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制药厂扩充内容

  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我国开始了以引进苏联先进技术为核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当年,华北制药厂开始筹建,它是“一五”计划期间国家扶持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由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的抗生素厂、淀粉厂和前民主德国引进的药用玻璃厂组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华北制药厂的建设集中了国内乃至国际制药行业的优势资源:设备方面,华北制药当时的主要生产设备均从国外引进,在世界范围内都达到了先进水平;人才方面,当时的华北制药厂聚集了中国最优秀的技术人才;资金方面,国家财政的支持使资金得到保证,资金链不会出现问题;技术方面,不断消化引进技术开拓自主创新的技术。另外,有苏联和民主德国专家的帮助以及在国内外进行的职工培训,在设计、管理、技术等方面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较好,他们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也很高,领导层中有的是直接从相关岗位上抽调的,像冷自生(曾任山东新华制药厂厂长、上海第三制药厂厂长)、赵建辛(曾任东北制药总厂副总工程师)等具有相应的工作经验,总体素质高。企业运作所需要的资金有财政的充分保证,资金链不会出现问题。作为中国最大的制药厂备受关注,中央领导如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都曾亲临华药视察指导,为某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


  从生产情况看,在外国专家帮助下顺利试车投产后进展良好,产品种类在逐渐增多,产品质量不断改进,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如发酵单位逐步提高就是一个实例。从华药试车投产至1965年,生产的产品的种类在逐渐增多,生产能力和技术也在不同程度地进步。据原来的设计,淀粉厂主要生产淀粉、葡萄糖;玻璃厂则为药用玻璃瓶(又称西林瓶);抗生素厂主要是青霉素钾盐、硫酸链霉素。投产后,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一些副产品,如淀粉厂的干饲料、玉米浆、玉米油和废蜜糖等:玻璃厂的氧气、氮气、焦炭、粗苯和焦油等。投产后每年都有一些新产品投入生产,如1959年新增醋酸丁酯、土霉素盐酸盐、丁醇、丙酮、大包装5升玻璃大瓶等;1960年新增青霉素钠、苯乙酰胺、双氢链霉素等:1964年新增醋酸乙酯等。

  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不容置疑的。关于华药的技术创新,这里主要围绕与产品生产有关的这个角度论述。华药自投产后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无论从菌种选育还是一些具体工艺操作上都实现了很大突破,取得了在当时不错的成就,在投产后短短的9个月时间里,主要产品抗菌素的产量就突破了设计水平,1959年的实际产量即跃到了212吨,比设计能力年产85吨翻了一番半。这份报告是写给中央和毛主席的,并发各部委、省直各党组、各大厂矿党委、省委常委,共印了448份。但需指出,“大跃进”时期上报的这些数字难免有浮夸。据华药方面统计,抗生素总产量,在1958年为91.215吨,59年为185.394吨。投产不久就突破了设计能力,这是可信的。在抗菌素发酵单位上,以1960年为例,青霉素达5960,远大于上海制药三厂的4850;链霉素达4913,也超过其他药厂(上海第四制药厂是3780,大连2467)。葡萄糖耗用粮食华药为2.5吨,其他药厂是2.8~4.0吨。这些均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推动。


  从1959年到1964年,短短几年国家就几次决定降低抗生素产品的价格,且每次的降幅一般都较大。这首先是建立在中国抗生素产业大发展,产量有了急剧提高的前提之下。产量的提高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各方面需要,商业部门的库存量也增加很多,再者抗生素药品都有一定的有效期不宜久存,加上用途广和疗效显著,降低价格更有利于发挥效用。而华药作为中国最大的抗生素生产企业,自然是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而且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创造了大量外汇。不仅在生产上,而且在技术、工艺等方面均有很大提升,如新菌种的选育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而且华药建成后还积极支援其他抗生素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这一切均说明华北制药厂在中国抗生素产业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重要地位。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北制药厂扩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