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是找到对的那个人,而是我们一起修炼成对的人

解读《爱,需要学习》陈海贤 1

                          爱,需要学习

亲密关系无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它承载着我们绝大部分的人生意义。怎么经营好它,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爱,或许是人的本能,但是两个人要如何携手走下去,共同应对人生中大大小小的挑战呢?光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有多少原本相爱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并不是因为什么山海相隔,父母相逼,而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处理好关系中的问题。

大部分人对于怎么经营亲密关系这一人生课题一无所知。就凭借着自己的直觉,以及从父母那里继承的那点微薄的,可能还是错误的经验,就开始了。就像是一头闯进瓷器店的大象,结果多半是一地鸡毛。

当关系中出了问题,我们很难意识到是自己的经营方式不对,而是总以为我找错了人。然后就是换个人,再一次重复痛苦。

人们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有哪对恋人,哪对夫妻是不遇到关系难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共同去处理这些难题,所以说,爱,需要学习。

有的夫妻能找到好的方法,化解矛盾,相互配合,共渡难关。而大部分人处理关系问题的方式就是相互的指责,让彼此在生活中都充满了委屈、失落与愤怒。

想要获得良好的亲密关系,我们必须把自己变成主动的学习者和改变者。伴侣能成为伤害彼此的毒,也可以是医治彼此的药。千万别把自己当做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这除了让自己更加的委屈和愤怒之外,对关系没有任何的帮助。

为什么是我去学习,我去改变,而不是对方呢?没有为什么。面对亲密关系的难关,我们不能后退,不能赌气,也不能假装若无其事。必须和眼前的这个人携手往前冲,自己,伴侣和孩子的幸福都在于此,我们都别无选择。

如果你正在享受单身生活,陈海贤的这本书能帮助你更好的建立起亲密关系。

如果你正在经历关系中的问题,那这本书就是你医治问题的良药。

如果你已经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了,那你也一定能从别人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从而让你做得更好。

接下来,我们就直接开始这场亲密之旅吧。

                            亲密关系的意义

首先,要不要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呢?是坚持选择“我”还是找到另一半变成“我们”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似乎更愿意选择做单身贵族,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不错的工作,也有亲密的朋友,更有崇尚自由和独立的价值观。

不少同学都懒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一个人、培养一段感情,而且亲密关系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当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还要考虑结婚、买房、生小孩,更要牵扯到两个家庭,想到这些,真是烦不胜烦,还不如做高贵的单身者呢。

这么一说,确实是有道理的。亲密关系中确实有很多的限制和不确定性,但是其中也包含着对个人极有价值的部分,就是自我拓展与归属感。

比方说,恋爱了之后,我们不能再随便喜欢别人了,似乎失去了一部分的自由,但是我们也拓展出了新的品质叫做忠诚。

再比方说,恋爱之后很多事情不能像单身时那么随心所欲,甚至要首先想到自己的伴侣,孩子,然后才是自己,这是一种限制,但同时我们也得到了一个新的品质,叫做责任。

我们为了对方而接受这些限制,学会爱与付出,这是单身时的我们所不具备的,这是对于自我的拓展。

最最重要的在于亲密关系让我们获得的归属感。

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需要归属于一个比自己更大的系统,否则就会陷入孤独与空虚。当我们越爱对方,越是享受一段亲密关系,归属感就越强烈。

有人说单身与恋爱最大区别就是“无论我在外面过得怎么样,我的心里都是十分确定的,有个人在家里等着我,有一盏灯为我而守候,我的内心就能够安定。”

从亲密关系到组建家庭再到生儿育女,我们在其中获得越来越强烈的归属感,这让我们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奋斗。当我归属于“我们”这个系统之后,就拥有了超越自我的存在的意义。

有位曾经崇尚单身,后来结了婚的朋友说:“40岁以后,虽然事业还不错,但是我明显地感受到生命正在往下走的失落和恐惧。而我的孩子不一样,她的生命是向上的,她冲淡了我对衰老的恐惧。”

从一个人到两个人再到一个更大的家庭,会让我们对衰老的恐惧逐渐减弱。因为个体的生命虽然必然消逝,但是生命的传承却不会消亡。

有人说:普通人过了40岁之后,最重要的价值感其实就来源于传承。没有亲密关系,没有孩子,或许从经济上来说是合适的,但从心理上来讲却往往是难以忍受的。过了40岁,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理想、事业、抱负等等,很可能都是虚妄。大多数的人生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让本没有太大意义的人生,过得不那么辛苦,变得有点意思,也就可以了……

