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吃味,淡吃鲜——读《中国美食哲学》26

今天,我们在决定一道菜的酱料包的用量时,反复地品尝通过不同重量的酱料包烹制出来的菜品的口味与口感,希望找到一个大家都说好的方案。虽然,每个人的口味会不一样,但在评测中,有比较明显的口感差异还是很容易区别出来的。

之所以,我们会通过反复地对比来选出自己觉得好的味道,其评测的标准在哪里呢?每个人因为五行与阴阳的不同,对味的感觉自然会不一样。或许有的人喜欢清淡一点,有的人则喜欢大油大味。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又怎么来判断被称之为美食的味道标准呢?五味调和,又是依据什么呢?

五味调和的内在法则

在卤味和火锅底料的配料中,香料的使用是非常之多。有些香料本身带有浓烈的辛香味,比如桂丁、肉蒄、茴香等等。为了使卤水或者锅底料香味独具,在香料的配方上,历来的要求都很高。在现在开放的时代,一道锅底技术的价格至少也得成千上万,更别说以往还是独门绝技的时候。比如说,云南白药的配方,那可是国家机密,早就是无价之宝了。

不论是五味的调和,还是药方的搭配,都必须有一个最高的原则,在实际的操作理念上中国美食“五味调和”的最高执行原则就是“五味不出头”。何谓“五味不出头” ?就是保持五种味道平衡,从味觉上来说,要适口,不能过酸,也不能过咸。这其中的道理,何止不出头那么简单。

说到这里,有个故事想给大家讲讲。

你可能感兴趣的:(咸吃味,淡吃鲜——读《中国美食哲学》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