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重点名词解释

1.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人能够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2.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3.音位是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4.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5.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6.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7.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8.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9.声母指音节开首的辅音,如果音节开首没有辅音,习惯上称为零声母。


10.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1.声调:指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即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2.汉语拼音 y 和w只出现在零声母音节的开头,主要作用是使音节界限清楚。


13.韵头:也叫介音。普通话有i,u,ü三个韵头


14.韵腹:由a,o,e,ê,ü,-i[ɿ],-i[ʅ],er[ɚ]充当。没有这些音时,i,u,ü也可充当韵腹。


15.韵尾:通常由i、u、n、ng充当。


16.声调的性质由音高决定的。


17.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55, 35, 214, 51)


18.调类是声调的种类,也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9.轻声:在说话时有些音节会失去原有的声调,变成一种又短又轻、比较模糊的调子,这种读音变化叫作轻声。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即音节的弱化现象,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


20.音变是在语流中语音受到声调、音节等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变化


2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22.汉字在意义上表示语素,汉字是表意性质的语素文字。


23.笔画是构成汉字最小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24.部件是汉字形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25.词汇又称语汇,是指一种语言里所有词语的总汇。


26.成词语素:能够单独成词。牛、水、走、大、谁、的、吗、着、了、过、葡萄、沙发


27.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只能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意、民、夫、子、习、丰、羽、语、伟


28.定位语素,与其他成分组合时位置固定。把、和、的、过、吗;阿、可、率化、丑化、深化、妖魔化。


29.不定位语素,与其他成分组合式位置不固定。力、气、理。


30.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31.词根:表示一定的概念意义,组词时位置比较自由,如:人、民、生、活


32.词缀:意义不太具体,附加在词根上组词,前缀&后缀,如:老~、阿~、~子、~儿、~头


33.类词缀:表示一定的概念意义,构词能力强,构词位置相对固定,如:初~、第~、非~、可~、~性、~员、~者、~家


34.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35.词义是语言中词的含义,是词的声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36.词义的性质:客观性、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37.本义:一个词的最初意义


38.基本义: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一个意义是最常用的、基本的


39.引申义:其他的意义都是从基本义转化发展出来的


40.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且不同义项之间有一定联系。如:笑得很甜/糖很甜/生活过得很甜;浓茶/兴趣浓


41.同音词:语音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同形同音如:别了祖国/别上校徽/别有特色;白雪/白字。异形同音如:公事/工事。


42.语法:客观存在的语法结构规律,即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43.词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标准分出来的类别。


44.词性:指这一类词的语法特征,也就是这一类词所具有的语法功能。


45.划分词类的标准:词的语法功能


46.体词:主要充当主语、宾语,一般不做谓语的词,如“学生、桌子、今天、刚才、操场、北京、十、百、两”等;


47.谓词:主要充当谓语,有时也做主语、宾语的词,如“跑、笑、是、有、漂亮、坏、灭红”等;


48.加词:不能充当主语。宾语,也不能做谓语,只能做修饰语的一类词,如“大型、彩色、男、女、很、最、难免、莫非”等。


49.代词:替代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等。


50.关系词:连词和介词都是用来协助实词表达结构关系义的,可以统称为关系词。


51.辅助词:组词和语气词都是用于协助实词表达辅助性意义的,可以统称为辅助词。


52.语用意义:指话语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由于语言使用者和语境的作用而产生的动态意义。它是语用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


53.辞格:又称修辞格,修辞方式,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对语言材料进行有效地加工和组织的策略性方法。


54.比喻:利用本质上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


55.比拟: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是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56.借代:不直接说,借用与之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57.夸张: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而有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58.双关:让一个词语同时关涉两个方面。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59.对偶:结构相同相近、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词组或句子对称排列。


60.排比:结构相同相近、语气一致、意义相关的词组或句子排列。


61.拈连:利用上下文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


62.回环:前后语句循环往复。


63.顶针:又叫联珠,前一句结尾的词做下一句的开头。


64.仿词:根据表达需要,更换原有表达,临时仿造新词。


65.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现代汉语】重点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