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为何只有王翦得以善终?

此前有介绍过了秦国名将白起因政敌诽谤谗言和被君王的不信任而被赐死杜邮。本文章来说说20年后的王翦,看看这位后起名将是如何在军事和政治把握平衡,最终从战国脱颖而出的。

王翦,平阳东乡人,从小就很喜欢军事,在昭襄王后期就进入了秦国的权力中心,并曾有献策兵不血刃地取魏奇首级为范雎报仇。

当时秦国有白起,而王翦只是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昭襄王和后来的孝文王、庄襄王一直都没能给他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知道秦始皇嬴政继位。

公元前236年,第一次指挥军队的王翦受命援助燕国,并先后拿下了赵国的9座城池。这场战争之后,他在各国都声名远播。

7年后,王翦以及杨端和联军进攻赵国。此时,赵国不再是邯郸战役中的赵国,更不是长平之战以前的赵国了。多年的战争逐步削弱了赵国实力,而后在公元前231年,赵国遭受地震,次年又遭遇干旱。人民没有收成,国库空虚。即使有像李牧这样的名将在,他们也只能和秦国僵持不下,无法取胜。

王翦攻城1年攻之不下,献策再次使用离间计。上一次是廉颇被换,这次是李牧被杀。赵国国君听信奸臣郭开的谗言,自毁长城。李牧被杀后仅3个月,邯郸被破,赵王被俘虏。

自公元前259年起,秦就开始进攻邯郸,打了30年终于攻破邯郸,赵国灭亡。韩、赵两国的亡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后秦相李斯曾经说过,“灭秦国者,首者为赵,赵亡则天下定焉”,这表明当时只有赵国有实力可以媲美秦国的实力。

在韩、赵灭国之后,一次针对嬴政的刺杀行动,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让嬴政大发雷霆。王翦奉命攻破燕国,燕王喜逃到辽东,燕国从此名存实亡。同年,王贲率军进攻楚国,取得小胜后立即掉头北伐魏国。

公元前225年,三晋被灭,直至如此,战国七雄只剩荆襄之地的楚地及远在山东的齐国。

在向南进攻楚国之前,嬴政问当时后进的李信,问他需要多少士兵才能攻破楚国,李信答复“二十万足矣”。嬴政又问王翦,王翦回答“非六十万不可”。嬴政就觉得王翦老不中用,于是下令李信及蒙恬进攻楚国。

在战争前期,李信率领的军队势如破竹,一路南下,却在准备会盟之前,遭到楚国名将项燕三日奔袭连破两壁,被杀七都尉。前线的退败使嬴政明白此战非王翦不可胜。

历史的一幕又重演了,嬴政登王翦府邸向他道歉,并请求他为秦国出战,就像当初昭襄王请白起做的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嬴政没有发怒,两人相谈甚欢。

嬴政派出60万士兵让蒙恬的父亲孟武担任王翦的助手与他一同作战,并亲自送行王翦到灞上,表明他对王翦的看重。

出战之前,王翦向嬴政索求良田豪宅,嬴政感到困惑,这都要去打仗了,怎么还担心自己的家境呢?王翦的答复堪称教科书式的回答。 《史记》记载是这样的,“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意思就是说,王翦作为一名武将不敢奢求封侯,只是希望在为大王做事时多要一点好处利益,作为给子孙后代的生活保障而已。

就是这样的答复使嬴政明白了王翦的想法,君既知臣,臣亦明君。嬴政登基之后,立石碑以记功。王翦父子以灭五国的战绩记首功,王翦被封武成侯,而封侯之后,王翦就立即要求告老还乡,归隐田园。

在了解了王翦之后,我们说说王翦和白起之间的区别,看看是什么使王翦功成名就,但又能全身而退。

白起领军作战总是能洞察先机,猜到敌人会进行什么样的调动,将各种因素都考虑在内,善出奇兵,擅长打野战、歼灭战。这种战斗风格也有当时的背景原因,当时秦国以远交近攻作为国策,也都以弱外国作为目的发动战争。

而王翦的作战风格更加稳重,擅长以静制动、后发制人。我们能看到王翦指挥的战争并不及白起出彩,基本都是很普通的常规作战,却是招招制敌。王翦作战,未虑胜先虑败,未虑得先虑失,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己方的失误并击败敌人以取胜。

就个性而言,白起为人耿直不阿,直言不讳,虽是优点,但却犯了君王忌讳。白起的数次拒命,让赵襄王对他不再信任,认为他居功自傲。一旦这种精神鸿沟形成,再有谗言推波助澜,白起被赐死是注定的结局。

可惜白起终生为秦,却因战功赫赫遭来猜忌,因耿直不阿失去信任。后来秦人怀念白起用“死非其罪”为其祭祀。

王翦却和白起相反。也许是在廉颇辞官,客死他乡;李牧被换,死于朝廷;白起受忌,赐死杜邮的结局中学到了一些。相比三人则更有政治头脑,也更懂得君王心思,进退之间皆有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最早来自于《楚辞》,这意思是说每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一面。司马迁曾在《史记》中用这句话对白起和王翦作了评价,认为尽管白起行军打仗洞察先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却不能料到应候范雎。王翦虽然被嬴政以国士待之,却不知道如何帮助他建立一个良好国家,只顾自己安身立命,秦二世而亡,其孙王离也被项羽所杀。

朋友们,你们如何评价名将王翦?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国四大名将为何只有王翦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