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300天,13.28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300天

原文阅读:

13.28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sī)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译文讲解:

子路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呢?”孔子说:“互相督责,和睦相处,可以叫做士了。朋友之间互相督责,兄弟之间和睦相处。”

启发思考:

        前面子贡问过夫子完全相同的问题:“何如斯可谓之士矣”。这说明他们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来突破身份限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可能性在当时日益增大。

        其实早在春秋中期,鲁国就有突破礼制限制、特封庶人为贵族的先例,臧文仲任鲁国政卿时就曾为辟土有功的重馆人请赏,后来鲁僖公废除了他的奴隶身份,封爵为贵族大夫。到了春秋末年,普通士人阶层在政坛上已经发展成为一股重要力量,阳虎、公山不狃等人更是势力强大。

        孔子回答子贡时,说行己有耻、不辱使命、宗族称孝、乡党称悌等等。轮到子路来问,孔子则说朋友之间要互相责善,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因为孔子相信子路的政治和军事才干,无需多说,而是提醒他反身内向,主要对妥善处理好朋友和兄弟关系提出了具体要求。

        “切切”,是恳切,切磋;“偲偲”,是勉励,告诫;“切切偲偲”,就是切责,相互批评,相互规正。“切切偲偲”就是朋友之间相互责善,坦诚提出批评意见,目的在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儒家的朋友之道就是相互批评的诤友益友,相互批评是朋友的核心价值。如果善意的批评不能接受,那就是玩伴,就不是共同学习进步的朋友。“切切偲偲”本来就是择友之道。因为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问题,需要朋友来指出。曾国藩说,学习进步之道唯有读书和交友。

      “怡怡”是指兄弟之间敬爱和顺,和睦相处。兄弟和朋友不一样,朋友是选择来的,兄弟则是天生的。朋友可以绝交,兄弟不可疏离。朋友由于想法追求相近而在一起,兄弟之间可能性格追求都不一样,非要切切偲偲,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对方,就会影响兄弟感情。所以,朋友和兄弟相处之道不一样,对兄弟是“怡怡如也”,以和悦为主,和睦相处。

        孟子说得更彻底,不仅兄弟之间不要相互要求,父亲也不要要求儿子!孟子说:“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为什么要易子而教呢?因为要求自己儿子,孩子一时做不到,做不到父亲就会动怒,动怒就会伤感情,没有什么比这更不祥的了。

        现代心理学知识的普及,让我们更懂得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可能带来的伤害,懂得了童年阴影给人带来的一生难以摆脱的痛苦。无论是父子、兄弟,还是夫妻,家庭成员之间试图相互改造,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对于士人,孔子着重强调了处理好朋友和兄弟关系的重要性,还因为君臣父子关系遵循明确的“忠”、“孝”等道德要求,有具体的“敬”、“恭”等行为规范。而朋友和兄弟则是一种相对平等的关系,相关的道德规范偏弱,有时很难把握尺度,过于亲近就难免变得庸俗,过于疏远又有可能招致怨愤。所以孔子刻意提出了“切切偲偲”和“怡怡”的原则要求。           

        朋友之间以道义相尚,故须互相切磋,批评责善,共同进步;兄弟之间以恩情为主,故须谦顺平和,和睦相处。 孔子提出的这些核心原则,现在依然是我们需要遵循的非常实在非常基础的人际关系的标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300天,13.28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