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蒙蔽我们爱的面纱揭开

今天阅读《非暴力沟通》的第二章《是什么蒙蔽了爱》让我清楚的知道为什么亲密人之间容易出现矛盾,以及为什么感受不到爱。

异化的沟通方式虽能满足我们的某种愿望,但却是忽略他人需求和感受的不当沟通方式。我和我先生沟通的时候我经常容易情绪化,比如大喊大叫,我只是在满足发泄心中不满的情绪,这样的沟通方式致使和先生的关系疏离而不自知,因为在产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使用异化的沟通方式,从而忽视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但是如果此时我们能够使用非暴力沟通倾听的话,我们能够发现更多以往忽视的细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把那些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行为盖上不好的印章,有些时候也容易一刀切,评判人事物,简单的将我们所遇到的看到的划分为好或者不好,不够理性和客观的看待,容易造成不公平和误解现象的产生。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爱的语言以表达我们的价值观,告诉对方我们尊重守时的品质,我们认为守时很重要,而不是轻易的说出别人就是一个不守时的人,你看运用爱的语言能减少评判他人,减少暴力的产生,减少沟通中的摩擦。

那么平时生活中为什么会产生暴力呢,经研究表明暴力源于对自身感受和需求的忽略,而致力于寻找对方的过失与责任。在这种情景中我们只会越来越生气,看不到自己内心其实是有需求未被满足,当我们自己都没看到自己的需求的时候,对方怎么可能发现呢?所以此时我们需要极高的洞察力,能够内观此刻的情绪变动,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未被满足的需求,并向对方提出请求,自然而然能够解开蒙蔽爱的一层面纱。

比较蒙蔽了我们对他人还有自己的爱。比较也是一种评判。我就是在比较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以往常常感受不到母亲对我的爱,因为她总是把握拿去和阿姨们的女儿比较,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穿着打扮以次表达对我的不满。所以这让我极其不满,我时常会想什么才是被爱的感觉,我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是比较。所以请停止比较,无论是谁都要相信他是自己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独立行为和思想,他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或者参照系。

不过当我对母亲的行为感到愤怒的时候,我并没有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其实在那个时刻我可以告诉她被拿来和别人比较让我感到痛苦,能否不要拿我和别人对比。可是我选择了沉默,所以造就了我的童年时期充斥着比较。

现在我知道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所有都是我们自我选择的后果,是我自己选择放弃挣扎,造就了这么多年的不满和愤怒,毕竟没有人能真的深入我们的大脑替我们做决定。

回避责任的语言使我们置身事外,我把这些事情的责任都归咎为母亲是一个爱比较的人,在那种环境中我不得不承受,其实不然,这都不是置身事外回避责任的行为。而我自己其实也是如果我们能把“我选择沉默是因为我需要不冲突的环境”,如果常把这种句式置于生活中,我想我们会减少很多愤懑很不满情绪,我们甚至能让抱怨远离我们的生活。如果早点领悟这本书,我想我的抱怨肯定会更少。

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如果我们专注于自己我们会发现爱能在彼此间流淌,而不是别人未满足我们的要求时的各种惩罚和威胁。

所以总结今天阅读的收获,让我知道了蒙蔽我们爱的是:道德评判、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

希望在生活中大家都能够减少道德评判和比较,做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的人,不要去威胁和强迫他人,更加的重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我想爱意会充斥整个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把蒙蔽我们爱的面纱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