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么难以破圈?

我们部门来了个实习生,在国内普通大学上的本科,后来有幸争取到了去牛津大学公费硕士的机会,并且在牛津读书期间,还成了作家莫言牛津访问期间的翻译。

但是她在我们部门实习的时候,其实是非常默默无闻的,大家对于实习生的关注也很少。讲道理铁打的正职流水的实习生。后来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她做了一次会上发言。

我发现,她的思路非常的清晰,口才非常的好,丝毫没有职场新人的那种青涩感,无论是从姿态上、气场上都不输于工作了很多年的职场老手。最重要的是,在老板否定她的时候,她敢于有条不紊的去申辩自己的观点。

后来老板直接把她转正,并给了她2个实习生带着,甚至计划在headcount允许的范围内,计划给她4-5个人带。

我曾很仔细的观察过她的能力,发现她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思路、口才如此清晰,确实非常难得。但是从她落地做事的实际产出来看,职场新人实锤了——住抓不住重点,搞不清本质。老板也是慢慢的才发现,好像她说了很多,但是差了点什么。但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敢于讲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已经成功从默默无闻的实习生破圈了。

另一个故事,一个猎头朋友跟我讲的她自己亲历的,大致是这么说的:

2017年,她遇到一个候选人,这个人高中学历,23岁,去一家互联网上市公司面试,副总裁直接面他。这个人虽然履历草莽,但是胆子非常的大,也非常的敢于表达自己。他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很快的把问题说到点子上去。最后是担心资历太浅无法落到实处,没要他。但是他后来自己去创业了,融了1000多万,现在在一家基金公司做投资人了。

实话说我挺惊讶的。惊讶之处在于,我见过的职场牛人也是非常多了,我还没有见过太多的、敢于这么直接的去跟企业高层兜售自己的。

这两个案例给了我蛮大的触动的。触动在于,这两个人虽说在能力上并没有什么极度过人之处,但是却以极快的速度破圈了。寻常人付出了十倍努力,却总是被看不见。差异到底在哪?

我跟朋友聊过这个问题,后来得出一个有意思的结论:一个人敢不敢去和权威battle,直接决定了他能否破圈。

而按我们多年观察,会发现又一个有趣的现象:

大多数出身平凡的人,他的父母可能经历了文革的动荡之类的,对于权威(譬如校长、老师)的态度通常是顺从,不敢申辩自己的主张,生怕自己的孩子惹出什么事来。孩子耳濡目染,长大后对于权威,更多的是顺从,不敢讲自己是怎么想的。

身边有一些“官二代”、“富二代”(原谅我用了歧视性词语,事实上他们很棒),你会发现他们从小都敢于去和大人据理力争,在老师、跟校长面前,不管正确与否,都敢于去讲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平心而论,你会发现他们讲出来的想法,并没有特别的高深,但是他们敢讲。

这个区别就很大了。按我上面讲的职场实习生,和23岁高中学历男生面试的案例来看,能够在权威面前不卑不亢的申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有不正确之处,也是一件极其难能可贵的品质,光是这个品质,就极具破圈的可能。

借着这个观点,我进一步观察了自己的老板,我发现他在职场混的好的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敢去向老板要资源。这一点顺着看是要资源,背后的核心要点还是,他敢于去跟他的老板讲出自己的诉求和主张,即使他实际工作进展可能并不怎么样。

而普通人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刚好是反过来的:我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还没做出成绩让老板刮目相看,我要先埋头做出成绩再去和老板讲自己的主张。结果往往是,你会发现你永远达不到自己想要达到的那个预期,而更要命的是,你的主张几乎从来没有跟老板提出过。

简言之就是,善于破圈的人会先寻求破圈再去努力把事情做对,而普通人会先求自己正确再去寻求破圈。

普通人无法顺利破圈,慢慢的形成了圈层效应,甚至形成了社会阶层流动性障碍——就是自己怎么努力都爬不上去。然后时间越久,会萌生一种感觉,不同的圈子还是有天然的进入壁垒的。现在看来,这极有可能还是自己造成的。

譬如我在读书上学的时候就会发现,通常而言,普通人家的孩子总喜欢和跟他相似的人玩在一起,家境良好的同学总喜欢和条件差不多的同学玩在一起。工作后会发现,普通人日常打交道的对象,跟自己越来越像,你很难深入接触到和自己很不一样的人群。慢慢的就越来越固化了。

“越来越象”这件事本身来讲人畜无害,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自己的成长不断的内卷,而缺乏新的东西融入,导致自己不断的在收缩。人必须保持“开放”才能真正进步,甚至跳出自己的圈层接触到更多的机会,这些机会包括接触不同的人,看到不一样的事物,理解不一样的故事——这才是成长进步的关键。

所以,敢于在权威面前讲出自己的主张,很重要,这将是破圈的开始。对这类话题感兴趣的,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其中歌】。

你可能感兴趣的:(普通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么难以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