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围城》

我听说《围城》是这样的一本小说: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看了前面几章,方渐鸿用岳父母的钱混了几年,没能拿到大学文凭,为了交差,只好找人做了一个假的文凭。

反正家乡的人又不知道德国到底有哪些大学不是吗?

但是他没想到,他人还没到家,家里就找人把他学业有成的消息登报了,其他人不知道,他自己心里却很清楚,自己的肚子里根本就没有墨水。

方渐鸿是个花花公子,虽然他没才,但是不耽误他泡妞呀。而且有岳父岳母在背后宣传,搞得他声名远播,有时候是想不出名都不行。

在方渐鸿看到报纸那一刻,他的脸涨得通红,岳父母还以为他很谦虚,所以才脸红,而未婚妻的弟弟以为他看上了一起登报纸的苏小姐。所以说,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对于拿到假学位登报一事儿,岳父母和弟弟并不知道是假的,所以想的和方渐鸿不一样。

作为方渐鸿来讲,他这个人是没有责任感的,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而是那些准岳父母的钱到处挥霍,整日花天酒地,当然,这些他岳父母是不知道的,毕竟隔了辣么远的距离,他们也不可能说派人去查看情况。

而到了毕业的时刻,方渐鸿才发现不对劲了,于是匆忙找到一个办假证的人,搞了一张假的毕业证。

因为是假的,所以每次有人提起这个学历的事儿,他就感觉心虚,这点来说,方渐鸿还是有点羞耻心的,毕竟他内心知道这个事儿不光彩。作者对于每个人性格的把控是很纯熟的。不过才几章,就将方渐鸿的人物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因为距离远,一个小县城的人都不知道他的毕业证是假的,所以他得以蒙混过关,并在一所学校演讲。但是他的用词是辣么浮躁无华,内容是辣么不堪入目,他的表情是辣么夸张。这里,作者充分展现了一个没有才能的人,引用几句“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整个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吸收的西洋文明。”作为一个留学的博士,在学校的当着两百多师生的面,竟然如此演讲,难道他自己心里没有廉耻吗?

并不是他没有廉耻,而是他的学时太差,他在留学的时候接触的都是怎么玩得嗨,儒家的礼义廉耻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匆匆找了一些资料,也顾不得那些什么规律和名声,只想着上了台胡诌一通能草草了事即可。

他在台上是一点感觉也没有,但是台下的人却暗流涌动,女生们红了脸,校长不好意思地咳嗽,老教师停下的摇扇子的手。

但是方渐鸿似乎并不知道这些,他一昧地自顾自地讲,并没有发现问题,也就不可能顾及到下面的人的想法。

所以,就很尴尬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看《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