的坚持,都是通过内化实现的,所以如果今天有新人的话,可以尝试通过读这本书去缓解,能更好的landing.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次读书分享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