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量子心世界》有感

图片发自App

不知为何?从老师推荐的书单中,一眼就选中了这本书,也许是被他的封面所吸引吧!那一圈蓝色,像浩瀚的海洋,又像那深澻的天空,而那个小圆点像天空中的月亮,也像海洋中那叫不出名的生物……

封面上写着,身心灵成长道路上必备的灵性科学书,可打开书本却是从公元前五百年开始讲述哲学与科学,从芝诺的三个悖论开始。第一悖论,运动是不可能存在的,他说如果一个赛跑者,要想抵达比赛的终点,他就得先跑过这段比赛的距离的中点,也就是路程的一半,就看到了其中的矛盾,在他跑过全程的一半之前,就得先跑过全程一半的一半……依此类推,我们终于明白了,这位赛跑者被“定”在起点了,根本无法起跑。

第二个悖论,说阿喀琉斯永远也跑不过一只乌龟,芝诺声明,即使世界上最慢的乌龟也能一直跑在阿喀琉斯之前,跑得比它快的阿喀琉斯永远也无法超过它,因为超过它之前,阿喀琉斯必须先抵达乌龟刚刚跑过的位置,正如他的第一悖论。

芝诺的第三个悖论,这支箭不可能飞行,如果一个物体总处于同一个状态的话,它要么一直在动,要么就是一直静止的,这支箭显然是一直处于同一状态,再看看这支沿着其飞行轨迹运动的箭,很明显,在任何时刻,这支箭都是处于某一即定位置,而如果它处于那一位置,那它就是静止的,也就是说,在这一时刻,这支箭一定是静止的,接下来,因为这一时刻,可以是整个飞行过程中的任意时刻,那么就是说,这支箭,在任何时刻都是不动的。因此这支箭,一直静止的,不可能飞行。

亚里士多德,注意到这些悖论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然是否具有连续性,从而使被动观察进入了主动观察时代,不可见的风变得可见,原子就诞生了,新的质询精神出现了,预示着机械时代、理性时代的到来。导致力学——或运动科学的诞生。接着进入了牛顿的理性时代,牛顿将被动性观察和主动性观察这两个不同的观念综合在一起被牛顿称为巨人的、理性时代的第一个巨子是尼古拉.哥白尼。他提出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乔达诺.布鲁诺是牛顿的第二个巨人,他生于1584年,意大利人布鲁诺听说了哥白尼的理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他看到众多太阳系以及众多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散布在星空。在太阳系中,他都看到许多行星,就像我们的地球,他想象其他行星上也有居民。而且,他将自己看到的告诉他人。1600年,他被作为异端者烧死在火刑柱上。约翰尼期.开普勒是牛顿的第三个巨人,他发现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这三大定律为牛顿运动定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三大定律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宇宙的全新看法,一个由有序运动物体组成的巨型钟表装置,是运用数学模型来表达所观测现象的首创者。第四位巨人就是勒内.笛卡尔,他的我思,故我在。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笛卡尔认识到“存在”与“变化”是互补的,没有任何事物是完全存在或者完全变化的,“我是”意味着存在,“我想”意味着改变。因此,存在是改变的背景,而改变是能够觉知存在的必要条件。笛卡尔为牛顿提供了逻辑思维基础,甚至今天,法国学校依然遵从笛卡尔的方法来进行分析与思考,以上四位科学家兼分析家,诞生了新的运动理论,物体之所以会运动是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回归其自然位置的倾向。其实,还有一位巨人。他为牛顿提供了解释“存在”和“运动”所需要的一切,他就是伽利略.伽利雷,他开创了现代实验物理的先例。而艾萨克.牛顿则开创了现代理论物理的先例。慢慢地引出光和热的传播方式,波长和粒子。我们现代主角量子就来到了我们身边。

我以为这就是一本讲物理学发展史的书,当我看到第八章,宇宙广厦之互补,其中有个词,“二元性”,是上次钧岚老师在训练手册中提到的,是双重或悖论性的观看方式。就像吧拉吧拉小魔仙里经常出现的一个赞同的声音,一个反对的声音,当我碰到这个观念时,我才发现,我不是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那种类型的人,我是个凭着直觉走的人。当我说出我的困惑时,我的朋友说,那你不是很好吗,你不是很快乐吗?不用那么纠结,烦恼,然而我的烦恼是不会思考,我意识到自己的烦恼在哪儿,预示着我的烦恼将得到解决。

当作者在书中描述一个我们都曾见过的画面,一个男孩无聊地走在湖边,时不时地拣起一个小石子扔进湖中,泛起不断扩大的环形涟漪,就像原子在屏幕上留下的波动环状的图案,而当我们看到下雨天,雨点不停落下来,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涟漪,也让我想到了我们会心教育的两位老师,一位主要推广读经网络营销,一位是灵性教育,看似两个不同面向的人,但目的却是一样,让一亿家庭亲近经典,培训父母,成长孩子。她们在同一个波环中,物以类聚,人以

图片发自App

群分,也有很多朋友追随着他们,是不是很好地诠释了量子心世界的原理,再来看我们中国的家族,家庭,只要有一个精神领袖他是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那这个家庭也是整体向上向善的,那是波长的吸引。今天的分享就到这,敬请期待我的下次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量子心世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