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解(23):智慧妙用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今天分享的这段内容是《大学》的最后一段,这段内容非常贴合生活,讲的都是在生活中的修身之道,也就是如何将明明德和亲民的修行,如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体现了大学之道在生活中的智慧妙用。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对于财富的获取和积累,也有其需要遵循的正确的途径、方法、规律和准则,即多生产、少消费、开源要精进努力,使用要节俭,这样的话,财富就会经常的充足。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仁德之人仗义疏财,更加注重自身德行的修养,因为德行才是真正的财富。而不仁之人不惜以健康、品行、自由甚至生命为代价,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

这段内容对于修行和日常生活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指导意义。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者,不管处在什么样的修行阶段,或者在社会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用于什么样的领域等等,都可以运用到这段话所蕴含的智慧。

仁者以财发身而不仁者以身发财,仁,其实是指一种生命的智慧,这种智慧不仅体现为外在各种关系处理中的仁慈、慈悲之心,同时还是指对自身的生命能否做到一种真正的仁——仁慈而智慧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即注重自己的品德的修养和人格的不断完善。如果对待自己都[不仁],那么就会以自己的生命健康、自由、人格等为代价去聚敛财富。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没有在上位的人非常仁慈、仁爱,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忠不义的。对于儒家的修行,始终要落实到社会现实生活中,落实到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中。而在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掌握整个国家政治权力的君主和大臣,那么,对于君主而言必须要有仁德,然后下面的臣属和百姓才能够发自内心地尽忠尽义。这里面的道理,不仅可以应用到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中,也可以应用到家庭以及所有的人类组织中,比如公司等等,也是非常适合。比如作为公司的老板以及高层管理者,能够以仁德之心对待员工和客户,充分站在员工和客户的角度考虑员工和客户的利益,那么作为公司的员工就能够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事情,作为客户就会认可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忠诚客户,这样的话就能够使这个公司充满活力,充满朝气,从而可以获得长远的发展空间。

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一个人如果能够将忠义作为对自己品德的要求,那么他做事就一定不会半途而废,一定会尽职尽责努力将事情做到最好。

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府库就是国库,国库里所有的金钱财物都是属于这个国家的君主所能够支配的。这里的府库财,不仅仅代表物质上的财富,同时也象征着儒家修行者品德修行上获得的财富,这种德性上的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孟献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外交家,是亚圣孟子的先祖。孟献子说,蓄养马匹车乘的士大夫之家,不认识或见不到鸡和猪,因为到了这个地位就不会去畜养这类家禽家畜了。

这里是用世俗生活中处于不同等级地位的人的生活场景的差异来比喻人在品德修行上关注重点的不同。比如士大夫之家已经属于[仕],也就是在官府任职的人,这样的家庭注重是官场的礼仪和规矩,所以出行需要乘马车,家里就需要养马,而养鸡养猪的家庭一般都是平民百姓的家庭。所以不同地位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平时关注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他不需要去注重很多官场的礼仪,只需要照顾好自己小家庭的生活就可以了,他通过种田,通过养鸡养猪去解决自己家庭的经济问题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士大夫之家,就需要讲究官场礼仪、文化修养、社会名誉等等。比如在孔子的时代,他有一个习惯,如果没有车可乘,孔子就不出门,他说,如果没有车坐那怎么能算得上是一个士大夫呢?接下来说的几个比喻皆是类似的意思。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家庭在丧祭的时候才可以使用冰块保存亡人的尸身,所以伐冰之家就是指卿大夫之家。卿大夫比士大夫要高一个等级,大多担任重要官职,这种家庭就不会再去养牛养羊了。

百乘之家,不蓄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拥有一百辆车乘的诸侯之家,不应该收养那些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养着这些搜刮民财的家臣,不如养着有偷盗毛病的家臣。古代的诸侯会眷养很多的的门客,也被称为家臣。这些门客各有各的才能,各有各的门道,既有那些品德非常正直的君子,也有各种品德不够端正的人,就像战国时齐国孟尝君门下的鸡鸣狗盗之类的人。所以诸侯之家有各种各样三教九流的门客家臣。但即使如此,也不能收留[聚敛之臣]。聚敛和偷盗有什么区别呢?聚敛损害的是道义,因为他并不缺乏金钱、财富,甚至已经拥有了很多,但却贪心不足,利用手中的权力去搜刮百姓,这样的行为已经严重地损害了儒家的道义。而偷盗东西的人,一般都是因为贫穷,因为要养活自己和家人,为了活命而不得不偷盗偷东西,虽然这样的行为同样有损道义,但有情可原。这两种行为存在本质的差别,因为贪心不足而横征暴敛不可原谅,为了活命而偷窃财物可以酌情谅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一个国家不应该以物质财富为终极追求,而应以仁义之道为终极追求。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如果一个人做了国家的君主,掌管了国家的大权,却一心想着怎么去聚敛物质财富,其身边必然有小人在鼓惑和诱导。如果君主的身边都是贤德之人,就一定不会让君主这样做。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这个君主如果缺乏反省和警觉的话,不仅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看不清信赖和重用小人给国家带来的伤害,那么就会认同小人的看法,不以为恶,反以为善,并对这些小人委以重任,那么就会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灾难,祸害无穷。

