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输出倒逼输入

时常听到身边有人感叹:学习了那么多,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而我也是其中一员。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仅止于“学到”,不断的追逐新知识,而没有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构建知识体系,升级思维模型,调整努力方式。归根到底——没有学以致用。

要做到学以致用,需要用以下四种方式实现”输出倒逼输入“:
写笔记,讲小课,会迁移,列清单。

写笔记

就是就是主动做学习笔记。

这里有个诀窍:不能只顾埋头记录。更应该关注老师的表情、手势、语气,与老师互动。而笔记的记录主要以关键词为主,切忌大段摘抄。

写笔记要经过两轮:

第一轮,在学习时就做笔记,将一页纸划分为左右两栏,左边写关键词,右边写自己的心得感悟,与原有的知识产生勾连。记笔记其实就是缝合。把新知识缝合进自己原有的知识网络里,记录感受和联想,就相当于连接了自己脑子里原有的知识。

第二轮,就要对照着关键词和速记,再完整地梳理一遍:梳理自己的逻辑。
对方当时怎么讲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些内容对我有用?哪些内容冲击了我的观念?重新按照自己的逻辑,把它整理出来。

两轮笔记之间的时间,不要隔太久。最多一天,就要做二次整理。

讲小课

就是假想自己对一个10岁的孩子讲授自己学到的知识。

为什么是十岁的小孩呢?因为十岁的孩子有这个特点:所有具象的事物,他都已经能懂了,但是所有抽象的、复杂的概念,他基本上理解不了。

这就倒逼我们,不管我们学的是什么,原样转述是没用的,一定得能把概念转化成具体的例子,才能让一个十岁的小孩听明白。

在讲课的时候,你马上就能发现哪儿卡住了,讲不下去了?逻辑能闭环吗?对方如果追问我,我能扛得住吗?我能举出例子,让对方更明白吗?如果不能,马上回去再学习,因为这说明,咱们还没有把知识彻底地消化掉。

这个讲课的过程,就倒逼你完成了两件事:一件事,就是把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具体例子。第二件事就是你必须在真实生活里,去调用这个知识,勾连这个知识。这个过程特别有价值,可以说,学以致用的精髓就在这里。

会迁移

什么叫迁移?就是把能A知识灵活应用到B领域,能把B知识迁移到C领域用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是学以致用的高阶状态。
那怎么实现知识的迁移呢?
其实说穿了特别简单,就是每学到一个知识,强行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所学的这件事,它能用在什么地方?

2.这个知识不能迁移到什么地方

知识迁移的时候,不仅要多想几个可以“迁移的地方”,还要多想几个“不能迁移的地方”。这样才对知识的应用和学以致用的过程,建立自己的手感,这才能实现举一反反三。

列清单

学以致用,光想不行,还要真干,做好的办法是给自己列出一张操作清单。

因为真干了之后,只要能拉出清单来,知道你所有操作的关键点在哪,你能做这个总结,你才算把这个知识,真正地内化和固化成自己的能力。

以上收获,来自于最近在学习的得到课程——《脱不花·怎样成为高效学习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输出倒逼输入)