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到底哪里了不起

01  时代背景

这部小说写于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前10年(1919年-1929年),因爵士乐在白人中的普及,所以称为“爵士时代”。

爵士时代之前的几十年(1860年-1918年)是美国经济突飞猛进的黄金时期(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成长壮大以及一战的猛捞油水),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社会流动性是很大的。换句话说,就是屌丝逆袭指数还是很高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拉大,逐渐固化的社会结构,增加了个体奋斗的成功难度。因为马太效应,一个人的权和钱累积到了一定程度,便会利用手中的资源优势,去维系或者掠夺更多的资源。然后把自己所在的阶层筑上高墙,墙外的人只能靠关系和特权才能进入。

这样的情形导致穷人翻身的机会越来越小,当依靠个人奋斗以及后天努力,依旧不能过上出人头地的生活时,美国梦就化作了泡影,化作了一种巨大的讽刺。

而整个盖茨比的故事,就设定在这样一个时代。曾经的美国是一个梦想的国度,先后抵达北美的移民对这一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幻想,希望在这里抓住机遇以实现理想, 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个例(如富兰克林)。然而传统的美国梦模式从来都带有很大的虚假性。

尤其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当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两极分化日益加剧,大佬们获得了巨额利润,再加上一战过后各种社会问题的重新浮现,一个人要靠品性、勤劳和节俭,出人头地发财致富显然只是妄想。

实际上,往往是那些狡猾、贪婪、不择手段的人攫取了财富。

年轻的一代发现,这个时代“一切神祇统统死光,一切仗都已打完,对人的一切信念全部动摇”。

很多生活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青年,既体验到“ 爵士时代” 的繁荣,又深感失望、迷惘。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笔下的主人公盖茨比“视自己为上帝之子...要为天父的事业而献身, 把一生贡献给那博大而庸俗,空虚而壮丽的事业。”这样的理想诉求充分反映了那个年代青年们的迷茫和虚妄。

02  内容梗概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从女主角黛茜的表哥——尼克的视角讲述的,借着尼克的讲述,我们得以窥探“爵士时代”的冰山一角。

尼克的邻居,正是本书的主角——盖茨比。

尼克对盖茨比充满探究的兴趣,探究的结果是:尼克了解到盖茨比内心深处,有一段不了之情。

年轻时的盖茨比并不富有,他是一个少校军官。他爱上了一位叫黛茜的姑娘,黛茜对他也情有所钟。

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盖茨比被调往欧洲。似是偶然却也是必然,黛茜因此和他分手,转而与一个出身于富豪家庭的纨绔子弟——汤姆,结为夫妻。

盖茨比痛苦万分,他坚信是金钱让黛茜背叛了心灵的贞洁,于是立志要成为富翁。

几年以后,盖茨比终于成功了。他在黛茜府邸的对面建造起了一座豪华的城堡。盖茨比挥金如土,在城堡里举办了一场又一场盛大的宴会,一心想引起黛茜的注意,以挽回失去的爱情。

尼克为盖茨比的痴情所感动,便去拜访久不联系的远房表妹黛茜,并向她转达盖茨比的心意。

黛茜在与盖茨比相会中时时有意挑逗,盖茨比昏昏然听她随意摆布,并且天真地以为,那段不了情有了如愿的结局。然而真正的悲剧却在此时悄悄启幕。

一次黛茜在心绪烦乱的状态下开车,偏偏轧死了丈夫汤姆的情妇。盖茨比为保护黛茜,主动承担了开车的责任。

在汤姆的挑拨下,致使其情妇的丈夫开枪打死了盖茨比。

盖茨比最终彻底成为了牺牲品。在盖茨比的葬礼上,只有尼克、牧师、仆人和盖茨比的老爸。那些宴会上的好友,商场上的伙伴,无一出席,而黛茜和她丈夫汤姆,此时也早已在欧洲旅行的路上。

不了之情,终于有了了结。

尼克目睹了人类现实的虚情寡义,深感厌恶,于是怀着一种悲剧的心境,远离了喧嚣、冷漠、虚假的大都市,黯然回到故乡。

03  鸿沟深处

为了心中的美国梦,盖茨比不惜与黑社会成员——沃夫山姆勾结,通过非法贩卖私酒,在短短几年内跻身“暴发户”行列。本书的痴情男主角,靠的不是勤劳苦干,而是违法的行当,迎来了所谓的“成功”。

盖茨比死后,他父亲从老家赶来参加葬礼,随身带来了盖茨比少年时代写的“ 作息时间表” 和“ 个人总守则” 。能看出盖茨比从小就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锻炼,注意节俭......这些都是传统的“ 美国梦” 奋斗模式的要求,充分显示了一个青年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然而,成年后的盖茨比却背叛了年少时的自己,为了财富和地位,为了重新赢得黛茜的爱,盖茨比成了一名追逐利益的法外之徒。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无论盖茨比多么富有,他都无法进入以汤姆为代表的特权阶层。

在美国的资产阶级中,财富不仅存在着多与少的差异, 还存在着“ 新” 与“ 老”的区别,即“ 暴发户” 和“ 世族”。

以汤姆为代表的众多特权阶级人物很清楚这一点,因此,盖茨比的世界和特权世界之间,永远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傲慢专制、心狠手辣的汤姆,决不允许盖茨比这样一个“ 暴发户”和他讲平等。无论盖茨比怎样毕恭毕敬温文尔雅,他始终会受到上流社会的蔑视和排挤。

小说第三章无比精彩地描绘了盖茨比举行的那些纸醉金迷的宴会,虽然引来了各界名流,但大家不过是把盖茨比的家,当作免费的娱乐场所。他们一边放肆地寻欢作乐, 一边不放过任何机会对主人表达轻蔑,散布着种种有关他的流言蜚语。

由此可见,反对盖茨比的,不仅仅是汤姆, 而是整个上流社会。

04  可怕的预言

不知道是不是什么上帝的玩笑,菲茨杰拉德的多部小说(不止《了不起的盖茨比》),对他自己的命运走向,都有神奇的预言性。

菲茨杰拉德去世时相当贫困,葬礼和盖茨比的葬礼一样没几个人参加。而他活着的时候,似乎就预见到了这一点,用《了不起的盖茨比》给自己写下了一曲挽歌,甚至自己夸了自己:“老兄,他们都是烂人,他们全部加起来也不如你高贵。”

无论是菲茨杰拉德还是盖茨比,看起来似乎都是一个悲剧人物,人生海海,那些耀眼的成就与荣光,终究随风飘散。如果你想见到更多跌宕起伏的悲欢与人间,欢迎搜索微信公众号“让知识有趣一点”,将那些束之高阁的好书与电影,拿下来,轻轻擦拭,与你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到底哪里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