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这个时候,即使在他的辅臣之中有一些仁德贤能之人,但是也已经很难改变什么了。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通过上面所举的反面的例子更进一步地说明了,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整个社会政治清明天下大治,就一定不能以物欲的满足为追求,而必须以仁义之道的昌明繁荣作为最终的追求。

《大学》最后这一段的内容,仅从文字上看,我们或许感觉到跟之前的内容有一个较大的差异,就是说这段内容看起来似乎与[明明德]的修行、[亲民]的修行好像不是那么直接相关,但其实它是从最贴近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说明,如何将大学之道、圣贤之道、仁义之道的修行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大学之道,不仅仅是一种思想、理念,也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一门学问,它还是一种深入人们现实生活的文化和精神,其最鲜活的体现,就是使大学之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当一个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时,在不同的生命情境下,他一直秉持的那种态度、那种精神,这种态度和精神已经成了他自然而然的反应,成了他最真实的写照——他已经活成了那种境界。

所以最好的大学之道、儒家之道的修行,最好的明明德、亲民的修行,最终要把它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落实到我们时时刻刻的言行之中。而在现实生活中,最真实、最直接、最常见的方面,就是在面对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财富时是什么样的态度。特别是在这个商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人们对物质财富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内心所真正秉持的原则,他真正守住的到底是世俗的利益还是大学之道的精神,在面对金钱、权利、地位、名誉等各种利益冲突的时候就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了。所以这段话所蕴含的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特别贴合这个时代,如果我们想做一个真正的信仰者,真正的大学之道的践行者,就需要在面对各种利益冲突时时刻不忘以大学之道的精神为标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然后下面我们再从观心修行的角度来看一看这段话对于观心修行有什么样的启发。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财,对于观心修行而言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呢?真正的财富就是我们生命中本有的智慧,也就是自性本心的智慧。那么如何让我们生命中本有的这种自性本心的智慧能够生生不息一直非常地充足呢?

生之者众,就是说你要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的这个时间要多、要长。生之者众,就是说你要让自己能够时时刻刻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以自性本心的智慧去面对一切,去观照一切,去处理一切,那么当我们能够这样去修行的时候,自性本心的智慧就会源源不断的生起,就会一直非常地充足。

食之者寡,就是说对于影响自性本心智慧生起的欲望、习气、分别、执着等等,一定要使之越来越少才好。所以在观心修行中,要不断地清除各种贪嗔痴慢疑的习气,使之越少越好。当然,这个越少越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的修行者习气都非常多,从踏上修行之路开始就要通过各种方法减少自己的欲望,清除自己的习气,包括《大学》中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等等,这样一步一步地去清净自己的心,然后自己的真心就慢慢地裸露了出来。见到真心之后,安住于真心,去观照各种妄想、念头、情绪、习气等,这些本自无常的云朵就会逐渐的消散。

为之者疾,这个[疾]相当于迅速、及时的意思,同时也包含着精进的意思。为之者疾,就是说我们的修行要精进,对于欲望习气的生起要及时迅速的提起警觉,能够当机立断,不给这些负面能量任何可乘之机。观心修行的过程,其实就是妄心和真心相互斗争、此消彼长的过程,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这时还没有见到真心,或者对于真心的体验和认知还不够深不够清楚,那么这时修行的正念的力量相对来说就会弱一些,而欲望习气就强一些,这个阶段的修行要点就是[为之者疾],就是说修行一定要精进,时刻保持观照的正念,警觉的正念,妄念来了要清楚地知道,知道但是不干扰它,让它在你的觉照下自然地消失即可。

用之者舒,就是说对自性本心智慧的运用,在生活中的应用要灵活,要舒缓,要善巧,要随顺世间,要不着痕迹,要了无挂碍。

则财恒足矣,能够做到以上几点,那么自性本心的智慧就会源源不断的生起,充盈于我们的生命。

所以说如何让自性本心的智慧充盈于我们的生命呢?那就是生之者众,时时刻刻安住于自性本心,食之者寡,不断地清除影响自性本心智慧生起的各种欲望和习气,为之者疾,就是时时观心念念觉照精进地修行,用之者舒,然后在智慧起用的时候要舒缓、善巧、不刻意、不执着。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仁,这里指的是本心的智慧,悲智双运的智慧。在观心修行中,仁,更侧重于智慧,他可以指仁德之道,但同时也是智慧之道。[仁者],就是见到了自性本心,深刻的懂得仁德之道,懂得智慧之到的修行者。