我知道这段话一定会伤害到一部分的同学,但我还是希望你能积极地发展亲密关系,希望你能遇见幸福。

                                “爱”与“怕”

陈海贤在书中,把亲密关系的动力总结为“爱”与“怕”。爱让两个人相互吸引,让“我”成为“我们”,可是在之后的关系中又充斥着争吵、怀疑、失落与怨恨,这些负面情绪背后,就隐藏着亲密关系的另一种动力“怕”。怕是我们在关系中受伤的防御,也是让原本相爱的人最终走散的根源。

爱是什么?心理学家认为爱是一种依恋,就跟孩子对于母亲的依恋本能是同一种情感。

恋人之间对彼此有强烈的情感渴望。对方是否在乎我,这对于相恋的人来说是头等大事。恋爱中的一方会从很多地方搜寻对方在乎自己的细节,像是是否记得自己说过的一些话,记得两个人在一起的重要日子等等。

这种情感联结是通过“看见”和“回应”来建立的。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很在意对方是否对自己说的东西感兴趣,能不能懂我,有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我们不断地从伴侣身上确认自己被看见,因为被看见而欣喜,也因为被忽略而失落和愤怒。

当然,亲密关系很在乎感情的唯一性。我在你心中是不是最特别,最重要的那一个。

当我们知道“依恋”是亲密关系的核心,就会明白,每个人都渴望寻找到一个理解和接纳自己的爱人,并且在关系中不断地寻找感情联结的证据,渴望得到爱人的亲近与回应。找到了,就心有所属,彼此相互会依赖,愿意为对方付出、奉献,甚至是牺牲。

爱让我们有了铠甲也有了软肋,铠甲是爱给我们带来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软肋就是把伤害自己的权利交给了对方。

对于身处依恋的人来说,最大的伤害就是被嫌弃、背叛和抛弃。分离是痛苦的,会在心理上留下创伤,为了避免这种痛,我们就有了“怕”。“爱情不可靠”,“全心投入很危险”这些想法都是因为被伤害过。

因为有了怕,我们就没法全然的信任与依赖他人,甚至直接抗拒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爱”与“怕”是交织在一起的,一个人就算受了伤也想要得到爱。这个时候,人们就开始在“爱”与“怕”之间寻找平衡,小心翼翼地试探、靠近,也随时准备好离开。

当“怕”占主导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切非常不稳定的关系类型,陈海贤将其总结为融合、隔离、物化与暧昧。我们一个一个来说,从中你多半会看到自己,或者是伴侣的影子。

                                    融合

首先是融合,在恋爱的过程中,一个人拿出一部分自我,与对方的一部分自我进行交换,这是爱的神奇之处。可是如果缺乏安全感,让“怕”主导的话,我们就会不停地去确认对方不会离开自己,甚至想让两个人变成一个人来确保安全。

这种希望与对方融为一体的感觉,心理学上称之为融合。追求过度的一致性,会让两个人都失去自我的空间。

有时候会表现为控制,你什么都要听我的,你的所作所为都要与我的想法一致,不然我就生气,然后去纠正你的行为和想法。

这种强势的要求本来是希望通过一致性来让两个人联结得更加紧密,但却往往因为强势而把对方逼走。

融合也会表现为讨好与服从。因为两个人应该是一体的,所以我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有分歧是危险的,所以我什么都听你的。这个时候,我就会表现出很强的感情上的依赖性,总是取悦别人,回避矛盾和冲突,维持表面上的和谐。

其实讨好与服从也是一种控制。因为我们经常都听到这样的话:“我都对你这么好了,百依百顺,你怎么还能离开我呢?”这是不是就是通过讨好与服从达到控制的目的?

只要是融合,就会让两个人缺少空间,损害亲密关系。

有个男孩小庄,他对女友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时刻都想和女友在一起。才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挺好,但时间久了女生觉得很有压力。因为小庄帮她做各种事,哪怕女生不需要。每天出门都会帮女生系鞋带,女生说自己会,可他还是坚持。有时候讨论一件事情如果双方的意见不一致,小庄就会暴跳如雷。

事后女生说:“我们是不一样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很正常。”可是小庄认为,我们在一起,当然要心心相印,怎么能不一样呢?

