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路漫长,贵在坚持终生成长。

《论语》

为政篇第二

(四)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释义】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定了学习的志向,三十岁坚定志向自立了,四十岁对一切道理能通达,不再有疑惑,五十岁知道自己的职责与担当,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是非真假,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地说话做事,又不会超越规矩。”

【感悟】

修行路漫长,贵在坚持终生成长。

从孔子求学上进五十五年的进步感受中,我们应该明白做学问,需五十年如一日,循序渐进,才能进入不同的人生境界。

第一个阶段,立志。

十五岁开始有志于求学。经历十五年的世事磨练,那志才立住。

立志很难的,多少人,一辈子都立不了志。以为就是多挣钱,经济独立。

《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只有确立了人生志向,才能不迷失,内心笃定踏实。

第二个阶段,不惑。

对事物当然之理,了然明白,无所疑惑,心安理得,成了明白人。

第三个阶段,知天命。

指守志之难,毕竟理想和现实总有距离,越往前进,遇到的困难越大,如果内心不够强大,会更痛苦。只有秉承内心的信念的力量,负重前行。

第四个阶段,耳顺。经历大风大浪后的波澜不惊。

外界的一切相反的意见与言论,一切违逆不顺的反应,都不觉得刺耳。

第五个阶段,从心所欲不逾矩。

纵己之心之所至,不去检点管束自己,也无处不合规矩法度。这是修行的最高境界,即内外合一,知行合一。

孔子的这些话,是为了告诫后学,道德修养的过程是漫长和艰难的,只有在生活工作中多多实践和体会,终身学习,才能不断到达更高的人生境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修行路漫长,贵在坚持终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