仁者以财发身,已经见到本心的修行者,时刻安住在本心之中,以本心的智慧来滋养自己的身心,以生命中本具的光明性德来滋养自己的生命,升华自己的生命,这就叫做以财发身。

不仁者以身发财,还没有见到自心本性的修行者,还不懂得仁德之道、智慧之道,就是说虽然在修行,但是对于自己生命中那个最根本、最深刻、最究竟的[自性]和[自性智慧]还没有透彻的了悟,这时就很容易被各种幻相所迷惑。很多的修行者在这样的阶段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就是执着于各种相,包括各种理论、概念,各种修行的法门、仪轨,各种不同的宗教名相等等,很容易执着于在各种外在的名相中去追求真理和智慧,而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无法达到对真理和智慧的了悟的。还有一些人不是以追求真理和智慧为目的,而是以养生,以求得神通,以求得各种神奇的感应境界,甚至法术、道术,或者以信仰为名追求各种世间利益等等,所有这些行为都不是[仁德之道],都可以叫做[不仁者]。不仁者以身发财,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仁德之道的修行者,以宝贵的生命去追求各种其性无常的财富和利益,将自己的生命耗费在了这些离道越来越远的所谓的修行之中,真的是太令人叹惋了。因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智慧之道,都不是真正的仁德之道。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上和下就是主和从的关系,主就是主宰,如果是真心做主,如果是本心做主,如果是自性明德做主,那么就叫做[上好仁]。如果真心能够做主的话,那么下就不可能不好义。下,即代表言语和行为。真心做主,落实到言语和行为上却不符合道义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你的真心做不了主,而让你的欲望成了你的主人,那么言行就会不符合道义。心合于道,言行也同样会合于道,如果心未合道,那么就要在修行中不断的去修正自己的言行,保持修行的正念。

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如果一个人能够始终遵循修道的法则和规范,那么,他的修行最终就一定能够成功。假如一个人能够时时刻刻保持修行的正念,身口意都符合修行的规范,而且还能够始终精进的修行,最终却修不成功,这样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同样如此,只要严格按照大学之道修行的纲领、次第、方法、路径进行精进地修行,最终就一定能够达到《大学》中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行目标。

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当我们把财富解读为自性本心的智慧,那么这句话就更容易理解了。[府库财]就是你已经完全有把握掌控的自性本心的智慧,说明你已经见到了祂,已经能够安住于祂,而且还能够从祂生起妙用,那么这个财富就必定属于你。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如果我们从自性本心的角度来看的话,这句话就有了全新的内涵——当我们通过观心修行见到了自性本心,而且自性本心的智慧能够像士大夫的马车一样可以承载、驾驭我们生命的时候,那么那些营营苟苟之类的世俗欲望和琐事就不会放在心上了。

在不同的修行阶段,本心智慧的显发程度不同,体现在生命的境界上就有不同的表现,当这种自性本心的智慧刚刚显露还比较弱小的时候,就像一辆平常的马车一样,这时还只能承载一个人——修行者自己。但即使是这样,这时你也已经脱离了原来的那种追逐世俗欲望的那种生活。当本心的智慧在你的生命中显发出来之后,那种世俗欲望类的追求就会在你的生命中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伐冰之家,既然能够伐冰,冰是非常坚硬的,那就代表你的智慧已经像利剑一样能够穿透寒冰了。当你的智慧已经像利剑一样,能够斩断寒冰、穿透寒冰的时候,那么所有那些世俗的、欲望性的追求自然就无从生起了。前面一个阶段是[不察于鸡豚],就是那个鸡豚还是在的,但是你已经不怎么关注它了,所以说[不察]。当你的智慧像利剑一样能够穿透寒冰的时候,叫做[不畜],不畜牛羊,即使那些高级一点的欲望啊,你也已经不感兴趣了,这些世俗世界的玩具在你的心里已经没有了位置,所以它们就会从你的心里自然地消失。

百乘之家,不蓄聚敛之臣,当一个人的智慧啊,就像可以乘坐千百人的大船一样,能够普度众生、广利众生的时候,那么就不会再有贪恋聚敛之心。君、臣,在修行中代表真心和妄心。真心做主,妄心自然消散。

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退一步讲,如果在你的内心之中还有贪求聚敛之心的话,不如将此心用于追求一种更高更广的境界——盗取天地之机,成就无上大道。就儒家而言,也有这样一句话——有包藏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志。