女生需要一些个人空间,可是每次说出来小庄都觉得不可思议,紧接着就开始怀疑是不是女生不爱他了。

在这段关系里,小庄是控制者也是讨好者。后来两个人分开了,小庄痛不欲生,他不明白是自己的占有欲,自己的融合需要,让两个人越走越远。

那么相恋的两个人,难道不应该亲密无间吗?当然应该。但是融合与亲密是有区别的。

亲密关系就像是两个人生活在同一个房子里,这个房子确实也是一种限制。本来我们可以拥有全世界,但现在的活动范围被房子给划定了。

房子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还能提供归属感,这是亲密。但是如果房子实在太小了,两个人拥挤在一起完全腾挪不开,这就太难受了,这就是融合。

当两个人都觉得太过拥挤的时候,就会想着要离开房子,走出这狭小的空间,离开融合的关系去寻找自由。

这是第一个类型,融合。

请记住:好的爱情只会发生在两个独立的,自由的人之间。

                                      隔离

“怕”主导的第二种亲密关系类型叫做隔离。

处在这个状态下的人,就算进入了亲密关系,也会觉得依恋别人是不可靠,不安全的,于是调动起自己内心的防御机制,屏蔽自己的感觉防止自己全情投入,不要依赖他人。

为了不受伤害,就把自己的情感隔离起来。人是没有办法选择性的屏蔽一种特定情绪的,隔离的玻璃罩子一落下来,不仅屏蔽了痛苦,也屏蔽了快乐。感受不到焦虑,但也感觉不到爱了。

讲个故事,有一位叫做小周的男生,外表帅气,工作体面,性格也很好。但他觉得自己对什么都提不起劲,长期都闷闷不乐,生活得很麻木。这正是隔离的人容易有的状态。

小周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就分开了,跟爸爸生活。晚上想妈妈的时候,他一个人抱着被子哭,就算爸爸听到了也不会来安慰。他慢慢地习惯了,儿时的这段经历就给他带来了感情上的创伤。

后来上大学认识了一个喜欢自己的女生,对方很主动,恋爱就此开始。当时小周对女生并没有强烈的激情与冲动,就是觉得人家对我好,那么我也应该感谢和接受。

这段恋情持续了很久,直到他们两个大学毕业都有了稳定的工作,也到了适婚的年纪,小周就向女友求婚。但没想到女友拒绝了。

结婚的一切条件都具备了,但是女生在这段感情里并没有感受到小周有多爱她。

感觉就是这么神奇,我们常常觉得它不如现实重要而忽略它,可当我们望向自己的内心,它又是永远都绕不开的东西。

这两个人最终还是分开了,在这段关系里,小周并非是刻意让女生感受到的冷漠与不在乎,而是他难以调动起自己全情投入,总是给自己留很多的空间和余地。

有多少人同学是经历过爱情的伤害之后,就像小周一样难以走出之前的阴影,不敢再爱了呢?这层厚厚的盔甲慢慢变成了将其囚禁的牢笼。

                                        物化

“怕”所主导的第三种亲密关系叫做“物化”。意思是说把人当做物品,把对物品的绝对占有当做是爱,以此获得一种对关系的掌控感,从而克服自己的“怕”。

物和人的区别在于,物的价值取决于功能,这东西完全没用了,那我肯定会扔了它。而人的价值取决于我和这个人的关系本身,无论有用没用,只要你对我重要,我就会珍惜你。

当一个人对亲密关系有太多疑虑的时候,就会用对待物品的方式来对待对方,只关心对方的功能,而忽略这个人本身。这样一来,他就不用担心对方是否爱自己,会不会离开自己。这就是物化。

在亲密关系中,当然双方都会具有一定的功能,比如赚钱,做家务,教育孩子等等,但是我们都非常在意爱与功能之间的排序。我们都希望是因为爱才在一起的,而不是因为那些方便的功能。

有同学很反感相亲,因为彼此坐下来都开门见山,打听工作,收入,家庭情况,感觉自己被放到了交易市场上一样。

用物质条件来衡量一个人就是一种物化,这样一来似乎感情没那么重要了,感情变成了一场交易的附属品。

有位“钻石王老五”和一位爱慕虚荣的姑娘结婚了。别人提醒他说:“难道你不知道她是喜欢你的钱吗?”他说:“我当然知道,这不是很好吗?人是会变的,容颜会衰老,才华会用尽,可是钱不会变,只要她喜欢钱,我还有钱,我们的婚姻就是稳定的。”

不论他怎么说,我们都能感受到这段话的背后隐藏着他对爱和婚姻的失望。

现在的大众文化喜欢用金钱来物化男人,用美貌来物化女人。不仅是金钱和容貌,还有学历,工作,年龄等等,都可以变成贴在人们身上的标签,变成一个分数。互相都打个分,以此来判断,自己在这段交往中是赚了还是亏了。看似理智客观,其实荒谬至极。

