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

    真正的鼓励不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一种展露在外的修养,只有那些对孩子保持足够的敏感和爱的人才能拥有。

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谓掷地有声,比其他任何人的言辞都更有分量:父母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可能一锤定音,决定未来许多年孩子的自我认知。世界上有许多辅导师和心理治疗师都指出过,人们大脑中经常回放一种声音,叫“磁带”。通常都是父母评价我们的时候在我们大脑中留下来的记忆,其效果往往是让我们怀疑自我。

哪些东西不是鼓励?

批评。间接的表扬其实也是批评的一种。如“很好,终于把房间打扫了,我就知道你能做到”。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一天到晚督促他们改进自己也是一种批评。批评永远不是赠与,有心的人听了间接的表扬也毫无起色,更不用说一天到晚敦促别人改进了。

轻描淡写。当孩子受到打击了,父母会安慰孩子说:“我看还行呀,事情没有那么糟糕”。家长觉得孩子小题大做,但是孩子往往会小题大做。在大人眼里是小事,可在孩子看来就是很要紧的大事了。

讽刺挖苦。家长总是会有意无意地讽刺自己的孩子,纠正孩子的错误,这在孩子心里边会造成阴影。

人比人。家长会拿自己的童年与孩子比较,也会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较。孩子往往会记住,产生反感。

急于提出意见。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往往不等孩子说完,就急于给出意见。可是孩子需要父母倾听,希望父母听自己说完,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到答案。

我的反思:中国的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较。我们的比较会告诉孩子,你做的还不够优秀,需要努力。但是在孩子看来,父母不喜欢自己,不需要自己,自己也就没必要听家长的话了。差距只能由老师或者孩子自己去察觉,然后家长可以跟孩子共同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鼓励。

什么才是真正的鼓励?

鼓励孩子不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能,父母若要拥有鼓励孩子的品质,就必须善于观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始终坚守这一信念,并把它传递给孩子。

冷静客观。许多家长过于强势,根本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所以现实中很多孩子都会畏畏缩缩。如果家长在子女遇到问题时能够保持清醒,会给与孩子更大的帮助。

持之以恒。父母若想仔细倾听孩子的心声,持之以恒是必不可少的。持之以恒,以为着家长停下手中的活儿,花时间和精力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持之以恒意味着父母留心观察孩子的行为,比如女儿突然有一天变得腼腆、不自信了,父母应该在第一时间发觉;同时也意味着父母要设身处地,体会孩子上学、待在家里的感受。父母应该经常仔细寻味孩子的感受,假如孩子不愿回答,可以换个时间再问。

乐观向上。父母唯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才能经常鼓励孩子。

我的反思:做父母需要的很多品质,做人也同样需要。持之以恒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中国的父母很多时候想管管就管管,不想管的时候就给孩子一个手机。持之以恒需要我们养成一种习惯,知道自己每天必须跟孩子交流什么,陪伴孩子干什么等等。

鼓励的价值?

联络感情。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的关系往往会比较紧张,因为孩子要独立,必然就挑战家长的权威和底线。这种时候父母尤其应该多鼓励孩子,因为鼓励可以联络双方的感情。父母应该尽可能地控制自己,不要动不动就纠正孩子,而要抓住一切机会鼓励孩子。

怎样才能做到有心地鼓励孩子呢?

多注意孩子的长处;

多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参与、出力;

帮助孩子,让他们小步走,一步步实现目标。孩子有成就了就要为他庆祝;

和孩子交谈,共同面对他们的各种恐惧,包括孩子没能说出口的恐惧;

学会跟孩子说“对不起”;

经常告诉孩子“我爱你”。

我的反思:中国人相对比较腼腆,不愿意表达内心感受。涉及到家庭教育方面,中国的家长不会对孩子说“我爱你”或者“对不起”这类语言,家长通常会摆出一种威严的家长作风。但是,现在的90后、00后孩子可不吃这一套,他们的内心更加开放、更加敏感。其实家长要学会适应时代的变化、孩子的变化,主动跟孩子表达内心的真切感受,不要封闭自己,隔绝跟孩子的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