在道家的修行中有盗天机的说法,就是当人能够去修行的时候,就可以盗取天地万物的能量,但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修行,而且总是放纵自己的欲望的话,他就会被万物所盗——他的能量就会被万物盗走。但是如果一个人学会修行,他不仅能够保有自己的能量,还能够从天地万物中盗取其中的能量和生机。所以说,[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是一种转妄念为道用、转世俗追求为修道之法的一种非常智慧的处理方式。

(注:《阴符经》:"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相安。"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国,从修行者自身而言是指自己身心生命的整体状态。从儒家修行来看,这个国不仅代表自己的身心,还代表整个天下苍生。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就是说,胸怀天下苍生的修行者,不以世间利益的追求作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是以圣贤之道、以究竟了义的智慧之道的追求作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能够主宰自己身心、始终安住在自性明德智慧之中的修行者,对于这样的人,如果在我们的眼中他的行为看起来是在追求世间的利益,那必定是因为你用世俗凡夫的眼光去看待他了,而实际上呢,[彼为善之],其实他只不过是用一种随顺世间规则和世俗习惯的方式去利益众生而已。

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而如果不明大道,以追求世俗利益之心去治理国家,那么就不是大学之道,不是圣贤之道,而是小人之道,以小人之道治国的话,将会祸害无穷,必定会导致灾难频发,即使有一些世俗行为上的善举善行,但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就是说,对于一个不明白自性本心,自性明德没有显发出来的人,想要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行目标,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即使你做了一些以世俗的标准而言属于利国利民的善事,但是这种善事仅仅是世间法的善,达不到出世间法智慧上的超越境界,无法带给天下苍生长久的利益。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而以义为利也,不管是修行还是治理国家,都不能以世俗利益为尺度为规则,而必须以大学之道、圣贤之道、以自性本性的智慧之道为修行的尺度和规则,这才是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大学》的内容到这里就全部解读完了,我们简单的回顾总结一下。

首先,《大学》在一开篇就提出了整个大学之道的修行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接着阐述了整个大学之道的修行次第,从格物致知,到正心诚意,到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前面四个方面是明明德的修行内容,后面四个方面是亲民的修行内容,这两个方面八项内容(即两纲八目)全部都达到至善圆满的境界,就是整个大学之道修行的次第;然后再接下来的内容就是关于这八个方面的每一个方面如何去修行进行具体的阐述,有正面的立论,也有旁证和反证,有正面的指导,也有反面的提醒,在整体修行次第的逻辑和层次上都非常的精密,有本有末,有先有后,从浅入深,有理论有实践,有思想有生活,从而在整体上构成了一个非常完备的大学之道的修行体系,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地学习,并把它融入到我们的实际修行和生活中去。

《大学》虽然是儒家的经典,但是在学习和体悟的过程中,明显有这样一个感觉,就是《大学》所蕴含的境界——如果你不被文字相所束缚,不被儒家经典的名相所束缚,能够跳出儒家理论的框架,站到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去看待《大学》的话,那么你就会发现,《大学》这部经典,它所蕴含的境界——叫做“极高明而道中庸”。它所蕴含的智慧是完全可以比肩于佛家和道家的,并可与之相融相通。虽然它在空性智慧的境界上、在出世间法的超越性上,没有佛家那么究竟,但是在大学之道其核心精神里所蕴含的境界中仍然隐藏着或者说蕴含了空性智慧的境界在内,至少达到了[我空]的境界,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圣贤之道。

另外《大学》相对于佛家和道家的经典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作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大学》充分地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所以《大学》是非常贴近生活的,也更加地贴近当今时代,《大学》所蕴含的这种智慧,非常适合各种领域,包括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等,《大学》的智慧和精神,对于解除当今时代人们所共同面临的诸多的问题和困惑,都有着非常宝贵的指导意义和价值,而且《大学》没有任何宗教名相,不属于任何一种宗教教义,闪耀着鲜明的理性智慧的光芒,具有显著的普适性。《大学》的智慧看似经典、古老,但其实其蕴含的精神却亘古常新,对于人类文化、人类文明的传承、创新、发展有着其他经典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大学》的这种特点和优势,未来一定会被更多的人们所发现和认识。正是因为《大学》有着如此鲜明的文化先进性、亘古常新性、时代契合性、理念普适性,因此对于《大学》智慧和精神的弘扬,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进行传播、学习和研究,都不会有很大的障碍,因为人们很容易能够通过对《大学》文本的深入的学习和解读去领会它的精神。

《大学》是一部非常珍贵的经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闪耀着耀眼光芒的智慧的明珠,作为中国人,不可不读《大学》,不可不学《大学》,不可不用《大学》。如果能汇通儒释道,将儒释道的智慧融为一体,终身学习之、修行之、实践之、推广之,那么从上古以来一脉相承的大学之道、大人之道、圣贤之道,就可以生生不息,永葆鲜活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心解(23):智慧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