感情被彻底忽略了,那些看得见的资源被当做是稀缺的,却认为感情是能够轻易培养起来的。

甚至说陪伴都可以是一种物化形式,怎么说呢?我们就要看是爱优先还是功能优先。有的同学谈过很多次恋爱,失恋之后很快就会找到一个新的男女朋友。这并不是因为有多爱对方,而就是想找一个人来陪自己。虽然陪伴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但这依然是一种物化。

其实从长久来看,我们也只有真的爱一个人,陪伴才会有效,和他在一起才能真的不再孤单。如果我们只想要陪伴而并不在意这段关系,其实很快就会发现,就算这个人在身边,也是孤独的。因为陪伴是爱的附属品,在这种物化的形式中,是无法获得真正的爱的。

物化只是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而爱则需要我们奉献自己,去满足对方。物化的爱,最终都会变成一种有条件的爱,而我们内心追求的,其实是那种只爱我本人的,无条件的爱。

                                      暧昧

怕主导的第四种形式就是“暧昧”。是用肤浅的关系,替代真正的亲密关系。喜欢搞暧昧的人其实对亲密关系是有兴趣的,但却就只在门口蹭蹭,不真正的进入长久稳定的关系。

像是一直和不可能的人交往,在友谊和恋爱之前游走,同时发展很多段关系等等。同时还体现在性的随意和开放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性是容易的,爱反而是难的。

把性置于爱之上,恰恰是用性来逃避爱所带来的焦虑,性其实是我们逃避爱的工具。

很多奇奇怪怪的亲密关系,其实都是在爱和怕之间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因为爱,我们想要和他人亲近,而因为怕,我们又想方设法让那个人不那么重要。

融合、隔离、物化与暧昧,了解了“怕”所主导的这些亲密关系类型,这其中多多少少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该怎么带着这种“怕”走入亲密关系呢?

走向成熟亲密关系的两点原则:

第一点,把对面的他看作一个真实的人。

在恋爱中,有时候我们会把对方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将其理想化;有时候又会刻意的贬低对方,来维护自己的强势地位。不要这样,提醒自己,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平等的联结,把对面的他当做一个真实的人。

理解他有对爱与被爱的渴望,也有对被伤害的恐惧;

理解他有自己的经历,并因此形成的自己的处事风格;

理解他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愿望而存在,承认他有自己独立的愿望;

承认他有自主决定如何与人相处的权利;

承认你们之间是平等的,不高贵也不低贱,他的愿望、需要与恐惧,也应该得到你同等的重视。

只有理解才能带来理解,只有爱才能换来爱。在亲密关系中肯定会有很多的委屈,只有我们把对方看做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理解和尊重他,我们才能真的看见和接近彼此,学习如何去经营一段关系。

第二点原则,大胆让自己进入一段真实的亲密关系,并在其中学习。

很多人怕自己不够好,别人不会真的爱我,又有人怕别人不好,不值得自己投入。这两种怕都让人想要靠近却不敢。

曾经有一对年轻人找到陈海贤,女孩儿对男孩说:“我害怕你接近我,我害怕你知道我有很多奇怪的想法。我担心自己不是你理想的对象,我应该更成熟,更理性。”

男孩回应说:“也许你所谓的不能让我看见的另一面,并非是我所不能接受的。如果是你觉得我不够好,我可以离开……”

我们看到了两个想要接近但又害怕的年轻人,他们所谓的我不够好或者你不够好,都是一种怕。这些怕是真的吗?不一定。只有他们真的进入到亲密关系中去,才能得到答案。

很多人的恋爱模式是,遇到一个喜欢的人,然后就认定是他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慢慢发现了对方不如意的地方,于是赶紧换人。他们觉得所谓爱情就是找到那个对的人。但他不明白,爱其实是一种能力,是两个人进入一段关系之后,经过不断的遇到和解决问题培养起的能力,两个人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得到深化。

不要把爱停留在想象中,勇敢地让自己步入亲密关系的实践中去。爱是需要在现实中学习和提高的,它不是一种感觉,一个巧合,它是通过与他人连接不断超越自我局限的能力。

不要把爱情理想化,现实中的爱情都不是纯粹的。所有爱的背后都有人性的复杂,欲望、幻想、权力与控制,爱情并非是童话般的粉色。

我们都需要面对和接纳对方和自己的缺陷,放下那些理想化的假设,好好看看眼前这个真实的人。

从“我”到“我们”的过程,是一场冒险之旅,他的本质是由此获得成长。更何况这场冒险之旅不是你一个人走的,你是有同伴的。走着走着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当中,“我”已经变成了“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不是找到对的那个人,而是我们一起修炼成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